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
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
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占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的瓷器注重造型和比例,不同於後世青花瓷的艷麗,也不同於其它彩瓷的繁複。
有著極高審美情趣的宋朝皇帝,在整個國家經濟與文化雙重發達的時代,造就了中國瓷器史上最為絢爛的篇章。
宋代建盞,黑瓷中代表,建盞產自建窯,建窯是我國宋代著名的以燒造黑釉瓷器而聞名於世的瓷窯。
如蔡襄撰《試茶》曰:「兔毫紫甌新,蟹眼清泉煮。
雪凍作成泥,雲間未垂縷。
」 陳蹇叔撰《郎中出閔漕別送新茶》曰:「鷓鴣碗面雲縈字,兔毫甌心雪作泓宋代建窯是漢族傳統名窯。
主要燒制黑釉茶盞,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之一,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窯(窯系)之一。
也是我國古陶瓷中珍品之一,有「黑牡丹」之雅稱。
建盞斑紋主要有七彩暈光曜變、多彩暈光曜變貼花、多彩暈光結晶斑曜變、普通多彩曜變、曜變鷓鴣斑、黃金釉(大鍍金)、鷓鴣斑、黑(褐)釉貼彩蝶、油滴,紅釉、綠釉、兔毫、等等,其中以黑釉褐色兔毫、銀色兔毫為主,銀藍兔毫盞罕見。
建盞的名稱是根據燒制出來的紋飾來命名。
宋代「曜變」建盞,是在數百萬件或上千萬件建盞的燒制過程中,挑選出來一隻的難得珍品,是「神」與人的合作;是真正的土與火高難度結合的,也是光與水錶演的頂級藝術品,是在宋代鬥茶這個狂熱的背景下,耗費傾國之力,不計成本,為宋朝皇帝打造的御用至愛。
世上能被稱為「神品」的藝術品寥寥無幾。
日本之所以將「曜變」視為神品,一個很重要的心態就是「物以稀為貴」,每件「曜變」的主人,都是掌握國家政權的幕府將軍。
但日本戰國時期,這種地位並不穩定,為展示自己高於他人,就要做到「人無我有」。
所以日本對建盞的高低評級,政治性占據了主導地位。
日本國寶,不是一個泛指,而是特指日本文化廳根據《文化遺產保護法》規範認定的、具備極高歷史或藝術價值的文物,是日本政府對文物的最高分級。
日本官方認定的國寶級文物中,瓷器只有14件,有8件是中國瓷器,8件中有4件是宋代建盞,含3件曜變盞,1件油滴盞。
靜嘉堂藏稱之為日本「天下第一碗」國寶級建盞,
這些國寶級建盞,都是宋代流傳到日本,之後被當權者、貴族、僧侶悉心保存,傳承至今的。
日方把古時中國流入日本的舶來品稱為「唐物」。
從數量上看,光是建窯一個窯口的瓷器,就占了日本國寶瓷器的28.5%,更是占了日本國寶瓷器中「唐物」的半壁江山。
可見宋代的「中國製造」,在外國看來,是質量的保證,是珍寶的代名詞。
和現在的「Made in
China」境況截然相反;而建盞,則是「唐物天目」中的佼佼者。
曜變盞的釉色表現,無法以言語道盡,在光照之下,更是有驚人的玄妙輝彩。
它不僅是建盞中最為罕有的珍奇釉色,也是陶瓷史上的一大奇蹟其藝術成就,是不少匠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絕頂高峰。
曜變的燒成原理至今是未解之謎,令世界各地的許多陶瓷學家、陶藝師魂牽夢縈。
藤田美術館---御茶碗 曜變
日本關於建盞的最早記載,出現在成書於十六世紀(中國明朝中晚期)的《君台觀左右帳記》,此書是足利義滿將軍所藏中國寶物的造錄冊。
其中對建盞記錄如下:曜變建盞乃無鎌倉時代,兩度入宋的日本留學僧榮西從中國帶回了茶籽,還帶去了中國的茶具和中國的飲茶方式。
這裡所說的茶具,就是日本稱之為天目(TEMMOKU)盞的茶盞。
因為是在天目山學的喝茶之道,又在此得到建窯茶碗,日僧便將這種盞統稱為「天目茶碗」(Temmoku
bowl)。
當年的榮西就是在臨安徑山寺求學,並將臨濟宗的黃龍派帶入日本的。
建窯曜變茶盞,歷史上有分為北宋和南宋二個時期生產,北宋時期為鬥茶風尚盛行,頗受文人墨客喜愛。
在大觀元年時,宋徽宗撰《茶論》中還沒有提及「曜變」異毫盞,說明曜變茶盞的出現應該在大觀次年以後至宋欽宗末年,出現時限不大於廿年,數量非常稀少。
故此北宋曜變茶盞,稀有與珍貴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七彩暈光曜變茶碗,碗外底再刻有銘文「供御」或「進琖」,更是北宋時代建窯作品中珍稀品種,屬宋皇宮內御用茶具之一。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是日本最大的陶瓷博物館,素來以所藏中國陶瓷著稱。
美術館成立於1982年,曾經獲得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得到一批重要的捐贈。
其中就包括住友集團捐贈的有中國千餘件藏品的「安宅舊藏」。
這隻油滴盞在1951年被認定為「國寶」,與前三隻曜變同列。
以「油滴」形容建盞斑紋的說法來自日本,目前最早記載可追溯到日本應永年間(1394~1427年)成書的《禪林小歌》。
其他日本古籍《滿濟准後日記》、《蔭涼軒日錄》等亦有記錄。
在我國古籍中,尚未發現以「油滴」描述建盞的文獻,因此「油滴」是一個並無爭議的外來詞彙。
建窯中的寶物,如「七彩暈光曜變」、曜變加彩貼金鉑、七彩暈光結晶斑曜變、油滴、曜變鷓鴣斑、雜色釉曜變盞等等,都是在大量燒制過程中,偶然天成的稀有品種。
特別是「七彩暈光曜變」,更是可「遇」不可求的絕品。
日本成書於永正八年(公元1511年)後《君台觀左右帳記》又記載:「曜變,建盞之無上神品。
乃世上罕見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星斑,圍繞之玉白色暈,美如織棉,萬匹之物也」。
日本國寶中有瓷器14件,其中8件中國瓷器中,建盞就占4件,可見日本對中國建盞的珍重程度。
這幾種人很難買到好盞
1、覺得盞的價格會更便宜的人
有的朋友天天都在打聽、天天都在盼望,感覺建盞的價格總會越來越低。
殊不知,現在的人越來越追求品質,建盞工藝師也會更在意自己作品的品質,導致了完美精品建盞的價格也只會越來越高。
2、猶豫的人
在挑選建盞的時候,要麼覺得這隻有點氣孔、那只有點開片;要麼覺得這只不錯、另一隻也不錯。
一直猶猶豫豫的,總覺得等下一隻更好的。
不過往往此類朋友總是等機會錯過了才懂得懊悔。
3、疑心重的人
有的朋友不願意相信任何人,感覺所有人的建議都是「別有所圖」。
看中了某一隻盞就拿著圖片到處打聽,關鍵是,疑心如此重,打聽有用嗎?
4、總看不買的人
有的朋友不是不想買,而是總想多看多學,結果一看就不可收拾,眼光越看越高,價格卻越看越低,好不容易看好了,一問價格蔫了。
品質就好那麼一點點,怎麼和我當初看的價格差這麼多呢?
5、不允許有一丁點不完美的人
建盞的工藝比較特殊,燒制過程中有很多很多難點。
有難點勢必會帶來一系列的「不完美」。
有的朋友不允許有一丁點的「不完美」。
其實,那些與建盞工藝共生的一些特點,我們要有包容的心態。
比如一些小氣孔、玄釉等等。
6、總想撿漏的人
有的朋友,總想著建盞撿漏,總想著以最便宜的價格去購買最精品的盞。
可能嗎?其實並非完全不可能,撿漏成功的唯一途徑便是你比店家具備更強的判斷能力和審美眼光,而且你比店家更了解市場行情。
你有嗎?
7、總是對建盞指手畫腳的人
這隻盞燒的不好,那隻盞拉坯拉的太高了,哎!我喜歡這把,可惜啊!可惜!殊不知每個工藝師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斑紋又不可控,全靠窯內自然形成,而每個人的審美眼光又不同,讀懂讀不懂要靠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