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灰姑娘」要比原版早800年?|北師大王泉根教授帶你賞析中國文學之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教授:王泉根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亞洲兒童文學學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兒童文學的教學研究,以及中國文化研究。

著有《中國兒童文學概論》、《現代中國兒童文學主潮》、《新世紀中國兒童文學新觀察》、《中國姓氏的文化解析》等十餘種著作。

2017年5月11日,應北京閱讀季組委會的邀請,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的王泉根教授來到北京三中,帶領該校初一和初二的同學們欣賞了古老而經典的中國童話,探索了中國文學的另一面。

先從「他山」看「此山」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雖然講座的主題是中國文學和中國童話,但王教授選擇先帶同學們從「他山」看向「此山」,從自己在韓國任教的一段經歷講起。

正因為生活在中國,我們反而容易對自己燦爛的文明熟視無睹。

王教授說,那時自己的一位韓國同事非常嚮往中國無數的名勝古蹟、豐富的飲食文化以及博大精深的漢字,而這種來自「他山視角」的憧憬,也讓自己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孕育了多麼璀璨的文明。

在講述過程中,王教授還穿插了一些在韓國發生的有趣小故事,在牢牢抓住同學們注意力的同時,也讓同學們對「此山」的壯美感同身受。

相距800年的兩個女孩

王教授給同學們講了一個故事。

他先對故事的作者和年代通通保密,然後告訴同學們,這個故事可能聽起來有些似曾相識,讓大家猜一猜,與它相似的是哪個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名叫葉限的女孩。

她在父親去世後,一直受到後母的虐待,但善良的葉限因為自己的善行,得到了一個神奇的魚骨,能夠幫人實現所有願望。

一天,後母帶著自己的親生女兒去參加節日慶典,把葉限留在家裡,但葉限從魚骨那裡得到了華麗的衣服和金鞋子,並在慶典上大放異彩。

聽到這裡,同學們露出疑惑的表情,開始低聲討論。

當故事講到著急趕回家的葉限丟了一隻金鞋的時候,同學們都豁然開朗地笑了起來。

在故事的最後,輾轉得到那隻金鞋子的國王找到了葉限,並和她結了婚。

這時,王教授問起之前提出的問題,哪個故事聽起來與它相似的時候,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出「灰姑娘」。

這個故事是受到歐洲《灰姑娘》的故事影響而創作的嗎?甚至,它會是對《灰姑娘》的抄襲嗎?面對滿臉疑惑的同學們,王教授一點一點地解開了謎底。

原來,這個故事是唐代作家段成式寫的《酉陽雜俎》一書中的《葉限》,而灰姑娘最早則來自17世紀法國貝洛寫的《鵝媽媽的故事》。

算一算時間,中國的「葉限姑娘」,要比歐洲的「灰姑娘」早誕生了近800年。

聽到這個答案,同學們無不感到深深的震撼,為這位歷史更為悠久卻始終默默無聞的中國姑娘熱烈地鼓起掌來。

中國文學的另一種傳統

以「葉限姑娘」的故事為引子,王教授又向同學們講解了中國文學的兩大傳統。

第一種,是代表著黃河流域文化文明的《詩經》傳統,整體上體現的是現實主義,並且,中國文學的總體價值取向,也是以這種現實主義精神與傳統為主脈的。

而另一種,則是以屈原《離騷》為代表的是南方長江流域的文化傳統,是與主流的北方中原文化思維不同的浪漫主義。

顯然,《葉限》是屬於後者的。

最後,王教授以一段鼓勵同學們積極閱讀的話作為結尾,希望同學們相信閱讀,相信精神,相信文學的力量。

活動結束後,王教授與同學們合影留念,並將自己所著的《代代相傳的中國童話》一套六冊書贈給了北京三中的同學們。

歡迎各合作方投稿及好書推薦

請將資料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辦單位

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