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買回乾隆印章令人喜憂參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梁江濤

乾隆的一枚私人印章在海外某拍賣行成交,最終成交價高達122.5萬歐元。

報導稱,這枚印章一直屬於一個法國家族所有。

買主是一位中國人。

(據9月25日《環球時報-環球網》)

我看到這則新聞,喜憂參半。

喜的是,中國人買回了原本就屬於中國的文物。

憂的是,新聞翻譯者缺乏歷史意識、缺乏國家與民族層面的文物保護理念。

「屬於一個法國家族所有」這句話中的「屬於」可以直譯,但應該且在作為新聞時必須打上引號。

固然,這個法國家族可能是花錢買來的中國印章,但追溯其源頭,乾隆爺的印章,怎麼就「屬於」他家的了?

雖然新聞中沒有交待這枚印章流落異國的來龍去脈,但是,眾所周知,近代文物流失主要發生於「三大浩劫」。

一是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二是1900年八國聯軍洗劫北京。

三是日本侵華戰爭大批量掠奪。

我們沒有證據證明這件價值近千萬人民幣的乾隆印章,是在哪一次浩劫中,流到這個法國家族手裡的。

不過,有必要通過這件事,加深一下我們對中華文物流失的歷史認知,增強每一位中國公民乃至海外華人保護中華文物的意識。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很有文藝范的帝王之一,也是在文化生活使用圖章最多的皇帝。

乾隆對此有個說法,制印之事,承為祖制。

他說爺爺康熙、父親雍正,都是喜歡朱紅印章的。

青出於藍當勝於藍,刻制印章不能一代不如一代,必須超過祖宗們。

現今可考的除現存於故宮的金、玉、木印和田黃大印之外,還有許多流失海外的不同優質石材的印章,不完全統計有千萬枚之多。

最大的形如石磚,最小的巧如豌豆。

八國聯軍洗劫北京,西方軍隊,相比便於攜帶回國的金銀財寶,他們對乾隆印章之類的石器文物不怎麼感興趣。

一是他們基本不懂中華文化,對刻上漢字的小石頭沒有多少好奇心,二是他們嫌這些東西拿多了過於笨重,難以攜帶。

而真正的行家是在八國聯軍中派兵最多的日本軍隊。

日本擁有1000餘座大小博物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近200萬件之多,絕大多數均為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和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被日本侵略軍「運出」中國的。

日軍中一些人對中國文化十分了解,有的甚至就是隨軍而來的考古專家,知道哪些文物值得搶,哪些不值得搶。

他們明目張胆地掠奪古玩、字畫、古籍、佛典和印章等中國文物,然後拿到日本,再轉手賣給歐美。

印有乾隆御製三希堂印章的《中秋帖》和《伯遠帖》,被溥儀挾帶出宮,歷經日本傀儡偽滿政權期間,幾易其手,五十年代在香港典押給了一家外國銀行,對方是一個印度人。

周恩來總理得知後,立即特批資金,派出文物專家急赴香港,趕在對方合同最終簽字之前,贖回這兩件國寶,重新回到故宮。

針對海外公開拍賣從中國掠奪的文物,如此強盜行為,法國作者雨果曾經怒斥道:「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將圓明園輝煌的掠奪物拿出來展覽,難道還有比這種行為還無恥的嗎?!」

當年雨果的憤怒是出於良知,我們更有理由為此憤怒,憤怒的理由不僅僅出於良知,更出於作為一個炎黃子孫應有的關切與責任。

以民間購買形式,讓中華文物回家固然是一個次優的選項,還需國家出面追討文物,在制度創新、資金投入、專業運作以及國際合作上有更大的突破,窮盡國際法律、國家機器、民間市場的一切手段,將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完璧歸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到底有多少文物流落在外國?

據估計,在47個國家的2000多個博物館中,中國流失的文物大約有167萬件。在全球,中國至少有數百萬件文物流落異域。不計其數,有的是戰爭時期掠奪來的,有的是外國探險家以科學考察的名義竊取的,有的...

遺失海外的中國文物 你們何時才能「回家」

《天下鑒寶》訊:150多年來,中國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現存何處?確切的數字恐怕永遠是個謎。我國政府、學者和有識之士一直致力於流失海外文物的調查工作,但由於受條件的限制,這項調查工作還遠未達...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拿走了哪些歷史文物?

中國大約有160餘萬件國寶級的珍貴文物流失海外,被世界各地的200餘家博物館收藏,而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日本僅在侵華期間掠奪的中國文物就達360餘萬件。流失海外的3萬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