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撿塊玉竟已萬年高齡!我省考古專家告訴你古墓那些事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出土已知舊石器時期唯一一件玉石配飾,在日前「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中,我省饒河小南山遺址從800餘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成為26個入圍項目之一,並獲得「2017全國考古優勝獎」。

近日,記者專訪了該項目領隊

及省內知名考古專家,

聽他們講述考古中曾遇到過的那些難忘事兒。

▼▼▼

饒河小南山遺址

將玉文化史推前一千年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物件,把咱們的玉文化史又推進了一千年,地域上也向北推進了一千多公里。

」提起小南山遺址,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信息資料部主任、小南山考古領隊李有騫博士打開了話匣子。

饒河小南山遺址挖掘現場

雖然小南山遺址發掘工作是2015年到2017年間完成,但是這裡的故事卻要追溯到1991年。

那一年,工人們修建小南山瞭望塔發現了一個古墓,墓里不但有石器,還有六十多件玉器,這個墓葬的玉器數量比當時黑龍江發現的所有玉器的總數都要多。

」李有騫說。

因為信息不發達,這件事並未在考古界引起很大反響。

2014年,李有騫帶著考古小組們第一次來到小南山,漫山的大樹和石頭讓他犯了難,不能使用洛陽鏟等方法進行鑽探,到哪兒去尋找遺址呢?正當他毫無頭緒時,一處斷崖下面的小物品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們意外找到一塊陶器碎片,當時大家興奮壞了,仔細在周邊尋找後又發現了一件石器,最終確定了遺址的位置。

」李有騫回憶說。

饒河小南山遺址挖掘現場

2015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饒河縣文物管理對該遺址進行正式考古發掘。

經過三年的考古發掘,共發現了玉器、陶器等各類標本2000餘件,小南山遺址出土的早期遺存的玉器應是目前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一批玉器,對玉文化史的研究有著重要作用。

隨手撿的菱形玉片

竟是萬年前物件

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評春是我省乃至全國都聞名的考古學專家。

2014年,正式對位於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的北山洞發掘後,趙評春和他的隊員們印象最深的是一塊古玉佩。

為拍攝北山洞洞口,趙評春爬上對面90多米懸崖峭壁上的落葉松捆成的「樹梯」

「那天我們準備收工時,我對山洞進行最後的檢查,突然就在探溝外側地上發現了個不起眼的菱形小片,我撿起時還可以看出它稜角上有層包漿。

第二天鏡下觀察竟在土沁下發現上面有一處0.93毫米鑽孔,我就確定這件器物屬於舊石器時期『紅褐色菱形玉石佩飾』。

趙評春在北山洞挖掘現場工作

趙評春說,經過碳十四測定,在此「菱形玉石佩」出土層位以上大約60厘米土層獲得的木炭屬於11500年,那這件玉石佩飾必然還要遠遠早於這個測年結果。

而在世界範圍內,目前已知舊石器時期的材料中,還沒有出土的玉石配飾,這是唯一一件。

小南山遺址中出土的玉環

考古猶如「破案」

在省考古所工作了9個年頭,參與過幾十處考古發現的挖掘工作,李有騫自詡「就是個撿垃圾的」,只不過,撿的是古人的垃圾,目的是還原從前人們的生活狀態,在他看來,考古就猶如一場「破案」,根據一個個線索,找到遺址位置,根據一件件器物,還原文化和歷史。

小南山遺址中出土的玉壁

「古墓里真的有殭屍、毒蟲和怪獸嗎?」面對記者的疑問,趙評春哈哈大笑了起來,「那都是小說,真實的古墓里沒有那些嚇人的東西。

」雖然考古並非像小說中寫的那樣驚險,不過被地下水泡了的墓里到處飄著頭骨等情景趙評春也都真實的遇到過。

對於小說中常常寫到的機關,趙評春直言自己從未遇到過。

趙評春說,在對遺址尋找過程往往風險更多,比如常常需要面對草叢裡各類蚊蟲。

龍江歷史文化很豐富

近年來,我省考古工作者還對阿城金上京都城遺址、齊齊哈爾富拉爾基洪河遺址、渤海上京城遺址,以及對撫遠地區、伊春地區、海林地區等地進行了發掘,每一處都收穫頗豐,不但超出了對以往黑龍江地區的認識,也豐富和還原了黑龍江地區早期的歷史。

小南山遺址現場出土的陶器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負責人趙永軍表示,這些重要遺址的發現,一定程度上改寫了龍江的文化歷史。

「咱們黑龍江雖然叫『北大荒』,可事實上真的一點兒也不荒,我們在古代時也曾經有過繁榮的發展,從目前已經發現的各時期歷史文化遺存來看,黑龍江的歷史文化並不落後,與中原地區的發展水平甚至是保持同步發展的,甚至還有不少我們獨特的文化面貌特色。

」趙永軍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黑龍江小南山遺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文物

新華網哈爾濱10月25日電(記者許正)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的小南山遺址於今年7月正式考古發掘以來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期文物。考古專家說,出土的大量珍貴玉器表明鄰近我國東端國境線的小南山早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