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薦一部紀錄片:《帝陵》—西漢《帝陵》首部史詩動畫紀錄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帝陵》—西漢《帝陵》

《帝陵》是由陝西出版集團數字出版基地投資1060萬元,合力打造的中國首部以大型編年體史詩動畫紀錄片。

該片以陝西境內的帝王及其陵墓文化特質,採用微景觀、地圖、壁畫、三維建築、實拍表現形式相結合的手法來完成影片的完美演繹。

中國首部以大型編年體史詩動畫紀錄片《帝陵》——第一部 西漢《帝陵》,精緻解讀皇帝及帝陵玄密,深度揭示帝陵文化傳頌後人。

封建社會的各種典章制度的完善、確立和鞏固基本上都完成於西漢,封建社會對禮儀典章制度及其重視,喪葬制度是禮儀典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漢皇帝陵墓,真實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最高喪葬禮儀,漢代喪葬「視死如生」,帝陵也可以說是西漢封建統治階級社會歷史活動的縮影。

對西漢帝陵的勘探與發掘,深刻解讀歷史、後世繼承傳頌。

《帝陵》講述上下五千年漫漫歷史的中華民族,帝王與其陵墓之間神秘莫測、盪氣迴腸的千古故事,以大型編年體史詩動畫紀錄片的形式呈現給世人面前。

皇帝的生平及皇帝的個性、故去時代的風貌與逝去歲月的故事,都會在皇帝陵墓中展露無遺,是其一生心思的精粹。

通過精彩旁白,高清數字化手法運用,全方位實現歷史的穿越,仿若皇帝本人再生,歷史畫面重演,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古色古香的風韻之中恰有一抹現代潮流科技的色彩,古為今用,求而得之;鑒於往事,資於治道。

大型編年體史詩動畫紀錄片《帝陵》,促使眾多華夏兒女,深知中華歷史脈絡,溯宗追源、悠然重生。

《帝陵》漢唐部分總共策劃29集,這次登陸央視《探索.發現》的是西漢部分的11集。

下一步將籌資攝製《帝陵》唐部分的18集。

此外,還將從電影、圖書、連環畫、人物角色手工模型、地下陵墓數字博物館、帝陵探密大型娛樂電視節目等方面進行系列開發,拓展陝西的帝陵旅遊文化產業鏈。

幕後製作

《帝陵》以陝西境內的帝王及其陵墓文化特質,採用微景觀、地圖、壁畫、三維建築、實拍表現形式相結合的手法來完成《帝陵》影片的完美演繹,高科技術展現手法與創新商業產業模式形成典型示範,文化色彩濃厚,產業特徵典範。

帝王皇家漫漫歷史,既是對歷史的訴說,也是對歷史的還原,項目強烈的歷史感及全新的藝術展現,將帝王生活及其帝陵古代墓葬文化與現代社會的政治、生活、經濟等方方面面聯繫起來,實質創新,獨具一格。

《帝陵.西漢帝陵》採用編年體的方式,每集從一位皇帝的陵墓入手,還原西漢11位皇帝的治國理念及其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展示了西漢王朝210年興盛與衰敗的種種原因,看後令人震撼,發人深思。

動畫紀錄片《帝陵.西漢帝陵》歷時五年,行程幾千公里,拍攝了大量歷史素材。

該片集泥塑動畫、壁畫動畫、地圖動畫、3D動畫和實景拍攝為一體,形式新穎,別開生面,為影視紀錄片模式創新揭開新的一頁。

分集劇情

第1集《漢高祖 長陵》

公元前202年,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創建大漢王朝,解開了歷史新的一頁。

這位親身經歷過秦末亂世的梟雄,在天下大亂的紛爭中脫穎而出,又贏得了驚心動魄的楚漢戰爭,最終一統河山,登基稱帝。

他親手葬送了強悍的大秦王朝,又在與西楚霸王項羽的爭鬥中笑到最後,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嶄新時代。

然而,這位身經百戰、歷經風雨的開國雄主,卻長久地為自己的帝陵修造事宜煞費苦心。

劉邦的帝陵名為長陵,陵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北部的咸陽原上。

咸陽古原西起武功漆水河畔,東至涇渭交匯處,風水極佳,被劉邦選定為西漢皇家墓葬區。

以性格複雜、手段強硬著稱的劉邦,在他的帝陵中留下了大量難以揣度的謎團。

咸陽原不僅僅是西漢皇家墓葬區,也是秦朝咸陽宮的所在地。

秦末戰亂中,項羽入關中,一把火燒掉了咸陽宮,正好為劉邦修建長陵騰出了空間。

而劉邦究竟有著怎樣的心思,要在前朝故宮的遺址附近修建自己的陵墓。

這其中,是否包含著劉邦希望自己的帝陵能夠震懾前朝運數的微妙意味。

那麼,在西漢開國初年全國百廢待興的情況下,劉邦又拿什麼來支持浩大的帝陵營建呢。

秦始皇營建驪山陵,耗費奢靡,造成了社會的動盪,最終王朝坍塌。

劉邦作為這一事件的親歷者,有著自己獨到的體會。

經過精心的籌劃,劉邦的長陵最終建成,規模不可謂不宏大,但西漢王朝的社會、經濟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

在長陵的營建中,開國功臣蕭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蕭何主張,天子要擁有富麗堂皇的宮殿和宏偉壯觀的陵墓,這樣才能夠彰顯皇帝的無上威儀。

正是蕭何的諫言,打消了劉邦心中對於修建帝陵和宮殿的顧慮,使得長陵的修建成為西漢王朝的頭等大事。

沒有蕭何,長陵以及日後的諸座西漢帝陵也許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長陵的北面,有一片面積廣大的長陵邑,這是劉邦設立的一種縣級行政單位。

劉邦將關東各地的豪強遷移到陵邑中來,一方面削弱了關東地方勢力,充實了關中人口,鞏固了皇權統治;另一方面,陵邑的存在使得長安城以北不再是一馬平川的不設防地帶,當北方的匈奴南下侵擾時,能夠起到拱衛京畿的重要戰略防禦作用。

經過劉邦的精心謀劃,長陵在政治、經濟、軍事三個方面都成為了國家必須重視的重要工程。

長陵的修造,開啟了200多年西漢帝陵修建歷史,更多西漢帝陵的故事將一一登場。

第2集《漢惠帝 安陵》

在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韓家灣的白廟村以南,是一片蒼茫的黃土台塬,在這蕭索的土地之上,一座荒涼的大墓已經挺立了兩千多個春秋。

這座陵墓的主人,是一位年輕的皇帝。

在他的一生中,幾乎不曾感受到片刻親情的溫暖,卻嘗遍了空有皇帝之尊而無絲毫實權的萬般無奈。

在他短暫的帝王生涯背後,母親的陰影始終如烏雲壓頂般籠罩著他的心靈。

擁有一個強悍、霸道的母親,究竟是他的幸運還是不幸。

這個始終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少年天子,究竟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

這座帝陵的主人,就是漢惠帝劉盈,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子,而他的母親,則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鐵腕皇后——呂后。

劉盈為太子時,劉邦差一點廢長立幼,改立戚夫人的幼子趙王如意為太子。

幸虧呂后與張良及時謀劃,請來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助陣,這才保住了劉盈的太子之位。

繼承了大漢王朝皇帝寶座的劉盈,本應大展宏圖,但他處處受制於呂后,畢生的功績只是完成了長安城城牆的修建工作,此外便乏善可陳。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漢惠帝劉盈的皇后張嫣,竟然是他的親外甥女,而因為無法接受這有悖人倫的婚姻,劉盈終其一生也沒有對這位皇后有過感情。

張皇后一生寂寞,成為了政治婚姻的犧牲品,最終連後陵都不氣封土,草草了事。

而在背後主導這一切的那個人,正是呂后。

已經十分困苦的劉盈,終於迎來了人生中最大的轉折點。

呂后為了斬草除根,將那位在太子爭奪戰中落敗的趙王如意召入京師,意圖加害。

劉盈宅心仁厚,不忍見弟弟慘遭屠戮,處處加以保護。

但百密一疏,趙王如意終究為呂后所害。

不僅如此,呂后還將戚夫人迫害成為「人彘」,並叫劉盈觀看。

劉盈無法認同呂后的所做所謂,最終崩潰,成為了一個「不聽政」的皇帝,並早早便離開了人世。

呂后將東五千戶「倡優樂人」遷徙到了安陵邑,充實陵邑的同時,也是為了用樂舞來祭奠自己的兒子。

因為這些「倡優樂人」的遷入,安陵邑又被稱作「女啁陵」。

偌大的安陵,隱藏了太多西漢王朝初期的秘密。

而在墓主人劉盈之後,西漢王朝來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第3集 《漢文帝 霸陵》

在陝西省西安市的東南方,有一片億萬年形成的風成黃土台原,它並不屬於咸陽原的範疇,卻以一種盎然獨立的姿態俯瞰著關中沃土。

這裡名叫白鹿原,千百年來,當初升的朝陽逐漸驅散白鹿原東北角的霧氣,一座巍峨雄壯的山峰便開始漸漸露出崢嶸。

這處突出的山陵,當地人稱之為「鳳凰嘴」。

這座山峰挾帶著一股凜然不可侵犯的王者之氣,居高臨下,俯瞰八百里秦川。

在鳳凰嘴腳下,可以輕易找到一塊石碑,石碑上鐫刻著「漢文帝霸陵」五個經歷了百年風雨的大字。

按照碑刻的記載,這裡應當就是大漢王朝第三位皇帝漢文帝劉恆的帝陵——霸陵。

它的墓主人漢文帝劉恆,一生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的際遇,一連串的偶然與必然,令這位皇帝成就了他人所不可能成就的事業,躋身中國古代明君之列,譜寫了中國古代諸王朝中屈指可數的盛世華章。

漢文帝劉恆,原本沒有希望繼承皇位。

但在呂后去世後的亂流之中,他獲得了朝臣的擁戴,成為西漢第三位皇帝。

這位皇帝在歷史上以勤儉、孝順文明。

他勤於政務,孝順母親,留下了崇高的聲名。

為了發展經濟、繼續國立,他甚至不肯為自己修建避暑的露台,因此傳為佳話。

這樣一位皇帝,會如何規劃自己的帝陵呢。

漢文帝選擇的是在大山中修建陵墓,而不以人工夯築封土。

一來,這樣做可以減少成本;二來,藏於山體之中也能最大程度地將陵墓封閉、隱藏起來,防止盜墓賊的光顧。

而為漢文帝所認同的更重要的理念則是提倡薄葬。

據史書記載,霸陵中隨葬的器物十分平凡,充分體現了漢初輕徭薄賦的為政理念。

於是,依山為陵的霸陵,成為西漢諸帝陵中最特殊的一座,引得千百年來的人們津津樂道。

然而,正是這樣一座獨特的帝陵,其具體位置究竟在哪裡,卻出現了新的說法。

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揭示了令人震驚的真相——鳳凰最終很可能沒有任何陵墓,霸陵所在,另有別處。

事實究竟如何呢。

第4集《漢景帝 陽陵》

公元前154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王起兵反叛大漢王朝,戰亂席捲了整個西漢王朝的東部地區,史稱「七國之亂」。

這是西漢初年分封的同姓諸侯王挑戰皇權的一場叛亂,歷時三個月方才平復。

西漢第四位皇帝漢景帝劉啟在平定七國之亂後兩年,終於開啟了自己帝陵的營建工作。

漢景帝的帝陵名叫陽陵,位於漢長安城的東北方向,是咸陽原上九座西漢帝陵中最東邊的一座,與漢高祖的長陵遙遙相望。

漢景帝一生追求集中皇權的政治理想,這在陽陵的謀劃布局中可以得到反覆的印證。

整個漢陽陵陵區,主要由帝陵陵園、陪葬墓區及陽陵邑三大部分組成。

其中帝陵陵園由皇帝陵園、皇后陵園、南區從葬坑、北區從葬坑、禮制建築等部分組成。

令考古學家感到驚訝的是,陽陵帝陵陵園的平面結構竟然酷似漢長安城。

兩者的城垣全都呈現近似矩形的結構,而景帝生前所居住的未央宮和死後帝陵陵園也都近似為方形,四面有牆,四側各置一門。

巧合的是,劉啟的皇后王娡生前所居長樂宮位於未央宮的東部偏北,死後所葬的後陵陵園也位於帝陵陵園的東部偏北,兩者及其相似。

據此推測,漢陽陵的帝陵陵園極有可能模仿西漢王朝的都城長安城的主要結構,漢景帝生前所追索的一切,都在這座帝陵陵寢中得以延續。

皇帝陵、皇后陵、「羅經石」遺址、妃嬪陪葬墓分別對應著未央宮、長樂宮、禮制建築、後宮妃嬪!漢景帝將自己生前在都城長安城所有的一切複製了一份,暗藏於地下世界,希望自己死後繼續在地下延續他的帝王生活。

更為耐人尋味的是,從西漢王朝的版圖來看,其大多數王國、侯國、邑、郡是在漢長安城以東地區,尤其是當年「七國之亂」的七個反叛的王國。

而漢陽陵的陪葬墓區也是在漢陽陵陵園的東側,這很可能意味著,整個漢陽陵就是代表整個西漢王朝!更可能意味著漢景帝永遠警示著反叛之臣,永遠要臣服在自己的腳下。

漢陽陵中出土的各種文物,無不向人們展示著西漢時代的社會風貌,為今人了解西漢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這座規模宏大、布局合理、保存完好、內涵豐富的巨大帝陵,鮮活地向人們展現著西漢王朝文景盛世時代壯麗宏闊的社會風貌和文化氣息。

第5集《漢武帝 茂陵》

茂陵,位於距離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興平市茂陵村。

這座帝陵位於咸陽原南部的邊緣,是咸陽原上西漢帝陵中最西面的一座。

這裡地勢高亢雄奇,茂陵坐落於其上,雄偉的氣勢得到了充分的彰顯。

這是西漢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其中所蘊藏著的巨大的秘密,引來了世人無數的遐想與猜測。

而這座帝陵的主人,就是威名赫赫的漢武帝劉徹。

漢朝初年,國力羸弱,受到匈奴的侵襲,不勝其擾,只能以和親一類的方法維持和平。

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西漢的國力日盛,到漢武帝一朝,逐漸具備了與匈奴一戰的實力。

漢武帝雄才大略,決心反擊匈奴。

而他更大的抱負,則是要達成四海賓服的大一統格局,構建漢家天下。

於是,漢武帝驅馳衛青、霍去病兩名年輕的天才將領,縱橫大漠,將匈奴一舉擊潰,迫使匈奴人向北、向西遷徙,消除了長達百年的匈奴危害。

不僅如此,漢武帝還征服了南越、東越、西南夷、衛氏朝鮮等勢力,使其郡縣化,歸附漢庭。

通過不斷的征伐,漢武帝極大地擴展了西漢的版圖,奠定了日後中原王朝的基本範圍,鑄就了大一統的輝煌盛世,西漢王朝在他的治下,達到了最高巔峰。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漢武帝的茂陵擁有其他西漢帝陵無可匹敵的巨大規模,整個茂陵象徵著漢武帝的大一統夢想,而多如繁星的陪葬墓則向後人展示著圍繞在漢武帝周圍的眾多名將、名臣,所有這些人共同構築了四海賓服的漢家天下,構建了中國歷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段歷史。

然而,茂陵即便偉大,也無法遮掩漢武帝晚年所犯下的錯誤。

由於聽信讒言,他發動了駭人聽聞的巫蠱之禍,造成太子、皇后罹難,使得國家陷入了後繼無人的窘境。

此外,長年的窮兵黷武,虛耗國力,漢武帝晚年的對匈戰爭呈現負多勝少的尷尬局面。

歷史,等待著進入新的階段。

雖然如此,但作為中國古代最具知名度的偉大帝王,漢武帝和他的茂陵已經被歷史所銘記。

第6集《漢昭帝 平陵》

在陝西咸陽城西6公里處的秦都區平陵鄉大王村的東南方向,兩座巨大的陵冢已經在這裡相望了2000多年。

這是漢昭帝劉弗陵和他的皇后的陵墓,兩座封土遙相呼應,隱藏著一個王朝守護千年的秘密。

漢昭帝劉弗陵是漢武帝劉徹的幼子。

武帝萬年的巫蠱之禍,造成了國家後繼無人,漢武帝最終里劉弗陵為太子,並且為了不讓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干政而將其賜死。

同時,漢武帝人名霍光等人為顧命大臣,負責輔佐幼主。

一切看上去都已經被安排妥當,但後來的歷史卻絕對不想漢武帝設想的那樣。

漢昭帝即位後,帝陵的營建工作隨即展開,霍光為首的輔政大臣主持了這一工作。

霍光是名將霍去病的弟弟,深受武帝信任。

而在漢昭帝朝,他通過一系列政治運作,成功消除了異己,將大權集中在自己手中,開始對整個國家施行治理。

由於霍光與漢昭帝之間微妙的君臣關係,歷史上關於霍光是否弄權有著不同的看法。

而真相,也許就隱藏在平陵中。

由霍光主持修建的平陵,規模宏大,但帝後陵大小相近,長期以來一直被混淆。

造成這一局面,到底是否是霍光刻意為之。

漢昭帝的皇后上官氏,是霍光的外孫女,這一層不同尋常的關係,對平陵帝後陵封土的規模有著怎樣的影響呢。

實際上,由於漢昭帝繼位時年紀太小,霍光主持朝政理所當然。

而霍光也並沒有玩弄權術,毀壞朝綱,反而兢兢業業輔佐皇帝,開創了「昭宣中興」的大好局面。

但是,就在整個國家逐漸走出漢武帝晚期疲敝不看的境況時,漢昭帝卻突然身故,留下了巨大謎團:漢昭帝是否是霍光所害。

從平陵的情況分析,可以認為漢昭帝的死亡與霍光並無關係。

漢昭帝身體向來不好,是全國上下都知道的事實,體弱多病的年輕皇帝突然死亡,給霍光帶來了巨大的難題。

一方面,平陵尚未完工,必須加緊工程進度,甚至草草完工;另一方面,國家剛剛走上正軌,皇帝卻暴病身亡,接下來應該讓誰來繼承大統呢。

第7集《漢宣帝 杜陵》

在的西安市城南郊區,有一片高大的塬地,名叫杜陵原,僪、滻兩河流經此地,漢代舊名「鴻固原」。

在這片塬地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帝陵,其身姿偉岸雄壯,俯視著腳下的芸芸眾生。

倏忽之間,兩千多年的歲月在這座帝陵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曾經的輝煌被深埋在黃土之下,引來無數後人的禮敬與膜拜。

這座帝陵,就是漢宣帝的杜陵。

杜陵是西漢諸帝陵中又一做謎團重重的陵墓。

作為西漢帝陵,這座大墓為什麼沒有進入咸陽原上的皇家墓葬區。

兩千年前,這裡發生過怎樣的故事。

如今的人們已經很少知道了。

這座帝陵的主人,被認為是西漢歷史上最具傳奇經歷的皇帝——他襁褓入獄,幼遊民間,少時繼位,畢生圖治,史稱「宣帝中興」。

在他的身上,世界看到了西漢王朝賴以生存和興旺發達的進取精神,也看到了一位民間皇帝所能表達出的最充分的仁愛情懷。

漢宣帝劉詢是漢武帝的太子的孫子,在巫蠱之禍中,太子家破人亡,尚在襁褓中的劉詢也遭遇了牢獄之災。

經過大臣的努力,劉詢脫離了牢獄,健康地成長於民間。

這樣獨特的經歷,造就了劉詢重感情、體恤民情的執政風格。

漢昭帝劉弗陵死後,霍光迎立劉詢繼位。

在劉詢即位之初,霍光依舊行使輔政大權,把持朝綱。

劉詢經過長久的等待,到霍光去世之後,將皇權收回自己手中,這才看開自己的抱負。

而在這一過程中,他忍受了失去摯愛的痛苦,留下了「故劍情深」的著名典故。

在掃除霍氏的勢力後,劉詢才開始修建自己的帝陵。

這或許是因為他覺得,此時自己才真正地掌握了皇帝大權,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帝王。

而杜陵的選址,則透露出劉詢對自己年少時生長的地方的款款深情。

劉詢是繼漢武帝劉徹之後,西漢有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在他執政期間,西漢的國立重回巔峰。

劉詢用更小的代價,徹底驅逐了匈奴勢力,取得了不亞於漢武帝的武功。

親政之後,劉詢勵精圖治,任用賢能,整飭吏治,西漢朝廷中湧現出了一大批良吏,漢庭風氣為之煥然一新。

縱觀劉詢的皇帝生涯,很多史學家認為漢宣帝時期是西漢武力最強盛、經濟最繁榮的時代。

這樣的漢宣帝,有資格擁有偉大的帝陵。

杜陵雖然沒有選擇咸陽原皇家墓葬區,而是選擇了南郊的杜陵原,但其竟能仿造茂陵的浩大,足見劉詢的歷史貢獻。

第8集《漢元帝 渭陵》

在陝西省咸陽市周陵鎮新莊村東南方向,矗立著一座高大的帝王陵墓。

這是一座特殊的帝陵,它打破了自西漢開國以來延續了一個半世紀的陵邑制度。

在這座帝陵的附近,找不到任何類似陵邑的痕跡。

這是這座帝陵最大的謎題——漢高祖劉邦煞費苦心經營的陵邑制度,為什麼在一百多年後卻被廢止。

廢置陵邑的反常行為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深層的矛盾。

西漢王朝綿延至此,遇到了什麼樣的難題。

這座帝陵,是漢元帝劉奭的渭陵。

一切的疑惑,都要從這座帝陵的主人漢元帝劉奭說起。

劉奭是漢宣帝劉詢的太子,喜好儒生和儒家學說,曾經被漢宣帝呵斥,認為太子專好儒學,會在執政中有失偏頗,導致國政失衡。

但劉奭對此不以為然。

繼位之後,他更加親近儒生,開始了儒學治國。

此時的西漢王朝,已經過了最高巔峰,開始逐漸走向下坡。

劉奭的以儒家治國,並沒有讓西漢王朝的社會經濟有所好轉。

相反,西漢政府的經濟愈發吃進,在修建渭陵的過程中,劉奭不得不廢止了陵邑的修建,渭陵因此成為了西漢第一座沒有陵邑的帝陵。

劉奭廢置陵邑,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天下人的擁護,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生民遷徙的痛苦。

然而,歷史往往並不像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簡單,從漢初開始,西漢的陵邑就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充實陵邑人口的往往是地方上的豪門大戶,在陵邑中生活的,也多為社會名流。

棄置陵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西漢中央政府對地方勢力控制能力的減弱。

再者,常年的漢匈和平,讓陵邑的戰略防禦作用不再明顯,而昭君出塞的故事更使劉奭的皇帝生涯在歷史上留下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漢元帝劉奭開始,宦官集團登上歷史和政治的舞台,開始左右朝局。

西漢王朝已經大不如前了。

第9集《漢成帝 延陵》

陝西省咸陽市北5公里處的周陵鄉嚴家溝村附近,坐落著一座大墓,這是漢成帝劉驁的延陵。

他作為天子的事跡也乏善可陳,無法提起人們的絲毫興趣。

然而,這位皇帝的皇后卻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她的艷名家喻戶曉,她的故事盡人皆知。

這位皇后,就是絕色美人趙飛燕。

漢成帝劉驁為太子時,差點被廢除。

最終,他雖然順利繼承皇位,卻毫無勵精圖治之心,成為了西漢歷史上為一個真正的昏君。

劉驁即位後的第三年初春,開始在長安城西北方向的渭城延陵亭部為自己營建壽陵然而,當延陵向以往的帝陵一樣,順風順水地修建了十年之後,一場轟動天下的變故突然發生,令這座帝陵的命運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

公元前20年,劉驁做出了一個令滿朝文武驚訝萬分的決定:停止已經修建了十年的延陵工程,在新豐戲鄉另起爐灶,重新營建新的帝陵——昌陵。

然而,令劉驁感到鬱悶與難堪的是,昌陵營建工作進展的不順利。

昌陵正式開工近五年之後,工地便傳來消息,由於工程量過大,加之地下水位居高不下,昌陵存在嚴重的工程質量隱患。

地下水不斷湧出,人力無法填埋積水,導致工地根本無法施工。

因此,剛剛開始修建的昌陵註定難以完工,即便勉力完成,也不過是一個無法使用的廢陵。

更為令人擔憂的是,劉驁為了修建昌陵,已經調動了太多的人力物力,遠遠超出了國家的承受能力,百姓們怨聲載道,幾乎就要釀成災難性的後果。

在這樣窘迫的情勢下,漢成帝不得不下詔,停止了昌陵的營建計劃,重新啟用延陵,在之前的基礎上繼續修建。

帝陵的工程重新走上正軌,改建風波戛然而止,這似乎是一件值得慶幸的好事。

然而,經過荒唐皇帝劉驁十幾年的折騰,此時的西漢王朝,已是風雨飄搖。

國力的衰退、吏治的腐敗、權利的旁落……一切末代王朝的隱患紛紛出現。

大半生都在做糊塗事、荒唐事的劉驁,早已失去了掌控國家的能力和願望。

他聲色犬馬,盡情地享受奢靡的帝王生活,不問政事,不理朝局。

更加可悲可嘆的是,這樣一位昏君,不僅在享樂上窮奢極欲,而且極度好色。

他與蛇蠍美人趙飛燕、趙合德姐妹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

在他的縱容下,甚至上演了「燕啄皇孫」的悲劇。

而劉驁當政期間,外戚勢力登上歷史舞台,開始了對西漢以後的歷史的深遠影響。

西漢王朝不可避免地將要走上末路。

第10集 《漢哀帝 義陵》

公元前7年三月,漢成帝病逝於未央宮。

第二個月,十九歲的劉欣繼承帝位,成為西漢王朝第十位皇帝,也就是漢哀帝。

在的陝西省咸陽市東北周陵公社南賀村一帶,可以找到劉欣的帝陵——義陵。

劉欣可能是西漢後期歷史上最具爭議的皇帝,歷代史家對這位皇帝的評價褒貶不一,莫衷一是,甚至有著天淵之別。

他絕非庸主,亦不是昏君。

他勤於政事,卻失於自控,壯志難酬。

他的皇后是自己的長輩,卻沒有分毫愛戀之情,唯一的真愛卻是一位七尺男兒,甚至死後都想要與這位「愛人」合葬一處。

最終,他傾倒於溫柔之鄉,演繹出「斷袖之癖」的千古奇談,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戀皇帝。

這已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不幸,更是整個西漢王朝的悲哀。

公元前5年,漢哀帝建平二年七月,劉欣以渭城西北原上的永陵亭部為初陵,帝陵營建工作正式展開。

與漢元帝的渭陵一樣,在整個義陵陵園及其周邊地區,考古學家都沒有找到義陵邑的蛛絲馬跡。

在劉欣針對初置壽陵所下的詔命中,特別指出不要遷徙各地郡國的人民,要以百姓的自在平安為重。

由此可見,義陵在規劃之初,就沒有考慮過要設置陵邑。

這樣的皇帝,原本給人以希望,但事實很快急轉直下。

劉欣希望以外戚制衡外戚,結果卻並沒有收到什麼好的效果。

與此同時,劉欣自己又鍾情於美男董賢,「斷袖之癖」成為千古談資。

由於對董賢的崇信,劉欣失去了胸中的抱負與理想,他封毫無能力的董賢為大司馬,賜爵高安侯,位極人臣,風光無量。

但此舉攪亂了國家的正常秩序,劉欣自己推行的新政也半途而廢,成為一紙空文。

最終,本來有機會中興漢室的劉欣,成為了令人扼腕嘆息的少年天子。

從來另一個角度來說,劉欣所處的時代,已經瀕於崩壞,整個西漢王朝陷入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困境之中,地主階級的崛起帶來了土地所有制的再分配,必然伴隨著農民的流失和社會的動盪。

這是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年中周而復始、無法根治的痼疾。

就算沒有董賢,劉欣也能夠以身作則,其結果也沒有什麼不同,無非是動盪來得稍微晚一點而已。

西漢王朝距離傾覆僅咫尺之遙,最後一位皇帝的故事即將上演。

第11集 《漢平帝 康陵》

漢平帝劉衎是西漢王朝最後一位皇帝,他的帝王生涯與人類文明一同步入以公元紀年的第一個世紀,但僅僅5年之後,他便抱憾而亡。

在他死後三年,西漢王朝正式宣告壽終正寢。

而曾經幫助陵主登上帝位的那位權臣,順理成章地取代劉氏,建立了新朝。

兩千年前,劉衎以幼年之軀,從遙遠的王國走向國度長安,前途未知,命運無常。

他血統高貴,卻結局悲慘,引來後人的無限傷悼。

他曾經的名字來自古代的賢者,卻不料一語成讖,不幸預言了王朝末日的臨近。

作為西漢末代皇帝,劉衎的皇帝生涯乏善可陳。

真正在這個時代扮演重要角色的是權臣王莽。

王莽在歷史上,素以會表演、作偽著稱。

此人平素一本正經,甚至給人以剛正嚴肅而不易親近的感覺。

而實際上,當王莽想要獲得自己希望得到的利益的時候,根本就不需要他出面,只要略加示意,他的黨羽便會按照他的意思紛紛上奏,皇帝也會在王政君太后的授意下下詔,或封賞,或加官,榮寵備至。

此時,王莽只需要故作姿態,在皇帝面前伏地磕頭,痛哭流涕一番,表示自己堅決推辭之一,便能達到迷惑太后與皇帝的目的,同時也向天下人掩飾了自己的野心。

漢平帝元始三年,也就是公元3年,漢平帝年滿22歲。

按照《周禮》中的規定,他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

為此王莽特別發布詔書,通告天下,博採名門之後,為皇帝選拔皇后,王莽的女兒成為皇后。

不久,王莽又被封為宰衡,一年後被賜予九錫的榮耀,距離篡位,僅一步之遙。

面對王莽,年幼無知的劉衎沒有任何勝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王莽篡漢。

而作偽成性的王莽,更是在劉衎的帝陵上大做文章,將劉衎的康陵陵園營建得龐大無比,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好意。

然而,王莽的女兒王皇后對自己父親的行徑十分不齒,她拒絕承認王莽的皇帝地位,並在新朝滅亡後也投火自盡,以生命殉葬了自己的丈夫和西漢王朝。

想看更多紀錄片推薦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帝陵》—西漢《帝陵》
《帝陵》—西漢《帝陵》
《帝陵》—西漢《帝陵》
《帝陵》—西漢《帝陵》
《帝陵》—西漢《帝陵》
《帝陵》—西漢《帝陵》
《帝陵》—西漢《帝陵》
《帝陵》—西漢《帝陵》
《帝陵》—西漢《帝陵》
《帝陵》—西漢《帝陵》

=======================================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您評論、關注、轉發、收藏。

或加入頭條號「漢宮隋城長安殿」,發布一些個人喜愛的歷史、相聲、電影、音樂等文章視頻內容,歡迎關注。

=======================================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您評論、關注、轉發、收藏。

或加入微信公眾號「漢宮隋城長安殿」,這裡有歷史故事、攝影技巧、攝影教程、影視薈萃等文章視頻,歡迎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帝陵》——值得一觀的大型動畫紀錄片

《帝陵》,由陝西出版集團數字出版基地斥巨資打造,是我國首部大型編年體史詩動畫紀錄片,該片以其宏大的場面、巧妙的手法展現了陝西境內的帝王陵墓及其文化特質。第一部現已面世,主要講述西漢時期的十一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