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源——訪老子故里(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太清宮折回鹿邑縣城方向約十里處,路旁有一座富麗堂皇的牌坊,這便是取老子《道德經》中「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意而建的「眾妙之門」牌坊。
牌坊一側有一座「問禮碑」,上面鐫刻著「孔子問禮處」五個大字。
碑後是寬敞的「問禮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孔子問禮於老子的石雕像:兩位歷史哲人端莊地站在高台之上,老子雙目平視遠方,臉上洋溢著智慧的神采;孔子在他的旁邊,側身注視著他,好像正在傾聽他講述著什麼。
老子比孔子年長十九歲,當年孔子曾數度問禮於老子,向他請教學問。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周敬王二年(前518),孔子正準備編寫《春秋》,在魯昭公的支持下,他與門人南宮敬叔一起來到東周都城洛邑,問禮於老
子。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
今洛陽市瀍河邊,有座「老子祠」,大門西壁上嵌有石碑一方,上刻「瀍東寺老子故宅」,傳說當年孔子與老子就是在這裡切磋學問的。
那時,孔子剛過而立之年,風華正茂,才思橫溢,而老子則已過知天命之年,正在周王朝守藏室之史任上,掌管著周王朝的圖書典籍,知識淵博,精通禮樂。
老子說:「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
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回到魯國,對弟子們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網,游者可以綸,飛者可以矰。
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
吾見老子,其猶龍耶?」意思是說,老子的學問實在是太深奧莫測了,就好像龍一樣,一會兒在雲中,一會兒又在水中,來無影去無蹤啊!
孔子問禮於老子,是中國思想史上一件意義深遠的大事,為了讓人們永遠記著它,老子故里人在問禮廣場北面的一汪湖水邊特意修建了一條「猶龍堤」。
那是一條環湖而建的青石堤,走在上面,心中默念著孔子的話,腳下好像真的有一條龍在遊動,恍恍惚惚,若騰雲駕霧一般。
湖水中央,有一座「升仙橋」,橋東是「紫凝池」,傳說老子曾在這裡講學修煉,祥瑞紫氣從此在這個地方氤氳不散。
古人有詩曰:「崇台拾級上,臨眺屬新秋;紫氣凝清觀,丹霞隔絳樓。
風來雙檜冷,水涌半城浮。
悟徹常無妙,當前即十洲。
」橋西水面清澈明凈,好像一面鏡子,因名「清溪池」,古人亦有詩曰:「登臨平望倚雲堆,下俯清溪似鏡開。
鸛井當檐迎絳節,虹橋飛絮落蒼苔。
鍾聽雁鶩三更夢,道悟松風萬劫灰。
華表當年傳往跡,青牛何事不重來。
」站在升仙橋上,腳下石拱若游龍出水,左右兩泓碧水映照著藍天白雲,池樹倒影在粼粼波光里婆娑弄姿,矯捷的小鳥剪翅掠過水麵,留下一串含義雋永的鳴啾,不知陶醉了多少遊人。
過猶龍堤再往前走,便是明道宮。
它原名「紫極宮」,亦名「太清壇」,為老子及其後世道家講授道學之所。
在這一片建築群中,有依老子《道德經》精義而建的觀復亭、迎禧殿、尚德亭、崇道亭、騰雲閣等,一字排列在長長的神道上,從一端向前望去,幽深莫測,杳不知盡頭在何處。
神道兩旁,樓台亭榭聯袂,曲徑迴廊溝通,一步一景,撲朔迷離。
台上祥雲氤氳,「半空紫氣下青雲」;台下湖水瀠繞,「一片綠波飛白鷺」。
晨鐘暮鼓響處,墨客騷人詩賦酬和;香菸裊裊升起,善男信女誦經朝聖,好一個洞天福地所在!
遙想當年老子在此修身養性、誦經傳道的情景,不由使人頓時
產生洗去世間紅塵,走進超凡脫俗的道德境界。
繼續前行,不遠處便是高高聳立的老君台了。
台下路旁,有一座後人依拓片摹勒而成的「老子造像碑」。
斑駁的碑面上,山巒連綿,瑞雲繚繞,老子懷抱如意,騎著青牛,正款款通過函谷關。
應該說,我對於函谷關並不陌生。
記得小時候過年貼春聯,村裡的私塾先生為許多家寫下「紫氣東來」的門額。
我不懂是什麼意思,就去問他,他給我批講說,這是大吉大利的徵兆,典故出自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之事。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函谷關這個名字。
自此,這座雄關就巍峨在我童稚的心田裡。
後來離開了家鄉,供職於省會,由於工作需要足跡遍及中原大地,無論是豫南、豫北,還是豫東、豫西,許多家的門楣上都寫有「紫氣東來」四個大字。
改革開放以來,中原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少農家蓋起了小樓房,門楣也比以前氣派了,有些家庭還把「紫氣東來」燒制在瓷片上,鑲嵌在門上方。
每當我在中原農村看到「紫氣東來」幾個大字,就想起函谷關。
後來,我看到一位常年在豫西生活的朋友在省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紫氣升函谷」的報導,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盼望能早一日目睹它的雄姿。
朋友陪我去了,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函谷關。
它位於靈寶城北二十里處的王垛村。
當天,我們遊覽了關城遺址、望氣台、太初宮、函關古道等處。
後來,我又多次陪外省到河南的朋友到此憑弔,每一次憑弔,都會使我受到道教文化的薰陶。
古函谷關關城始建於周,秦漢時已達鼎盛,為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
其關樓位於函谷口,坐西面東,正對弘農澗河,背依衡嶺,南傍秦嶺,北瀕黃河,在冷兵器時代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戰略要隘。
登上修葺一新的城樓,函谷勝跡盡收眼底,「山川函谷路,塵土遊子顏;蕭條去國意,秋風生故函」,讓人止不住頓生歷史與人生的滄桑之慨。
南瞻望氣台之霧繚繞,不是紫氣,疑是紫氣,仿佛把人引進老子騎青牛過關的歷史一瞬。
關內的太初宮,為老子著經處,同鹿邑的太清宮一起,被稱為「天下聖宮」。
據清順治年間《重修太初宮》碑文載,當年,關令尹喜望東方有紫氣,知有異人通過,整日恭候,果見老子駕青牛薄畚自東而來,即迎邀留居,著《道德經》五千言以傳於世。
先天一氣渾成者,名為「太初」,後人因宅而觀曰「太初觀」。
唐開元年間,玄元降丹鳳樓,告曰:「我藏靈符,在尹喜故宅。
上遣使於古函谷關尹喜台旁求得之,尚有天篆,文曰:『千載天寶靈符』。
」唐玄宗因授開元年號為「天寶」,賜「太初觀」為「天寶觀」。
宋崇寧年間,有甘霖降真武殿後,皇上乃敕修殿宇行廊,改為「太初宮」。
有宋以降,太初宮歷遭兵火,損壞嚴重,輝煌的殿宇、林立的碑碣、參天的古柏,幾近蕩然。
現宮內新塑有栩栩如生的老子一氣化「三清」塑像,旁有關令尹喜和牛童徐甲陪享。
今遊人在宮內瞻拜老子,無不對關令尹喜肅然起敬。
試想,若不是關令尹喜慧眼獨具,像放無數個出關人一樣讓老子過關,老子最終死在關外的扶風,葬在槐里,《道德經》今安在?
道教今安在? 當年,老子看到周王朝無可復興,就騎著青牛出函谷關去隱居,是關令尹喜「迎邀留居」,「強為我著書」,才有了五千言《道德經》傳世,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才有了道教一派。
由此而知,函谷關令尹喜功莫大焉! 功莫善焉!
回憶著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的故事,我循著青石台階向老君台攀登。
據史書記載,這裡是傳說中老子得道成仙的地方,原為「升仙台」,也稱「拜仙台」,自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追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才稱作老君台。
全台為圓柱形,上立垛口女牆,頗似一座古代的城堡。
將宮殿、祭祀設施建在夯土台上,是我國早期建築的一個特點。
秦代,我國就有了頗具規模的高台建築,漢代達到極盛時期。
老君台沿襲了我國早期高台建築的形式和規模,繼承了我國傳統建築的思想與理念,至今已成為研究我國建築史的一個不可多得的實物。
我氣喘吁吁地登上象徵著老子飛天升仙的三十三級台階,來到台上一處清靜的廟院,見森森古柏掩映著一座大殿,硬山出廈,琉璃覆頂,莊嚴古樸,金碧輝煌。
這便是玄元殿,因唐高宗李治曾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故名。
「玄」為「深」「奧」之意;「元」為「始」「初」之意。
「玄」「元」合在一起,意為老子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是從這裡孕育產生並發揚光大的。
玄元殿牆上,鑲嵌著兩方碑刻,其一曰「猶龍遺蹟」,取之於孔子「吾見老子,其猶龍耶」句;其二曰「道德真源」,顧名思義,是說這裡為道教的源頭。
明清時期,在玄元殿兩側建起了配殿,擴大了廟院的規模。
在左配殿南山牆外,立著一根鐵柱,它就是上文提到的老子趕山時甩到這裡的那半截「趕山鞭」。
玄元殿兩側,鐫刻著一副楹聯,上聯為「修道悟德生一生二生萬物」,取《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句。
這是老子著名的萬物生成論,闡述的是道生成萬物的過程: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它產生了世界,而世界有陰陽兩個對立面,陰陽結合之後產生沖合之氣,謂之「三」,「陰」「陽」「沖合之氣」這三個方面又產生了萬物。
下聯為:「明志清心法天法地法自然」,取《道德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句,是說人的生存要依賴土地,土地是天的意志形成的,天的行為是為道的意志所制約的,而道的意志又是遵守自然規律的。
殿內正中供奉著老子紫銅像,高若真人,左手持如意,右手撫竹簡,鶴髮童顏,目光炯炯,一派古代大學問家形容,令人肅正仰觀,頓生無限敬意。
銅像兩側,有青石碑刻對聯:「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傳為宋代道教代表人物陳摶所書,字體蒼勁奇秀,遒勁洒脫。
大殿後原有老子的煉丹房,內有八卦煉丹爐,傳說老子曾在此煉過仙丹。
玄元殿前後,十幾株千年樹齡的古柏虬枝參天,濃蔭覆地,氤氳出一片虛無縹緲的境界。
我站在柏樹下,任清風拂面,紫氣盈身,感到有一種神聖與莊嚴,隨之萌生無盡的遐想。
是啊,老君台飽經風侵雨蝕,至今仍巋然屹立在老子故里的大地上,撐起道教文化的旗幟,使之在人類文化的歷史中永久飄揚。
兩千多年來,老子思想超越時空,不僅影響和啟迪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而且對世界文化,特別是東方哲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由此我也想到,生活在老子故里的人們該是何等幸福,他們世世代代遺傳著老子的智慧,傳承著老子的思想,發揚著老子的精神,使老子創立的《道德經》文化光照千古,澤被後世。
這是老子故里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披一身道光,呼吸著濃濃的仙氣,我走下老君台,回到了真源賓館。
一天來在老子故里的探訪,回想老子其人其事,回顧老子故里其景其物,竟至夜不成寐。
我索性打開床頭檯燈,又捧起了潘又泉先生送我的那本《道德經刻譯》,貪婪地讀起來。
讀著,讀著,我突然想起了德國哲學家尼采說過的一句話:「一本老子書,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
(節選自圖書,地脈,範文章 著,大象出版社2016版)
懸而未決:老子西出函谷關去了哪?
他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著成了千百年來令人百讀不厭的「天書」——《道德經》,聖人孔子曾向他問禮。他,就是主張「無為而治」的聖賢先師老子。他為何名為老子?又為何西出函谷關?出關時為什麼騎牛而非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