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一次統一的貨幣「秦半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秦始皇在貨幣上的大一統,還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並影響到相鄰國家和地區,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

秦半兩奠定圓形方孔的古錢幣造型。

圓形方孔錢幣成為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貫穿中國封建社會,沿用了兩千多年。

從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錢(前336年)起算,到秦滅亡(前206年),秦半兩錢的生產共延續了130年。

秦半兩青銅幣以圓形方孔為貨幣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圓代表天圓,圓形方孔即象徵著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這是一種普遍容易接受的觀點。

但也有人認為,圓形方孔是生產、加工的需要,是便於攜帶、流通和儲藏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的較為科學的制式)。

青銅幣上的半兩二字為小篆文字,是由秦國著名的李斯所題寫;它表示每枚重為當時的半兩(即十二銖),故稱半兩錢。

半兩錢是在先秦圜錢基礎上後期演變而來的外圓內方形制,半兩二字為小篆書寫,秦統一六國後,下令將這種叫做小篆的字體,作為全國統一標準文字,即書同文的命令。

因而半兩二字書寫得極其規範,錢文線條勻細,剛中帶柔,精熟奇絕,點畫皆有法度。

值得一提的是半兩錢這種外圓內方的形制模式,在實際使用中,肯定比刀、貝、布等錢形優越。

圓形秦半兩代替五花八門的戰國貨幣影響中國硬幣至今。

《史記 平準書 索隱》引《古今注》: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

今見秦半兩錢大小輕重不一,錢徑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

錢文突起而狹長,略具弧形。

無內外郭,背平素。

有重過10克以上,甚至重達20多克的,或說即《索隱》所載的當百錢。

方孔圓錢最早出現於戰國,但製造簡單,有孔便於穿掛。

在戰國的方孔圓錢中,屬於燕的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種,製作粗率,有的面文不齊;屬於齊的僅存一字或化字;屬於東周、三晉地區的有共、垣、濟陰、離石、東周等字,屬於秦的是半兩錢,一般每枚重3~10克不等,甚至更重的。

秦統一後,以黃金為上幣,方孔圓形的半兩錢為下幣,從此方孔圓錢在中國保留了兩千多年。

這種形制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同時便於攜帶穿掛。

半兩錢沿用於秦漢,其特徵是:先秦半兩,文字微帶隱起,筆劃有方折、圓折,重4克左右;秦半兩,重8克(秦制半兩=8克),這種重8克的半兩錢極大多數鑄於秦始皇時代;漢半兩,漢初由於私鑄之風甚盛,半兩錢越鑄越小,有的小到直徑不到」一厘米,重不到一克,一捱即碎。

漢文帝時半兩錢重4銑(漢制1斤=16兩,1兩=24銖,半兩=12銖),又稱4銖錢,有的帶有地名,如臨苗四朱,宜陽四朱、東阿四朱、容邑四朱、下蔡四半等。

其特點是字面平整,不帶隱起,筆劃方折,是西漢第一種貨幣。

其版別有五種:常見類,錢身秦半兩上無特殊標記,兩字的中豎和上橫不連,稱有頸半兩;有郭類,較多的有外郭,內外郭都有的較少,傳形類,半兩字形左右倒置;標識類,錢面背有各種劃痕、星或凸起,佩錢類,穿孔呈菱形,為隨佩掛之錢。

存世半兩錢一般偽錢極少。

因錯范戲制出現少數「半半」、「兩兩」錢。

後人或有偽鑄,應注意鑑別。

秦始皇之所以採用方孔圓錢,是他的皇權思想和一統天下的豪氣表現,古人有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先秦諸子著述中經常提到:天道為圓地道為方,法天象地便可牢牢統治萬世江山。

把這種思想用到錢制上,就是外圓以象天,內方以象地,天覆地載於一錢之中,象徵君臨萬方,皇權至上,萬宇一統,皇帝乃天之驕子,替天行道,皇權就是天命。

這樣把天命、皇權巧妙地融於一體,投影到錢幣形制上,外圓內方就成了天命皇權的符瑞。

另外,從其實用和審美觀看,銅錢造成方孔圓形,主要是為了使用方便。

因為圓形錢使用時易於攜帶,還可以減少周圍磨損。

另一方面圓形錢剛鑄造時,輪廓不整齊。

為了使周邊整齊,必須修挫,如果逐個修挫很費工,於是工匠們就想出在錢的當中開個孔,將若干錢貫穿於方形鐵棍上,一次便可挫成許多,如果孔是圓形的,就會來迴轉動影響修挫。

所以千家駒、郭彥崗在《中國貨幣發展簡史和表解》一書中說:「方孔錢,可以減少錢身的周轉磨損,又可以貫穿起來。

」由此可見,秦半兩的方孔圓錢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愛好收藏的廣大藏友可添加小編微信:1510211698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