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掘楚國墓群,墓坑現神秘「異火」,民眾:趕緊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般來說,我國的古墓不是逢墓必挖,而是搶救性挖掘。

1986年,為配合荊(門)沙(市)鐵路建設,原本已經被湖北規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包山崗地」被進行搶救性挖掘。

無論是考古家還是民宗,都以為這是普通的楚國古墓群,裡面是沒什麼大型古墓,更別提會有國寶級文物了。

但考古探測發現原本以為沒有大型古墓的古墓群竟然有著9座中大型古墓,在包山楚墓中最大兄弟就是被考古家命名為2號的古墓。

這座古墓僅挖掘封土、墓坑填土的土方量就達到了30萬立方米。

很難想像,在距今2400多年前,古人建造如此大規模的古墓到底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而如此大的古墓,單憑考古家之力是無法挖掘的,現代大型器械在此地又不適用;考古隊只得聘請附近村民前來挑土。

在正式挖掘前,考古家都會用洛陽鏟等考古用具打探墓中情況。

在此墓的考古中,專家就使用了梅花形布孔法,打了6個深達10米的孔。

經過證實,此墓的深度是在10米之下。

不僅如此,打了深孔後考古家為了安全以及鑑定古墓有無被盜,還將劃燃的火柴放在深孔上方。

但誰也沒有想到,我過考古界多年沒有見過的景象居然再次出現了。

那就是到火柴丟進深孔後,孔上方冒出「異火」。

來幫忙的民眾看到這異火非常害怕,以為是封建迷信中的「鬼火」,紛紛大呼:趕緊跑。

但考古家對此卻不以為然,因為他們知道這並不是鬼火,而是因為墓地里有「磷」。

一般來說有「異火」的古墓保存都比較完好,沒有遭受盜墓賊毒手。

經過長達3個月的考古挖掘,墓群全部考古挖掘完成,出土了大量稀世文物。

共計3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就有19件套,最具代表性的有錯金銀銅尊、錯金銀銅壺、銘文銅戈等。

此墓還創造了多個全國考古之最,但規模如此大的古墓,墓的主人到底是誰呢?考古家通過出土的文物鑑定,墓主人是楚昭王的後人昭坨。

在楚國,也只有地位如此高的人才能夠享受如此古墓,而墓中出土的幾千件文物被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以及荊門博物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