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縣文物保護與非遺保護傳承有聲有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雲龍縣諾鄧鎮青松村群眾在練習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山地白族刺繡。

(張溯凡 楊學禹 攝)

近年來,雲龍縣高度重視文物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嚴格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將文物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列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強化領導建機制。

一是成立了工作領導組,制定方案,進一步明確了鄉鎮、縣級部門工作任務和職能職責,確保組織有力,任務明確,為文物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是加強文物行政執法,不斷強化文物管理,確保文物安全,建立文物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頒布了《雲龍縣諾鄧歷史文化名村保護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

加大投入強保障。

一是加大文物保護資金的申報和投入。

近年來,累計投入1900多萬元用於文物保護和非遺保護工作。

共投入1385萬元組織實施「諾鄧白族鄉土建築群十項修繕工程」,投資500多萬元新建諾鄧鹽文化博物館、博物館陳列布展和安全監控系統建設、搶修「青雲橋」和「檢槽橋」等危橋、完成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虎頭山道教建築群」張仙祠、虎頭寺和州級文物保護單位「白衣閣」排危修繕。

二是加大民族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投入。

在嚴格兌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傳承補助的情況下,每年對涉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項目給予重點打造和傾斜,積極舉辦 「吹吹腔」、「力格高」等文化活動傳承培訓班。

精品帶動顯特色。

一是通過排查、摸底和項目推介,確定了3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區,5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之鄉。

二是積極建設雲龍文化精品工程「白族吹吹腔」、「白族耳子歌」「白族力格高」、「山地白族刺繡」、「雲龍諾鄧火腿製作技藝」等世居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不斷提升民族文化品位,擴大對外知名度。

三是加大對文物的挖掘、收集、整理和展示,成立大理州首創家庭生態博物館,建設了諾鄧鹽文化博物館和吹吹腔藝術博物館。

以點帶面抓普及。

一是把部分特色鮮明、健身效果明顯的民族傳統文化體育項目引入各中小學校文化體育活動中,以功果橋鎮湯鄧小學、寶豐鄉全鄉小學、長新小學、團結鄉全鄉小學為試點,開展了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並積極推廣。

二是利用各地民族節慶日,發動當地民族群眾廣泛開展各具特色的民族傳統文化體育活動。

漕澗鎮白族「三馬鬧花燈」、阿昌族「春秋大刀」舞等傳統民族文化體育表演項目,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

弘揚歷史助傳播。

一是理清雲龍縣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脈絡,先後編輯出版《雲龍縣諾鄧村旅遊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雲龍文化》系列刊物、《雲龍縣歷史文化研究》、《雲龍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等系列讀本,為加強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和未成年人的公共文化素質教育奠定了良好條件。

二是利用報紙、電視、手機快訊、微信、微博等多種媒體,加大對古村、古鎮、古橋樑等文物和非遺等民俗文化的宣傳力度,央視等媒體赴該縣拍攝並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秘境太極》、《雲龍古橋》等多個專題;《大達白族吹吹腔戲》、《雲龍白族吹吹腔音樂藝術風格特點及其形態特徵》入選國家級音樂類核心期刊《廣播歌選》。

目前,全縣現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省級2個、州級12個,「諾鄧白族鄉土建築群」、「沘江古橋樑群」、「順盪火葬墓群」成功申報為第七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虎頭山道教建築群、古鹽井遺址成功申報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縣館藏藏品126件。

先後申報了國家、省州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6項,現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9人,州級13人,縣級309人,被文化部命名為「白族吹吹腔藝術之鄉」,白族婚俗禮儀「耳子歌」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諾鄧白族生態文化保護區」、「白族吹吹腔」、「山地白族刺繡」成功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董姍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