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文化:永城漢畫像石中的儺文化考析 作者:盛朝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永城漢畫像石出土眾多,其中關於珍禽異獸、百獸率舞、驅鬼逐疫的內容十分豐富,透露出大量的中原儺文化的歷史信息,為研究儺的起源、興盛,提供了翔實而豐富的實物資料,是永城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儺起源於中原地區黃河流域原始先民的圖騰崇拜和原始宗教活動,一般認為形成於夏商時代。
也有學者認為,龍山文化時期甚至仰韶文化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古文字學家於省吾在殷墟甲骨文卜辭中發現關於儺祭的記載,表明儺在當時已經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了。
儺發展到漢代內容更加豐富,主要包括儺祭、儺舞、儺戲、儺儀、儺藝、儺鼓、儺雜技、儺面具等,雖然表現形式多樣,但主要功能和宗旨都是驅鬼除役、禳災納吉、保佑平安、祈禱福瑞。
永城處於黃河水系的睢水流域,是先商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夏商時代東夷民族的居住地。
「儺」的古體字由「人」和「鳥」組成,「睢」的古體字由「目」和「鳥」組成,「隹」在甲骨文中就是「鳥」字。
「儺」「睢」二字的主要載體都是「鳥」,這不是偶然,這是同一塊土地、同一個民族創造和演繹出來的字符文化,跟東夷民族的鳥圖騰崇拜有關。
著名考古學家張富祥在《東夷文化通考》中考證:「東夷人以善於歌舞著稱於世,傳說中斑斕多彩、堂皇盛大的上古東夷歌舞,不僅是古東夷樂舞的高級形態,而且集當時華夏樂舞之大成。
」古東夷樂舞與儺舞息息相關,凡有樂舞的地方皆有儺舞。
史載東夷有虞氏的職責是司理樂舞,而樂舞絕大部分其實就是儺舞。
據著名考古學家李伯謙考證,永城酇城造律台遺址和王油坊遺址都是4000年前有虞氏的歷史遺存,這一論斷得到學術界很多學者的贊同。
有虞氏在永城就是儺在永城古老歷史的有力證明,永城或許就是儺的發源地之一。
而永城太丘是周朝宋國神社的所在地,每年這裡都要舉行祭祀大典,儀式中包括宋國流行的桑林之舞,而桑林之舞的核心與儺文化一致,都是驅魔除邪、祈盼祥瑞。
在漢代,永城儺文化極為流行,反映在漢畫像石上,便是琳琅滿目的儺的形象。
漢畫像石研究專家、永城博物館館長李俊山先生在專著中指出:「永城珍禽異獸、祥瑞辟邪漢畫像石占永城漢畫像石總數的70%。
這是永城與其他地區漢畫像石迥然不同的鮮明特點。
」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特色呢?追根溯源,主要跟儺文化在永城的根深蒂固、源遠流長有關。
李俊山先生的《永城石刻》中,幾乎囊括了永城所有漢畫像石的精華,從中可以看到永城漢畫像石的豐富多彩和絢爛奪目,體驗到觸手可及的儺文化形象,感受到儺文化撲面而來的強烈衝擊。
在太丘漢畫像石中,除大量的珍禽異獸外,有兩幅直接表達儺舞、儺戲的場景特別引人關注。
一幅是《舞樂百戲圖》,畫像左右兩端各立一侍者,左邊五人束手端坐觀看儺舞雜技表演,中間一人舒廣袖翩翩起舞,右邊有倒立、跳丸者,另一人半蹲著手舉一把傘狀物,揚起另一隻胳膊欲作平衡動作,其後一人持桴擊鼓,另一人撫琴。
這幅畫像中的雜技,實為儺技。
雜技脫胎於古老的儺舞之中,是從儺禮舞蹈中演變出來的。
畫像中的鼓為儺鼓、琴為儺琴,這些儺樂器與儺雜技組合在一起,共同驅魔除鬼、祈盼吉祥平安。
另一幅是《雷公河伯舞蹈圖》。
雷公是著名的儺神,為佩戴儺面具的領舞者扮演,此人作回首狀,引導後面的三首神獸舞蹈。
三首神獸三頭姿態各異,俯首、昂首、前伸,動作怪異。
畫像中間刻河伯乘坐魚車形象,前有從者引導,後有表演跳躍、倒立、翻摔之舞者,這正是經典的儺舞。
這兩幅畫像生動再現了漢代太丘儺舞的時尚和盛行,是確鑿的歷史見證。
酇城在永城鄉鎮中出土漢畫像石最多,達84塊,全部是儺文化的形象符號。
其中的九塊漢墓立柱石上刻有伏羲女媧分別舉起日月,這些都是經典的儺公儺婆形象。
日月是光明的象徵,儺舞是光明之舞,伏羲女媧被尊奉為創世神和始祖神,在漢墓中是起保護作用的最高級的儺神。
酇城漢墓中除大量翩翩起舞的鳳鳥和奔騰跳躍的瑞獸外,還有四首人面獸,是儺神中極為罕見的另類,類似於《山海經》中記載的開明獸,其強大的驅鬼避疫功能非同一般。
茴村漢畫像石也處處充滿儺文化的形象,除大量的珍禽瑞獸外,還有三幅畫像直接表達了儺舞的形象。
一幅是《虎熊爭霸圖》,熊如人立起,腰如彎弓,八字站立,一肢防備攻擊,一肢勇猛出擊,分明就是方相氏形象的刻畫。
方相氏是蒙著熊皮的儺神,擅於擒拿魔鬼。
該畫像以擬人化的技法,通過搏擊,展現方相氏的神威,類似的情景還出現在僖山漢畫像石中。
另一幅是《雜技六博圖》,畫面左側三人頭戴尖頂小帽,兩人扭腰舞臂,一人慾翻跟頭,另一人下蹲,曲臂雙舉,顯然他們是在表演儺舞。
畫像中間有一人表演飛劍,一人表演跳丸,一人表演倒立,和太丘漢畫像石里的一幅圖類似,這是儺雜技表演,區別是這些表演似乎在為兩位官員酣戰六博棋助興。
茴村還出土過一幅《伏羲女媧星象圖》,畫像中伏羲女媧在漫天星斗的太空中,相向而舞,伏羲舉起日輪,女媧舉起月輪,日輪中出現三足烏,月輪中出現玉兔執杵,這些都是典型的儺文化形象。
古代的人們認為,太陽是一隻三足神鳥,《後漢書·天文志》記載:「日者,陽精之宗,積而成鳥,象烏而有三趾。
」這是東夷民族將對太陽的崇拜和對鳥的崇拜結合在一起,形成的神靈複合體。
「陽烏」即三足鳥,后羿射日的神話就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
而儺舞中的太陽舞、打鳥舞、玉兔舞由此孕育,都包含著深刻的含義。
酇陽漢畫像石中也有一幅直接表達儺技驅鬼的畫像。
其中一幅畫像的右端,上方有一赤膊壯漢,身體下蹲,兩手上托,雙肩高聳,雙目暴突,兩腮外鼓,面目猙獰。
此人正監視下方三人的驅鬼行動,三人動作各異,右邊是執蛇之人,為《山海經》中持蛇之神的形象,中間一人舞戟,左邊一人在呵斥一矮小鬼魅。
赤膊壯漢就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荼或鬱壘的形象,亦是著名的儺神。
神荼、鬱壘兩位神將雄壯勇猛,居於桃都山上,密切注視周圍一切,監視各種各樣的大鬼小鬼,發現惡鬼,即刻處死。
因兩位神將最擅長捉鬼,成為民眾崇拜的門神。
直到如今,我們的門畫上還有這樣的神像,這是古老的儺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遺存。
另外在永城的其他地方,像保安山、僖山、新橋、雙橋、侯嶺、陳集、高莊、苗橋等地發現的漢畫像石中也普遍存在大量的儺文化形象,這些都說明了儺文化在永城的盛行。
永城漢畫像石保存了漢代儺文化的歷史密碼,拭去2000多年塵封的歷史塵埃,我們看到中原古老的儺文化清新奪目、大放異彩。
這些都豐富發展了永城歷史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成為珍貴的歷史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