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一小村莊工地施工,突然挖出兩座古墓,從此揭露一偉大帝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自隋文帝「開皇之治」到隋煬帝二世即衰,隋朝前後僅存續了三十八年。
這在浩瀚的中國五千年歷史星河中,不過滄海一粟。
隋煬帝楊廣更是歷史書中有名的昏君和暴君,為政期間橫徵暴斂,聲色犬馬。
歷史記載,隋煬帝死後墓葬曾多次遷移,在不斷的考古活動中,2013年之前就已發現三處墓址,但都沒有明確證據指向,隋煬帝墓也成了一個未解的帝陵之謎。
直到2013年,揚州曹莊工地上突然挖出兩座古墓,考古人員遂即對古墓內的磚石結構和文物進行了研究,初步判定其年代是隋末唐初時期的。
兩座古墓規模和普通墓室一般大,他們以為工作量不大,於是迅速進行清理。
但讓他們吃驚的是,從兩間小小的墓室中不斷清理出大量的珍貴隨葬品,尤其是一套完好無損的十三環的金鑲玉蹀躞帶。
他們都知道此物不僅罕見,而且表明墓主身份尊貴。
根據相關史料所述,此蹀躞帶屬於最高等級的帶具,只有皇家天子才能佩掛。
隨後,兩顆被鑑定屬於男性的牙齒、合葬墓中的女子遺骸,以及墓誌明確鐫刻的「隨故煬帝墓誌」,這些都證實這個規模不大的墓葬就是隋煬帝的。
隋煬帝主墓室長3.92米,寬3.84米,左右各有一個耳室,加上甬道和墓道組成整個墓室。
這樣的規格只是一個普通人家墓葬的標準,誰能想到一個九五之尊的皇帝死後卻如此蝸居。
遙想當年,他也曾是一個開創科舉制度、開鑿大運河、南征北討野心勃勃的皇帝,死後墓葬卻為何這樣窘迫呢?
束家平全程參與了考古清理工作,他解釋這與其死亡原因和後世遷葬相關。
公元618年的隋末,民意四起,天下大亂,宇文化及也帶領禁衛隊叛亂,在江都宮弒殺了隋煬帝,屍首是蕭皇后和宮人在極其混亂的情況下匆匆收斂的,埋在了一個小院裡。
隋舊臣和唐高宗李淵都曾改葬過他的墓葬,後來又幾經遷移,最後葬在了揚州曹莊,蕭皇后是80多歲病逝後與其合葬一處的。
其中備受矚目的是蕭皇后墓中隨葬的品類繁多的冠飾,有銅釵、額托、博鬢等,還有水滴形、荷花形等造型豐富的的飾件、若干花樣和殘破飾片。
經研究,這些飾件使用了珠化、鑲嵌、鎏金等等繁複的工藝技巧,可見當時工藝製作水平之高。
除此之外,他們在一件銅釵的裂痕中發現了一種絮狀物,工作人員將其放在顯微鏡下進行電子顯像,發現與現代的棉花顯微圖像一模一樣,證實此填充物就是棉花。
要知道考古史上唐代棉花是斷缺的,此次銅釵斷痕中填充的棉花也填充了這個空白,極具考古價值。
束家平還表示,這些隨葬品不僅在歷史、藝術等方面有極高價值,而且對研究和豐富隋代歷史具有重大意義。
尤其是十三環金玉蹀躞帶,從材質和帶跨數目可知它是當中登記最高的,除此之外它還是截至目前國內發掘的保存最為完好無損的實物。
還有一件文物頗具時代意義,就是蕭皇后墓中隨葬的一整套的編鐘編磬,總共36件,是至今國內發掘的為數不多的的編鐘編磬樂器實物中,首個屬於隋唐時代的。
除了此外,還有四件隨葬品備受關注,引人深思。
在研究所里擺放著四個獸面寬達26厘米的鎏金的銅製輔首,輔首是古代大門上配圓環用來叩門的構件。
隨葬建築物上的物件實屬罕見,更何況是一代帝王的陵墓呢?那為什麼大門上的配件會出現在隋煬帝的帝陵呢?
束家平的看法是,隋煬帝是被叛變的近臣所殺的,蕭皇后也是極其慌亂的情況下以「廢帝之禮」收斂的屍首,所葬的江都宮肯定也被洗劫一空,遷葬他的舊臣也難找貴重的隨葬物,萬般無奈中將大門上的鎏金輔首拆下來裝飾棺木充數。
他還說,這樣大小的輔首隻在大明宮出土的文物中發現過,可見江都宮行宮的當時規模之宏大。
這次考古讓人有些遺憾的是,隋煬帝墓中只找到了了牙齒,並未發現遺骸。
經過多次遷葬,屍骨能否完整保存都是未知,葬於何處就至今成謎了。
到了現在,隋煬帝墓的謎底算是基本解開了,那麼其他那些未解的帝陵之謎又是什麼情況呢?
隋煬帝歷史上被妖魔化 建設開拓之功被人忽視
日前,江蘇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束家平在一場講座中,介紹了隋煬帝墓發掘和研究的最新成果。自2013年揚州曹莊隋煬帝墓被發現以來,考古人員共完成勘探面積109000平方米。隋煬帝墓里埋藏著什麼奇...
隋煬帝墓曝光:著名的蕭皇后身高才1.5米
2013年11月16日下午在江蘇揚州召開的隋煬帝墓考古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獲悉,此前在該市發現的疑似隋煬帝陵經過考古發掘論證,確認為隋煬帝楊廣與蕭皇后最後埋葬之地。墓葬中不僅出土大量隨葬品,還發現...
考古奇聞:隋煬帝墓:古代最高等級金玉帶
11月16日,國家文物局、中國考古學會在江蘇揚州組織召開揚州曹莊隋唐墓葬考古工作成果論證會,確認揚州曹莊隋唐墓葬是隋煬帝楊廣與夫人蕭後最後的埋葬之地。墓葬自2013年4月在基本建設考古工作中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