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盜墓總是舅舅帶外甥,很少出現父子,有一個重要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語:有句老話說得好,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
這句話通俗一點的理解,就是說只有這樣的關係才靠得住,那麼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得這樣的組合才靠譜呢?凡事也不能這麼絕對,比如歷史上有個職業,盜墓。
此職業很少出現父子組合,或者是兄弟組合,倒不是因為不信任。
盜墓這個行當自古以來就有,雖然不光彩,但是人們為了錢,有什麼事情是干不出來的呢?而且有很多的大墓,都在偏僻地區,古代信息溝通不及時,很多人都打這個心思,而且古代朝代更迭頻繁,很少有人會管前朝的墓有沒有被盜。
盜墓一般有單幹的也有團伙乾的,單幹,就是自己一個人去盜墓,這樣風險小,知道的人少,但是同樣也有弊端,那就是沒人互相接應,萬一怎麼了,死在墓里,也只有另外一批盜墓賊才能發現。
團伙就比較多了,特別大的墓就需要很多人,一般情況下,也就兩個人,一來為了保密,二來就是方便行動。
這樣的組合親戚居多,如果出事了,很少去互相告發,而且在盜墓的過程中,也不會因為因為裡面的寶貝鬼迷心竅,害死另外一個。
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可是沒少發生。
在親戚中,一般這樣的組合都是舅舅帶外甥。
有人要說了,父親和兒子的組合,不是更安全嗎?總不能因為錢財,害死自己的親兒子或者親父親吧,實際上,父子組合併不是沒有,但是更多的還是舅舅和外甥。
這樣做的原因,其中一個是古代對盜墓其實懲罰非常嚴重的,抓到就是死,如果是父子都被抓了,那這一家香火從此就斷了,所以很少有父子去干,這樣做,最起碼還能留下一家的香火。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歷史上古人都是非常迷信的,就比方現在很多人討厭數字四一樣,舅舅和外甥也是有說法的,有舅(救),能生(甥)還。
因為這句話的寓意非常好,而且盜墓本就是乾的掉腦袋的事情,有這樣一個說法,也算是討個好彩頭,因此歷史上這種組合頗多。
不僅僅是盜墓是這樣,古代很多事情,做之前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你可以說這是一種迷信,但是同時他也是歷史上古人做事之前一種美好的願望,當然這個詞,用在盜墓上不合適。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古代盜墓為何不是父子,而非要舅舅帶著外甥?主要是2個原因
盜墓在中國可謂是很古老的行業,幾乎是跟文明的誕生相伴而生的。這主要是中國古代開始就流行的生死輪迴觀念,認為人死了靈魂還會在地下生存,未來還會投胎轉世。因此,對於達官貴人來說,生前享盡榮華富貴,死...
盜墓明明是「父子」組合最牢靠,但為何古代大多是舅舅帶著外甥?
關注「金鋒說」,看不一樣的歷史盜墓這個行業,可謂是源遠流長,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厚葬之風興起,王公貴族們大都會在死後陪葬無數金銀財寶,於是盜墓行為益為盛行,而到了三國時期,曹操...
盜墓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不少人都相信,並且嚴格遵守
「盜墓」從名字上來看就知道這個職業不正規,是違法犯罪的。我國古代非常注重喪葬文化,認為死者為大。所以對待盜墓賊歷朝歷代都是嚴懲的。最近幾年盜墓小說的流行。盜墓賊這個職業重新被拉到了大眾的視野中。...
盜墓時,盜墓賊為何都不「信任」自己的父親,反而更信任舅舅?
眾所周知,盜墓是件很不光彩的事情,干掘人祖墳的事是可無恥的,為社會輿論深惡痛絕。同時,盜墓也是件風險很大的事,一來是要防止守墓人發現,二來越是陪葬品豐厚的陵墓,裡面就越可能有機關,稍有不慎就命喪...
古代盜墓界的一個「潛規則」,若是沒有遵守,下場可能會很慘
導讀:近幾年,隨著一些關於盜墓題材的影視劇熱播,人們對於古代盜墓行為,有了更加充分的認識。據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盜墓賊的出現。由於歷史較為久遠,加上當時盜墓之風不是那麼猖獗,故沒有...
古代的盜墓界,有一個看似很迷信的規定,實際上卻非常有道理
導讀:俗話說,家有家法,行有行規,每一個行業都有其規則,一旦有人打破這種規則,下場很可能相當悽慘。在中國古代,因科技水平有限,迷信之風盛行,上至帝王將相,下至普通百姓,都相信來世的說法。所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