宣城:古民居保護有法可依等級提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宣城市文物資源十分豐富,古民居眾多,近年來,宣城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古民居保護取得了可喜成果。

宣城市現有不可移動文物2393處,其中古民居多達1789處,占文物總量的75%,古民居80%以上集中在涇縣、績溪、旌德三縣。

古民居、古村落眾多是宣城市文物的優勢和特色,也是宣城市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

寧國山門

經過多年來不斷完善,宣城市出台了一整套地方法規,逐步實現對古民居保護的依法管理。

績溪、涇縣、旌德均出台了地方保護管理辦法,全市區域內的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民居都安裝了石質的標誌說明牌,建立了保護檔案,有的還確定了專人或兼職管理人員,對部分尚未列入文保單位的古民居作了簡易標誌說明,有的地方在保護範圍線上打下了界樁,2013年旌德縣在全省率先對縣內所有古民居進行掛牌保護。

同時,宣城市逐步完善從市到縣、單個古村落的保護規劃,不僅制定了《宣城市古建築古遺址保護規劃》,還制定了宣州區水東鎮、龍川胡氏宗祠、涇縣黃田村、旌德縣江村等保護規劃,古民居保護不斷升級。

涇縣查濟

宣城市積極申報重點文保單位和項目經費,提升古民居保護等級。

「十二五」以來,全市申報批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使得宣城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到17處,申報批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全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達57處,這些國保和省保單位中大部分是古民居。

在項目資金爭取上,「十二五」以來,全市共申報文物保護項目181個,爭取到位資金3.5億元,全市31個中國傳統村落每處都爭取到300萬元的保護扶持經費。

涇縣黃田村古建築群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文物維修保護樣板示範工程(全國僅有3處),爭取國家文物修繕經費1.15億元。

宣城市多渠道爭取「國字號」品牌,既擴大了宣城對外知名度,也有利於進一步加強保護。

「十二五」以來,市住建委、規劃局、文物局等單位共同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

宣城市列入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績溪縣列入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宣州區水東鎮,旌德縣江村,涇縣查濟村、桃花潭鎮、黃田村,績溪縣龍川村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涇縣奎峰村、章渡村,旌德縣朱旺村,績溪縣仁里村、湖村,寧國市胡樂村,廣德縣月克沖村等31處古村落為中國傳統村落,還有10處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16處安徽省傳統村落,這些品牌都獲得了相應項目資金的支持。

宣城市還採取社會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多措並舉保護古民居。

績溪縣近年來爭取民間資金,先後完成了坦頭汪氏宗祠、仁里光啟堂、祝三高氏宗祠等文物點的修繕工作,特別是仁里村還利用網際網路發起「萬人眾籌·重建中國最美古村落」活動,一個月就籌集到古民居維修經費58萬元,開創了古民居保護利用的新型模式。

涇縣縣委縣政府與中建集團達成協議,將對章渡老街進行保護和旅遊資源開發。

涇縣黃村鎮對縣保單位「大夫第」住戶進行了搬遷,將產權收為國有,並劃撥經費20萬元對其進行維修,同時以政府補助的方式啟動民間資金維修古民居,涇縣桃花潭鎮政府對厚岸村一處修繕的古民居給予了補助資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