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為何有給小孩穿百家衣的習俗,古代大戶人家平常穿金縷玉衣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民間為何有給小孩穿百家衣的習俗,古代大戶人家平常穿金縷玉衣嗎
「百家衣」習俗的由來
中國民間有許多有意思的習俗,如穿「百家衣」。
在一些傳統觀念比較濃的地方,如果某家生了一位男孩,特別是數代單傳或人丁不旺的家庭,家庭中一些年齡大的人就會向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索要布片,為孩子縫製衣服,這便是「百家衣」。
由於「百家衣」是由各種各樣的碎布片縫製而成,因此五顏六色。
但索要布片的老人們多喜歡藍色,因為「藍」的諧音是「攔」,意思是把孩子攔住,不讓妖魔鬼怪收走。
而且老人們喜歡去姓「劉」、「陳」、「程」的人家要布片,因為這些姓氏的諧音是「留」、「沉」、「成」,聽起來很吉利。
新生下來的孩子穿舊衣服好養活,就像取名字一樣,「賤名好養活」。
這些都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總的來說不管是吃「百家飯」,還是穿「百家衣」,都是為了吉利,帶有人們的美好願望。
關於這一習俗的由來,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而且跟南北朝時宋朝的開國皇帝劉裕有關。
相傳劉裕自幼家貧,買不起布料,冬天沒有厚衣服禦寒。
他的母親便向各家各戶乞討碎布片,做成了一件衣服給劉裕禦寒。
鄉人們看到劉裕的衣服都是由碎布片做成的,且五顏六色,便稱這件衣服為「百家衣」。
劉裕當皇帝後,對此念念不忘,於是他規定劉氏家族的孩子在百日時都要穿「百家衣」,以紀念祖上開創功業的艱辛。
後來這種做法流傳到了民間,人們紛紛效仿,由此百家衣的風俗流傳下來。
金縷玉衣是古代大戶人家子弟平常所穿嗎
提及「金縷玉衣」,一些不了解的人總會以為這是古代大戶人家平常所穿的衣服。
這種觀點和正確的解釋差了十萬八千里,其實金縷玉衣是古人死後穿的衣服。
金縷玉衣是中國漢代皇帝和貴族死後所穿的殮服。
它是由許多片珍貴的玉片用金絲縷結而成的。
其外觀與死者的體形一致,因此叫「金縷玉衣」。
在漢代,金縷玉衣是所有喪葬殮服中規格最高的,但玉衣也分好幾個等級,有金縷、銀縷、銅縷。
死者地位等級的不同,就會用不同等級的玉衣下葬。
1968年,在滿城漢墓出土了兩套金縷玉衣。
這兩套玉衣由兩千多塊玉片組成,玉片之間用金絲相連。
從玉片的雕琢程度來看,當時製作玉衣的工匠技藝十分高超,每片玉的大小和形狀都經過了精細的加工。
玉衣的形狀與人體極其相似,頭部分為臉蓋和臉罩兩部分,臉蓋上有眼睛、鼻子和嘴。
玉衣的面部玉片以長方形的小玉片為主,雙眼和嘴部是由大玉片組成,而鼻子部分則是用長條瓦狀的玉片組成。
由於金縷玉衣太過珍貴,導致許多盜墓賊頻頻光顧漢朝的皇家墓地。
漢之後,四方霸主擁兵為王,漢家墓地得不到保護,一些地方霸主公開盜墓,如曹操,他是中國歷史上地位最高的盜墓者。
古代人們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所以把它打造成「護體神器」!
古代的皇室貴族甚至平民都迷信於「玉能寒屍」。為使其屍體不朽,貴族們用昂貴的玉衣作殮服,且使用九竅器塞其九竅,可謂費盡心機。但結果卻適得其反,由於金縷衣價格昂貴,以至於招來許許多多的盜墓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