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界的六大行規和十大怪,句句在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規矩。
古玩這行歷來規矩眾多,歷來混跡古玩界的人士深知此行的東西,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標準,識者是寶,不識是草,比的是眼力,玩的是開心。
不同的人不一樣的眼力,自然對物件產生不一樣的價值觀念,所以才會經常出現「打眼」「撿漏」等現象。
行規也是在漫長的交易過程中約定俗成的。
規
矩
還價後不能反悔
當你在古玩店看中一件心愛之物,可以詢價也允許還價,但是一旦你出價後,店主答應了你給的價,就必須成交。
這時候你不能再作猶豫之狀,更不能再行殺價。
成交後不能退貨
即使「打眼」了,買的是假貨也只能自認倒霉,作為學習支付的學費。
如果東西是真的只是嫌貴而言退,則更被人不恥!以前古玩界將類似的反悔舉止叫做「拉尿」,是很丟人的事。
因而在下手前必須自己考慮清楚,一旦成交,是毒藥也得飲下,絕沒有反悔的道理。
不許打探賣家東西的來歷
賣家東西來自何方與買家無關,那是賣家的眼力和機緣,買家只判別東西的真偽,以及考慮價位是否合自己的心意,至於對方是從哪兒得到的與己無任何關係,如果去追問此蹤會討來沒趣。
不許打探物品的原始進價
一件古玩,原始收進的價格是得到者的眼力和運氣等諸多因素的巧合,這裡面蘊含著得寶者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曾付出的大量精力心血和學費,這是無法界量的。
而買家如果去追詢對方的進價,就顯得有些不感激反存抱怨之情。
這樣做別說在古玩界,就是在普通的商界都是違反常理的。
不拆同行的台
你開你的店,他賣他的貨,彼此只說好話,絕不允許拆同行的台。
因為對方已經買下,何必給對方心裡添堵?東西既然是真的就算貴點又何妨?再說古董無價,價值該如何衡量?
不隨便打聽同行的行情
發現隔壁店的櫥窗里少了一件陳列品時,除了為對方高興外,不會心生醋意,只會反思客戶的喜好所在。
至於賣給誰,賣多少錢與己無關,別人的買賣是別人的事。
古玩界諸多行規,希望這門愉悅高雅的行業,少一點世俗的侵襲,多一些輕鬆、光明和燦
但是事實上很多優良品質都因為經濟利益被丟棄了,多有如下的怪事發生。
⬇⬇⬇
古玩十大怪
1
沒有藏品是「人才」,不少所謂的古董鑑定專家,很難有自己的藏品;到處拿別人的說事,給收藏頗豐的人做「真偽」鑑定,收費不手軟,說話不留情;忽悠一些藏友。
2
真人不說話;真正的也是很有鑑識經驗的收藏家,很少拋頭露面,也不給人做鑑定,更不請人做鑑定,面對藏品,做做學問,收藏領域的媒體效應似乎與他們無關。
3
古董文物天價買;想賣賣不掉,想買買不到,人人都說古董價格一年幾翻,你去買就是天價,你要賣沒人要,就是垃圾。
4
真假新舊倒過來;真的賣不過假的,老的賣不過新的,新的賣不過原石。
5
真正的古董忽悠壞;面對一件文物,十個鑑定的人就會有十一種說法,誰也不服氣誰,自己的鑑識就是真理。
最後把一件古董忽悠成了真假難辨。
6
鑑定專家處處在;只要給錢!假的也是真的,要是不給錢,真的也是假的。
7
鑑定資格花錢買;為追求名聲與利益,一些黑心拍賣部門的鑑定專家花了錢買來資格證書。
8
國寶古董在我這;別人的東西都是假的,自己的東西都是真的。
這是收藏界的怪病,睜著眼看他在那說瞎話。
9
只徵集不拍賣;不少拍賣單位一年難得拍賣出一件藏品,主要靠收取一些初入收藏之門的又想一夜暴富的收藏愛好者的佣金或者圖錄費養活自己。
10
處處都有潛規則;收藏家要想讓正兒八經的拍賣部門拍一件藏品,能被「錢規」的退避三舍。
古玩十大怪事–業內必讀
古玩,又稱文物、骨著等,被視做人類文明和歷史的縮影,融合了歷史學、方誌學、金石學、博物學、鑑定學及科技史學等知識內涵。經歷無數朝代起伏變遷,藏玩之風依然不衰,甚而更熱。其中自有無窮魅力與獨到樂趣。
香港福義國際拍賣行:古玩界六大行規和十大怪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規矩,你邁入某一行,就得遵守該行的規矩。古玩這行歷來規矩眾多,大概與涉足此行的人員特殊有關,特殊人群玩的行當自然會形成特殊的行規,歷來混跡古玩界的人士不是王公貴族,就是商賈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