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界、陰間、地府、地獄有什麼區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冥界、陰間、地府、地獄這幾個詞,在文學作品如《西遊記》里當然是混用,但是細說起來,有很大的不同。


總的來說,「冥界」這個詞最廣。

世界各民族都有冥界故事。

大洋洲玻里尼西亞的冥界叫「波」,而「波」又是宇宙初創時黑暗的稱呼。

所以創世大神坦加羅阿在「波」中出現後,才把光明和黑暗分開。

後來,「波」被冥界主宰米盧管理。

人類靈魂到了冥界,就不再復生,而英雄人物死後會到一個叫「普洛圖」的地方去。

這種神話有意思之處在於:「冥界」非但可以作為死後世界的稱呼,甚至可以作為「萬物未生」時的世界的稱呼。

也就是說,萬物本來就是從死亡或黑暗中誕生,死後,也是回到那個幽冥的地方去。

「冥」或「波」,既是起點,又是歸宿,甚至可以說是萬物的本源。

這種思維方式,《浮士德》也借魔鬼靡菲斯托之口說過:「黑暗的部分產生了光,而驕傲的光卻要同母親黑夜爭奪古老的品級。

」 正因為有死亡的黑暗,生命的光明才有意義。

正如《三體》中瀰漫在生命周圍的,是黑暗的宇宙。

這也是中國人說的:「上古之世,太素之時,元氣窈冥,未有形兆。

有趣的是,大概是基於這種思維,在漢語裡,也沒有和「冥界」對應的「明界」或者「亮界」、「光界」。

「冥」是孤立、本初的存在。

「陰間」這個詞,當然是有了「陰陽」的概念才出現的。

「陽間」是人居住的地方,「陰間」是亡魂居住的地方。

中國人通常認為陰間的主宰者是閻王爺。

其實它來源於印度神話的「閻羅」,又作「閻魔」、「閻摩羅」等,是梵文yama-rāja的音譯,它可以遠溯到古老的吠陀時代,後來被佛教吸收。

據稱,他是太陽神威瓦斯瓦房特的兒子,是世界上的第一個人。

他死後進入陰間,那裡還空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於是他就成為死神和陰間的王,管轄著每個人死後的必經之路——— 「父輩之路」。

這個邏輯倒是很好懂,人家進入了一塊處女地,當然可以自立為王。

接著進入的人,就要向他交保護費。

甚至印度還有「雙王」的故事,閻魔不是一個人,有兄有妹。

「兄及妹,皆作地獄王。

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雙王」(釋玄應《一切經音義》)。

這正好和世界起初只有兄妹二人(如伏羲、女媧)的神話相對應。

兄妹死了之後正好到地下開夫妻店。

不過佛教不願提這位女閻王,大概和佛教輕視女性有關。

「閻魔」的故事,也並非印度所獨有,在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古經《阿維斯塔》中,就有一個冥界之王,叫「伊瑪」(波斯史詩《列王記》)。

「伊瑪」和「閻魔」發音和職司都是一回事,可見這個故事廣泛地在中亞傳播。

我們經常糾結於「閻王」和中國本土的「泰山府君」到底是什麼關係。

其實「閻魔」本來源於吠陀時代的神話,佛教(或婆羅門教)吸收了這個神,就已經不好安排了。

因為遠古神話都講究天上、人間、地下三界。

人死了,仍然是去地下生活。

但是佛教講究「六道輪迴」,沒有和人類對應的死後世界,而且,為犯罪眾生專設了一個「地獄」道。

無論是餓鬼道還是地獄道,只是投生為另一種生命而已,和之前的那個「人」,理論上半點關係都沒有。

於是,只好讓「閻魔」去做地獄一道的領袖。

而「餓鬼道」又安排了諸多「鬼王」。

實際上,地獄道里的眾生,只是生命的一種,並不是「鬼」,也不是靈魂。

西藏閻羅法王

閻王在地獄裡,過著苦樂交替的生活,這一點倒體現了領導和群眾同甘共苦,如《長阿含經》:

  • 佛告比丘:閻浮提南,大金剛山內有閻羅王宮。

    王所治處,縱廣六千由旬。

    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

    然彼閻羅王晝夜三時,有大銅鑊自然在前。

    若鑊出宮內,王見畏怖捨出宮外。

    若鑊出宮外,王見畏怖捨入宮內。

    有大獄卒,捉閻羅王臥熱鐵上,以鐵鉤擗口使開,洋銅灌之,燒其唇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燋爛。

    受罪訖已,復與諸婇女共相娛樂。

    彼諸大臣同受福者亦復如是。

今天說「閻王殿」是一個恐怖的地方。

但早期印度婆羅門教的「閻王殿」卻是純潔靈魂的歸宿(類似玻里尼西亞的 「普洛圖」)。

印度盛行火葬,火葬後,只有純潔的人的靈魂才能進入閻王殿,而有罪之人和有缺陷的人的靈魂則被留在灰燼的下面。

但是,想像的資源總是有限的,一個神話體系里總要有好壞兩個去處。

隨著「天人」越來越受重視,閻王所主管的地下就變成了專門審判和懲罰罪人的地獄,閻王也就變成了一個凶神。

這就很像我們高中的文理科分班。

80年代之前,文理的區分不是很明顯。

去文科班的,往往都是些「純潔的靈魂」。

80年代之後盛行「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縣城的高中都重文輕理。

稍微聰明一點的學生,都選擇學理科,文科班遂成為差生的天下。

文科班的班主任也都會選一些凶神惡煞的老師擔任。

這種現象直到21世紀才有改觀。

最後說一下「地府」。

地府完全是中國人的創造。

中國最古老的管理地下亡魂的神,並不是閻王,而是「泰山府君」。

泰山府君是泰山之神,管理亡魂。

這當然和古代的山嶽崇拜有關,原始民族認為人死後,魂靈歸於居住地附近的大山。

《遼史·禮志》:「冬至日,……天子望拜黑山,黑山在境北,俗謂國之魂魄,其神司之,猶中國之岱宗雲。

」黑山神,就是契丹人的「泰山府君」。

此外,福建一帶,還拜「武夷君」,這應該是武夷山的山神,被福建一帶的人當作了地下主管者了。

為什麼這些大山里,唯獨泰山府君冒尖?而不是華山府君、嵩山府君……其實理論上,不同地域的人,信奉的靈魂歸屬的大山自然不同。

但是齊魯文化在秦漢興盛,泰山是齊魯兩國的分界線,所謂「陽魯陰齊資化育」。

齊魯儒家文化影響廣泛,秦漢皇帝紛紛跑到泰山來封禪,無形中提高了泰山的地位,所謂「岱宗」,群山之首。

如果在全國選一位山神充當管理亡魂的總代表,那當然是非泰山莫屬。

而中國傳統的觀念,認為地上和地下是一回事。

所以在佛教傳入之前,泰山府君那裡並沒有地獄,社會組織和陽間一模一樣。

最苦的事情,也不過是在那裡做苦力而已,和陽間的底層老百姓做苦力沒有什麼區別。

這其實證明了中國人很現實,這些人與其讓他們無謂的受苦,不如勞動創造價值。

比較起來,印度的「地獄」,實在是一個不經濟的設計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