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漂泊的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圖為埃及博物館外景(黃培昭攝)和埃及法老圖坦卡蒙面具的組合圖。
尼羅河東岸,著名的開羅解放廣場一隅,有一座兩層的紅色建築,冬日的陽光下顯得溫馨而雅致。
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便是埃及博物館,從收藏的古埃及文物數量來看,堪稱世界第一。
館內收藏著30多萬件古埃及文物,年代從埃及古王國到古羅馬時期。
近日,埃及博物館迎來了115歲華誕,相比悠悠數千載的古埃及文明,115年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但作為系統收藏、保存和呵護古埃及文明的港灣,115年的歷程卻非同尋常。
走進博物館,時空剎那間變得悠長,古埃及上下數千年的歲月猶如一幅歷史畫卷,徐徐在人們眼前展開。
徜徉在琳琅滿目的文物瑰寶中,又覺得歷史是如此短暫,僅僅一幢建築,就濃縮了如此豐富的人類文明。
那些當年叱吒風雲的帝王將相,在滾滾歷史煙塵中化為一粒粒渺小的沙礫。
他們那些可歌可泣的豐功雄績,只能浮光掠影地殘存在紙莎草紙的隻言片語中。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的墓室發掘品。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歷經19年,在盧克索帝王谷發現了幾乎完全保持歷史原貌的圖坦卡蒙墓,這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埃及王室墓葬,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掘之一」。
純金面具、純金內棺、純金樽室、純金御座、純金飾品……無一不金碧輝煌、美輪美奐。
而這些,僅僅是圖坦卡蒙墓葬中5000多件出土文物的一鱗半爪。
少年法老圖坦卡蒙生命短暫,19歲抱病去世,建樹不多。
他可能也想不到的是,活著時,自己是埃及法老中最籍籍無名的一位,死後卻成為最著名的法老之一。
他那鑲嵌在黃金面具上的俊秀面孔,已經成為埃及的世界名片。
生時平凡,死後顯赫,歷史和圖坦卡蒙這位年輕法老開了一個大玩笑。
博物館的另一件鎮館之寶,是位於二層展廳的法老和王后木乃伊。
20多具木乃伊全部發掘自帝王谷,被安放在恆溫、恆濕的玻璃罩中,全身裹著一層又一層米黃色亞麻布。
其中一位王后木乃伊的臉上還有彩妝,色彩鮮艷,穿越數千年時空仍未褪色。
不少木乃伊保存完好,甚至連頭髮和鬍鬚等都看得清清楚楚。
古埃及人篤信來世和永生,認為人存於世,需要兩大要素,一是身體,二是靈魂。
當此生死亡的時候,只要保護好肉身,靈魂就會在來世棲息在這個軀體上,這就是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的目的。
法老們費盡財力人力為自己修建墓室,精心保存自己的肉身,以為踏上了永生之途,卻萬萬想不到,死後竟如此不得安寧,很多墓室被盜墓賊洗劫一空。
好在木乃伊是幸運的,他們基本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博物館的文物大都講述的是法老們的故事,關乎古埃及統一、繁榮、分裂、衰落的歷史以及朝代的更替變換,因此埃及博物館也被當地人稱作「法老博物館」。
博物館有50多個展廳,展出的文物只占館藏總數的1/5,大量價值連城的文物深藏庫房,遊客無緣一見。
但僅就展出的部分而言,也令人嘆為觀止。
巨大雕像、美麗壁畫、高大石棺、神秘木乃伊,以及記載古埃及科學、文學、歷史、法律和社會生活等內容的紙莎草紙文獻等,一件件文物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感和直抵心靈深處的震撼。
細究起來,埃及博物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35年。
建館之前,不計其數的古埃及出土文物被走私和偷運至國外,流散在世界各地。
為保護珍貴的文物,埃及政府在開羅城內的阿茲巴吉亞花園旁邊建立了一座小型博物館,後來幾經周折,數易其址,埃及博物館最終於1902年11月15日在開羅解放廣場落戶,並正式對外開放。
從此,在時光洪流中漂泊的古埃及文物總算找到了棲息的港灣,它們在這裡被收藏、被修復、被研究、被觀賞,散發著不朽的魅力和獨特而永恆的價值。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21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