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秦酒,這酒還能喝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考古新發現

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的發掘結果,考古人員發現了距今2000多年的古酒和一件罕見的戰國晚期卜甲。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發掘中發現的約300毫升液體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發掘中發現的卜甲

這批平民墓葬的時間集中在戰國晚期到秦代,儘管多次被盜擾,依然出土了不同材質的文物約260余件,古酒則是在一件密封較好的銅壺裡被發現的。

銅壺中保存的約300毫升液體,近乳白色,透明純凈。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岩村秦人墓葬發掘中發現的盛放古酒的銅壺(中)

銅壺屬於盛儲酒類液體的青銅禮器,按照周禮制度,墓葬中出土的銅壺多與下葬過程中的「獻祭」儀式有關,填埋時也多盛有酒類。

但2000多年前秦人盛放的酒能保存下來實屬「意外」。

主持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介紹說:「銅壺出土時,我們發現口部用植物條綑紮了粗麻布,良好的密封性為保存壺中酒提供了可能。

據參與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楊力錚說,經過相關單位科學檢測,發現液體屬於酒類物質,類似今天發酵釀造酒。

這次酒的發現不僅說明了秦都咸陽的酒業釀造水平,也體現了秦帝國對周禮制度的傳承,對研究秦咸陽城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義。

除了古酒,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件罕見的戰國晚期卜甲,這被他們認為「是一次奇怪的意外」。

古人以動物的骨、甲製成占卜的器具,根據骨、甲上的「兆紋」判斷事情的凶吉。

實物最早出現於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盛行於夏商周三代,到秦代前後已經非常少見。

本次發現的卜甲,出土於一座小型豎穴墓道洞室墓。

卜甲復原後長約14厘米、寬約10厘米,內側有十餘處規整的方形鑿孔,對應位置的外面則有「兆紋」,側面有燒灼痕跡。

儘管沒有發現刻辭文字,但這毫無疑問是一件被使用過的占卜器具。

考古工作者推測,這座墓葬的主人身份可能是咸陽城內的一位「巫師」級人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