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源於日本?這件文物可以證明並不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本人習慣穿木屐,所以我們會有「木屐是日本人發明的」誤解,但實際上木屐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

木屐在漢朝時期很常見,其名來自中古音「屐屜」,常稱作木屐,使用於室外。

據文獻記載,中國人穿木屐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多年。

在1894年的時候在朱然墓出土了一雙漆木屐,它是目前中國最古老的漆木屐。

此雙木屐的出現,在日本反映很大,一些日本友人紛紛撰文探索日中文化的歷史淵源。

日本國家電視台也是先後兩次來朱然墓園拍攝大型文物系列片《三國萬里行》和《中華五千年》,部分出土文物在1987年應邀赴日本巡展,引起了日本各界的濃厚興趣。

這座墓的主人是中國三國時期東吳左大司馬、右軍師、當陽侯朱然。

他曾與潘璋擒殺關羽,又隨陸遜打敗劉備,最終死於赤烏十二年(249年)。

此墓全長8.7米,墓磚上模印「富且貴,至萬世」等篆書吉語及錢文。

在朱然墓里出土的漆木屐是下圖這個樣子。

這雙漆木屐長20.7厘米,寬9.6厘米,厚0.9厘米,屐板和屐齒由一塊木板刻鑿而成。

屐板前後圓頭,略呈橢圓形,屐齒為前後兩個。

系孔有三個,前端一個,後端兩個,但是彩繩早已經腐朽不見了。

最初,日本人穿木屐是為了水田中作業方便。

他們用木板或竹板為底,捆在腳上,使腳不至陷於泥中,提高勞動效率。

木屐傳入日本後,很快被日本人接受,因為日本潮濕,腳氣病多,所以木屐在日本得到發展和改良。

在春秋戰國時期,穿木屐的人還是普遍的,文獻記載中也有記載孔子當年就穿過木屐。

到漢代,人們以腳踏木屐為時尚,東漢時出現了漆繪木屐。

直到後來木屐失去了原有的熱度,目前在潮汕地區比較普及。

而中式木屐和日式木屐可能看起來相似,但也有不同,日式木屐的特點是:不分左右腳,兩齒靠後,後來還有松糕鞋那種類型的,但是也是人字拖。

而中式木屐,分為左右腳,兩顆齒是對稱的。

像這種中國文化傳入日本,並且在日本得到發揚傳承的例子有很多,所以說文化的傳播是跨國界的。

(全文完)

更多歷史文章,請關注下載百科解密APP

轉載請註明「來源:互動百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