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長眠於此的他沒想到只住了幾百年就被人將屍骨焚燒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發掘的陵墓。

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孝端、孝靖)。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1590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定陵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動工,歷時6年完成,共耗用白銀八百萬兩。


陵區構造

陵區的主要建築有石橋、碑亭、陵門、裬恩門、裬恩殿、明樓

明定陵地圖、寶城和地下宮殿等,主體建築均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

此外,在陵墓四周還有神廚、神庫、宰牲亭、祠祭屬、神宮監等附屬建築。

地宮是定陵的主要部分,深27米,由前、中、後、左、右5個廳組成,建築面積1195平方米。

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對稱的兩個殿,中間各自有一個用漢白玉壘砌的棺床,兩配殿有甬道與中殿相通。

中殿內有3個漢白玉石座,並擺放皇帝和皇后的五供和長明燈。

後殿是地宮內最大的一個殿,殿內棺床正中央放置有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棺槨。

棺槨周圍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裝滿殉葬品的紅漆木箱。

出土的隨葬品包括帝後服飾、冊寶、明器、木俑、甲冑、刀、箭、金、銀、玉、瓷器皿以及大量絲織品。


考古發掘

1956年-1957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對地下玄宮進行了發掘,此後有關部門又對出土文物進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築,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

為定陵博物館。

出土時,孝端皇后上蓋緞被,屍體身下鋪一床織金緞被,再往下有四層褥墊,其中一層褥墊上綴著100枚「消災延壽」金錢。

皇后頭戴黑紗尖形棕帽,裝飾著金簪,上身穿繡龍方補黃綢袷衣,下身穿黃色纏枝蓮花緞夾褲,足蹬黃緞鞋,腰間繫著繡雲龍紋長裙。

神宗的棺槨內塞滿了各種陪葬品,最上層蓋的是織錦被,被下放著袍服和織飾匹料,屍體的下面墊著一條錦被,被下還有9層被褥,其中一件被褥上綴著17枚「吉祥如意」金錢。

神宗頭戴烏紗翼善冠,身穿刺繡袞服,腰系玉帶,下身穿黃素綾褲,足蹬紅素緞高繡靴。

經過仔細清理分類,共發現各種珍貴金器數百件,其中以帝、後的金冠最為精美;各種袍料、匹料和服飾用品達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緙絲十二章袞服龍袍和皇后的羅地灑線繡百子衣最為珍貴。

神宗頭側圓盒內的一頂金絲翼善冠,全用極細的金絲編織堆壘出二龍戲珠圖案,孔眼細小而均勻,造型生動活潑。

如此繁複的製作,外表卻不露絲毫接頭,體現出高超的手工技藝。

皇后鳳冠有三龍兩鳳冠、六龍三鳳冠、九龍九鳳冠、十二龍九鳳冠。

其中六龍三鳳冠上六條龍均由金絲編織而成,栩栩如生,三隻用翠鳥羽毛粘貼的鳳居下,仿佛要破空而起。

龍、鳳口銜珠寶,在由珍珠寶石綴編的牡丹花、如意雲、花樹之間穿行。

鳳冠後的六扇博鬢左右分開,珠光寶氣,極其奢華,其上共裝飾紅、藍寶石128塊,各種珍珠多達5400餘顆。

袞服龍袍是皇帝參加祭祀天地、宗廟、社稷等最為隆重的典禮時才穿的服裝。

緙絲十二章袞服的底紋上布滿字圖、壽字圖、蝙蝠和如意祥雲,寓意萬壽洪福。

前後身和兩袖緙絲製作12個團龍,每個圓形的團龍周圍飾有8種吉祥圖案: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

另外繁複的十二章圖樣也全收其上,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象徵王朝的統治權威,皇帝的文武兼備

明定陵內挖掘的文物。

織造龍袍所使用的緙絲技術也是非常獨特的,然而這種技術到今日已是失傳已久。

史料記載,明朝初期開國皇帝朱元璋勵精圖治,生活節儉,嚴禁緙絲製作服飾,因為緙絲工藝複雜,成本高昂,熟練織工一日只能完成一寸,製作一件長衣的緙絲面料需要連續不斷織造10年之久。

自明朝宣德年間開始,緙絲才在皇室奢侈之風作用下重現世間,而神宗皇帝的袞服需要再加上孔雀羽、真金絲線等等工序,可謂絕代奢華。

羅地灑線繡百子衣出於孝靖皇后棺內,圖案優美,極富感染力,升龍、行龍左右盤繞,龍身四周飾以雲水,極其威嚴。

在前後襟與衣袖上共繡有100個活潑童子,姿態各異,或讀書,或出遊,或沐浴,不一而足。

周圍飾金銀錠、方勝、古錢、犀角等八寶,還有以梅花、荷花、桃花、菊花、山茶等花卉組成的春、夏、秋、冬圖案,蘊含「子孫萬代,多福多壽」的寓意。

定陵地下宮殿出土了各類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銀器、玉器、珠寶、金冠、鳳冠、兗服、冕旒、百子衣等。

明定陵的發現,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其地宮結構堪稱明代皇陵規制的代表。

墓主總評

朱翊鈞是明代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明代歷史中以萬曆紀元的時間,持續將近48年之久。

明神宗在位期間,前十年奮發圖強,中間十年由勤變懶,最後近三十年「萬事不理」。

他的主要特徵,是貪酒、貪色、貪財而又貪權,始終「魁柄獨持」,可謂操權有術,從這一點說,他不是一個庸人之輩。

但他又缺乏明太祖、明成祖那樣的雄才大略。

他即位於十六世紀七十年代初,終於十七世紀二十年代。

當時,正是整個世界處於翻天覆地的大變動時期。

中國封建社會也已經發展到晚期,「天崩地裂」,新的生產關係開始萌芽,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也同樣處於由古代社會向著近代社會轉型的劇變前夜。

在這個歷史的大變動中,由於幾千年中國封建制度的頑症根深蒂固,加上他沉溺酒色、財貨的心理病態,非但未能使中國跟上世界新潮流,迎來新時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裡把明朝推向絕境,加快了其終結的歷史進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