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傑人:全方位研究《近思錄》不能少了文獻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網11月18日訊 16日,朱子與朱子學文獻研究討論會暨第36屆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年會在武夷學院舉行。
來自全國各地100多名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和武夷學院的部分師生參加會議。
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朱傑人在會上作了開幕講話。
朱傑人是朱子第二十九世裔孫,在會上他感嘆道,「今年是朱子誕辰885周年,而武夷山又是他生長、工作、終老之地。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不僅僅紀念他是一位『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的百科全書式偉人,更因他所創立的新儒學已成為後人精神生活、文化生命、思維方式、社會規範和價值理性的依歸與準則。
朱子,是我國歷史上繼孔子以後最偉大、最重要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史學家、文獻學家、詩人,文化偉人。
康熙皇帝評價他「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規」,由於他的出現,中國儒家的道統得以開新而傳承。
即使在今天,我們正處於文化復興的偉大時代,而朱子的思想、學術不僅為我們復興中華文化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學術資源,而且為我們提供了足以為我們所用的成功經驗與方法。
今年,是朱子的一部重要著作《近思錄》成書840周,也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文化發展成熟的理論形態,對我們今天讀經有啟發借鑑意義。
「《近思錄》也許是世界上第一本哲學教科書,但是從歷史文獻學的角度看,它何嘗不是一部重要的歷史文獻編纂、整理與研究的範本和典式呢?」朱傑人強調,「從文獻學的角度研究《近思錄》,不僅有它的歷史價值,更可看出它的學術價值。
事實上一部《近思錄》孕育著朱子文獻學的思想、理論與方法。
」
文獻學是以文獻和文獻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科學。
而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的文獻學研究主要以一是研究歷史文獻為主的歷史文獻學,二是以研究文學文獻為主的古典文獻學。
長期以來,這兩種「學」各行其是,無法合璧。
直到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十二屆理事會成立以後,明確提出「歷史文獻」是指過往時代所產生的各種文獻資料。
朱傑人指出,這一定義大大拓展了歷史文獻學的視野和研究範圍。
當下的歷史文獻學研究還是主要集中在歷史與文學兩個領域,即使像理學、朱子學這樣很大宗的學術領域,依然關注不夠,更不要說像海外漢學的文獻。
近年來,注重對朱子學、理學、經學的文獻研究,成績不可謂不突出,但工作主要還是在思想的層面上,《近思錄》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他提出,今後歷史文獻學的研究,應該拓寬研究的領域,在繼續把重點放在文史領域的同時,也應關注如哲學、理學、科學乃至電子、網絡文獻等領域。
其次要把研究引向深入,把整理與研究結合起來,使學科發展有一個理論的提升。
(張琦立)
「朱子學文獻整理與研究」課題組工作簡報
本期目錄一、2015年11月「朱子學文獻整理與研究」課題《近思錄》專輯新書發布會二、2015年11月「朱子學文獻整理與研究」課題《近思錄》專輯論文討論會三、2016年1月「朱子學文獻整理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