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並不想對你說話,對你拋出了一句「賢聖默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宗立法師

1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世尊是最慈悲的。

但你又是否知道,世尊也有不想說法的時候呢?

這其中的緣故,先讓我們來看《長阿含經》中一個故事吧。

來,請看VCR。

(不知道這個梗的同學可以去看看過往的文章。

2

這一天,比丘們托缽乞食之後,在花林堂中聚集討論世尊的偉大之處:「世尊真是神通廣大、威德無邊啊。

世尊知道過去無量無數諸佛進入涅槃,斷除結使,消滅戲論的情景。

又知道諸佛劫數有多少,諸佛的名號、姓氏、出生的種族、他的飲食習慣、壽命長短、苦樂更替等等。

也知道諸佛教法中有怎麼樣的戒律、曾說怎麼樣的法義、有怎樣的智慧、有怎樣的教化方式、有怎樣的住持佛法的方法。

大家說說看,世尊到底是因為善能分別各種法性,所以才知道這些事情呢?還是因為有天人前來告知他這些事情呢?」

這時,世尊正在靜坐,正好以天耳通聽見了比丘們的對話,於是來到花林堂中坐下。

世尊微微一笑,故意問比丘們說:「比丘們,你們在此聚集,是在討論什麼呢?」

比丘們將剛才討論的內容一一稟報世尊。

3

世尊對弟子們說:「你們以平等信心,發心出家修道,這是極為難得之事。

出家修道者所應該做的事情,有兩種:一是賢聖講法,二是賢聖默然。

你們討論的時候,也應該如此做才是。

如來的神通力,威力弘大,能夠知道過去無數劫之前的事情,既能夠因為善知法性的緣故知曉,又因為天人們前來告知而知曉全部詳情。

隨後,世尊又為弟子說了過去諸佛的種種因緣。

4

其中說到毗婆尸佛的時候,世尊提及毗婆尸佛成就佛道後,對於是否要說法的糾結,其中詳細地說明了賢聖說法和賢聖默然的情況。

毗婆尸佛成就佛道智慧,靜靜地思惟道:「我現在已得無上正等正覺,可謂是甚深微妙,難解難見,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其中所說的息滅煩惱,得到清凈的方法,是智者才能領會,而不是凡愚之人能懂的。

這是因為眾生所忍不同、所見不同、所受不同、所學不同,因為他們的有不同的見解,所以有各種不同的好樂、有各種不同的習性。

所以對於出世間微妙法的甚深因緣,不能了解,更不要說涅槃寂靜的境界了,那就更難領會了。

如果我對眾生說這樣甚深的微妙之法,他們一定不會理解,反而會生起牴觸的心理。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說法呢?」

(看到這裡,只想默默流淚。

5

這個時候,天上的梵天王知道毗婆尸佛的想法,於是暗暗想道:唉,尊貴的世尊得知了這麼甚深微妙的法義,卻不願意宣說。

不行,我應該前去懇求世尊為眾生說法,讓一切的眾生都得到佛法的利益。

於是,梵天王從天上來到的了人間。

他來到毗婆尸佛的面前,頭面禮佛之後,右膝著地,合掌懇請佛陀道:「尊敬的世尊,願您慈悲為眾生說法。

如今的眾生塵垢微薄,根器猛利,具足恭敬心,容易教化。

他們怖畏於後世無法可救的罪業,他們一定會奉行您的教導,消滅惡業之因,而出生於善道之中的。

請您慈悲垂憐眾生。

毗婆尸佛對梵天王說:「誠如你所說。

但是,我剛剛靜靜地思考過了:我所得的正法,的確是太過深妙,如果對眾生宣說的話,他們一定會不理解而產生牴觸,所以我默然而不願說法。

我從無量阿僧祗劫之前,就一直勤苦不懈地修行,今天終於得證無上正等正覺。

如果為具足貪、嗔、痴眾生的說法,他們一定不會接受,我這樣做只是徒勞罷了。

微妙精深的出世間佛法,與世間法正好是相反的。

眾生因為無明所覆的緣故,在慾海中沉淪無數劫了,他們一定無法信受出世間法的。

正是因為這種種的原因,所以我不願意說法啊。

6

這時,梵天王更為恭敬誠懇地對世尊再三請求說:「世尊,如果您不為眾生說法,那這美好的世間就會由此敗壞下去,這樣眾生實在是太過可憐了。

祈願世尊為眾生說法,不要讓眾生再墮入三惡道之中了!」

這時,世尊見梵天王再三地請求,於是以佛眼觀察世間。

世尊發現眾生的塵垢有厚有薄,根機有利有鈍,教化有難有易。

願意信受佛法、怖畏後世惡業的眾生願意息滅惡法之因而出生於善道之中。

就如同池水中的各色蓮花,有剛出污泥而不到水面的,有剛剛冒出與水面平齊的,有剛剛出水還沒有盛開的,雖然它們都還沒有開放,但是都不再沾染污泥,將要開放。

這個世間的眾生也是如此。

世尊暗暗點了點頭,對梵天王說:「既然如此,眾生可憫,你又再三懇請,那我就開演甘露法門。

但是佛法深妙,難可解了。

所以從今往後,只為信受樂聽佛法者宣說,不為牴觸佛法、聽而無益者宣說,因為那是做無用功。

梵天王知道世尊願意宣說佛法利益有情,歡喜不已,繞佛三匝之後,頂禮世尊,然後悄然回到天宮中去了。

看完這個故事,相信大家對「賢聖說法」和「賢聖默然」的含義有所領會了吧?

7

按語:

佛法尊貴,不隨便為人宣說。

如果對方恭請,又真心聞法,這應該才為之說法。

老實說,個人可以體會大家學習佛法之後,想要和周圍的人分享的熱切心情(因為這種心情過去也有過),但是宣說佛法的時候,還是要遵循佛陀教化而行。

對於願意信受佛法又真心求法(不是故意問難)者,需要說法無厭;

而對於不信受佛法、惡意挑釁者,還是保持沉默比較好,免得對方生起牴觸之心,斷了佛法的善根。

也許對方一時還不能接受佛法,但是也許某天因緣到了,機緣成熟,會主動接觸佛法。

所以還是留下一線善因緣吧。

弘法還是需要有智慧的,有時暫時的沉默,只是為了日後更好地弘法。

行所當行,止所當止,需要用智慧來判斷時機。

願與大家共勉,阿彌陀佛。

微信公眾號:念念觀自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出生不久就得佛授記的小小童子

釋宗立一在毗婆尸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名叫安樂的大富長者。他家中豪富,財寶豐盈,用之不竭,而且還有祖上傳下來的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珍珠、珊瑚等等七寶應有盡有,吃穿用度,樣樣不缺,而且奴僕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