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無首楚國將軍、不腐的奇異女屍...盤點在安徽被發掘的知名古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安徽人傑地靈,歷史底蘊豐厚,在安徽這片歷經千年文化薰陶的土地下,埋藏著許多塵封的歷史,現代化的施工有時候會給我們帶來意外發現——古墓。
每一處古墓發掘的背後,都藏著考古隊對歷史文物勘探與保護的辛勤付出,還有當地人民對這些古墓文化的好奇,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在安徽被發掘出來的知名古墓吧。
六安戰國古墓——神秘的無首楚國將軍
2011年4月初,安徽省六安市一處建築工地發現兩座並列戰國古墓,這處大型古墓呈南北並列分布,一大一小,保存較為完整,未見盜掘痕跡,北墓棺槨木材腐朽程度較高,而南邊大墓保存完好。
該墓十分奇特。
其一:北墓埋得是一位女性,雖然小但是藏品豐富,經過統計,北墓葬外藏室出土了銅器、漆器、陶器等文物120件。
其中最為貴重的應該是一件直徑達到27厘米的青銅六山鏡,該鏡因其背面有連貫式的六個「山」字形菱紋,而被稱為六山鏡,是戰國時期青銅鏡中少見的名品。
而更大的南墓也就是棺木主,在大家的期望中應該藏品更豐富,但開棺裡面的文物卻只有54件,遠少於北墓。
其二:在清理南棺內屍骨的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骸骨並非完整的,因為沒有最重要的頭骨!是什麼原因讓擁有這樣豪華的葬墓的主人沒有頭顱?難道他是罪人?不,有罪之人的墓穴不可能擁有這樣的規格。
專家分析,他應該是一位將軍!這樣一切原因就有了解釋,戰死沙場被人割頭殺害因此無頭、尚武因此陪葬品里有很多兵器還有甲冑、因為是將軍身份所以墓穴規格龐大棺木精良且陪葬品豐富。
安徽蚌埠雙墩古墓——渺小而倔強的鐘離國君
蚌埠市區淮河以北3公里處、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內有一座墓,是一座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的春秋墓葬,墓主人就是春秋時期鍾離國的國君——柏。
鍾離國在戰國時期是一個小的附屬國,史料極少,就算被提及也往往是作為吳楚爭霸的戰利品被一筆帶過,弱小的鐘離國始終動盪的局面,兩千多年後,後人通過鍾離國君的墓了解到這位從未被歷史記住的弱小國家的君主他始終沒有放棄的雄心與壯志。
該墓極具特色,是東夷文化的代表與延伸,其墓葬的形制、結構和遺蹟等現象極其複雜,有許多從未見過的新文化現象和建築遺存,是考古界的重大發現,在考古界具有重要意義。
五色花土:該墓葬的封土、填土均為黃、青、黑、紅、白等五色顆粒混合花土。
這種顆粒混合土非一地所產,均需異地選擇和採運,並根據封土和填土所要表現遺蹟的需要進行人工混合成不同的深淺顏色。
五色土在我國歷史上常為神壇祭祀所用,因為五色土象徵著國土。
白土層:封土堆下,墓口外,有一層厚0.3米左右的白土層,直徑約60米左右,氣勢非常壯觀。
這種純白色土,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而且乾燥的時候非常堅固,相當於水泥。
因此,這種白土不僅可以作為封土下的墊土層,還可以用於墓坑壁抹層和混合到封填土中。
而白土十分珍惜,也並非當地所有,擁有如此巨大的填土量也可以看出,該墓主財力雄厚,身份尊貴。
圓形墓坑:這座墓與當時通用的長方形墓不同,該墓葬為圓形。
有一個直徑14米的圓形底部,墓口下2米處有一個二層台,二層台往下的墓壁微向內斜,直至墓底,顯得坑深底大。
站在坑底,猶如身處宮殿。
放射線:墓坑中間由深淺不同土色構成放射線形遺蹟,從中間向四周輻射,呈扇面形狀。
這种放射線共有20條,除東南角4條線似被擾亂外,其它方位輻射線都很清楚,並有一定的角度規律。
專家認為,這跟東夷文化的太陽崇拜有關,放射線類似於太陽的光芒,墓主希望得到太陽亦或祖先的庇佑。
10個殉人:殉葬活人制度在商時期盛行,周時期沒落,春秋戰國幾乎消失,孔子曾批判殉葬制度「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可見中原文化對該制度的抵制。
那鍾離國君為什麼還在用殉人制度呢,原來鍾離和商其實都屬於東夷文化,而東夷文化逐漸被中原文化取代,而鍾離國君不甘心,於是在喪葬制度上仍然沿襲著東夷舊制表明自己捍衛自己國家文化的立場。
墓葬的種種細節,無一不表明這位叫柏的國君雖然國家弱小,但仍不失其勃勃雄心與壯志豪情。
碭山古墓——不腐的奇異女屍
2001年3月,碭山施工隊進行施工作業時,挖到一具棺材,眾人慫恿挖掘機師傅將棺材挖出,隨後眾人合力將棺蓋打開,眾人都被棺材裡的那一幕驚呆了。
被挖出的棺材在陽光下油漆還閃閃發亮,就像剛安葬到4米多深的地下一樣。
人們又砸又撬,終於打開了4個工人也難以抬動的棺蓋,一股濃香瞬間從棺內噴涌而出,一位盛裝白凈的古代女子靜靜地躺在裡面,像睡著了一樣,有許多東西在女子的頭上、手上和衣服上發出亮光。
隨著棺蓋打開的還有這個散發香氣的奇女子的一身的謎團。
不腐的屍身:一具在地下埋藏了上百年的女屍,不但不腐不爛,而且肌膚白皙、富有彈性,四肢的關節都能活動,甚至連嘴唇上的胭脂、指甲上的蔻丹都保持著鮮艷的顏色,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驚訝。
專家認為造成女屍屍身不腐有以下幾點原因:
1、葬具好。
(柏木、楠木皆為名貴木料)
2、密封嚴。
(有三層棺槨,且棺槨之間及外層均有較厚的糯米汁與生石灰混合層,既吸水防潮又消毒殺菌。
內棺不用釘封口,而用燕尾槽密封,與外界空氣隔絕)
3、埋葬深。
(距地表4米,使屍體處於恆溫、恆濕的環境中,形成一個相對真空帶)
4、屍體可能進行了防腐處理,其表里採用了某些耐腐蝕保屍藥物(初步考證為冰片、燈心草、麝香)
5、下葬時為冬季,這是屍體能保存下來最重要的原因。
奇異的香氣:開棺時撲面而來一陣香氣,大家不由自主聯想到電視劇里的香妃,難道這個美艷的女子就是香妃?通過醫學專家解剖發現,原來,女屍身下鋪墊了大量中藥材,不僅防腐殺菌,而且會釋放出極具芳香的氣息。
女屍出土時人們聞到的撲鼻奇香,其實就是防腐藥物的香氣,而並非女屍本身所產生的。
麒麟補子:在清代,受過誥封的命婦(一般為官吏的母親及妻子)也備有補服,她們所用的補子紋樣以其丈夫或兒子的官品為準,女補的尺寸比男補要小。
凡武職官員的妻、母,則不用獸紋補,也和文官家屬一樣,用禽紋補,意思是女子以閒雅為美,不必尚武。
而出土的女屍她卻能穿著帶有麒麟補子的服裝下葬,作為一個女子,穿補服可以解釋,但是穿男性的麒麟補子就顯得另類。
而且麒麟對應的身份在清代是一品武官,難道這位十指纖纖塗著蔻丹的美嬌娘是一位既愛紅裝又愛武裝的女子?
身份與傷口:該墓主無論是是從棺木材質,造型設計,陪葬器物的精細華美以及對女屍的防腐處理來看,她都像是一位身份顯赫的皇家成員,然而歷史卻對她並無描述。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該女子的喉嚨處竟有個T字型傷口,是生前遭遇謀殺還是死後出於防腐處理的需要?為了解開謎團,法醫做出鑑定,結論是喉部T字型傷口為女子死後所劃,鑒於出土時棺槨保存完好,可以合理推測,可能為女屍出土當晚,被群眾人為割開喉部,目的是為了尋找喉部可能藏有的寶物。
中國一省博物館,以一具屍體為鎮館之寶,日本想要運走屍體被拒絕
中國每個博物館都有鎮館之寶。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非《清明上河圖》莫屬,國家博物館的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上海博物館的王羲之《上虞帖》、王獻之《鴨頭丸帖》,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大編鐘,南京博物...
千年古墓竟挖出女活人?漢代女屍不腐之謎
【科技訊】5月18日消息,千年古墓竟挖出女活人?漢代女屍不腐之謎。在我們看來古墓中挖出女活人是絕對不可能的,但這種事還真就出現了,就在江蘇的一處漢朝古墓中,挖出了一具千年活女屍,連專家都嚇呆了,...
一座千年古墓風水奇特,22名少女裸葬,挖掘現場驚住考古人員
摘要:2006年12月,在江西省靖安縣水口鄉李洲坳村,幾名盜墓賊發現了一座埋葬了2000多年東周時期的古墓。事情暴露之後,考古人員對大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在墓中一共發現了22具年輕女子的屍骨,為...
安徽碭山女屍散發香味,難道是乾隆皇帝的「香妃」
碭山女屍是安徽碭山縣城西關2001年3月出土的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屍。經有關考古專家對出土葬具、服飾及有關器物的考證分析,初步認定為前清皇宮女屍。古墓所在地原為亂墳岡,這座古墓是其中一個較大的土堆。
河南此村莊,村民每天在家中挖洞盜墓,專家急忙報告公安抓捕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河南省三門峽市考古部門,在實地探查當地的古墓葬分布區時,意外發現了黃河灘旁的一個村莊中的村民,竟然每天在自家院子裡和還未建房的宅基地里,挖洞盜墓。整個村莊中的院子中都被他們挖出...
女屍千年不腐這種泥土功不可沒,古人用來封墓效果比水泥都好
盜墓類的小說經常提到青膏泥,事實上青膏泥是一種非常細膩的泥土,有很強的防腐效果因此被古人用來封墓。青膏泥粘性大,滲水性小,潮濕時呈青灰色,粘性大分子緊密,能減小地下潮氣對棺槨的侵蝕,還可防止木質...
國家寶藏全檔案:被火「燒出來」馬王堆千年女屍(圖)
長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相傳在戰國時期,這裡就已是楚國的重要邑城,當時叫做青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設長沙郡。漢高祖稱帝後封吳芮為長沙王,此後漢代貴族世居於此。在長沙有著許多關於古墓和寶藏的傳說。而...
阜陽一工地挖出千年古墓 推測墓主的身份和地位頗高
9月24日下午,阜陽市文物局在阜城一工地上搶救性發掘出一座大型棺槨貴族古墓,出土了青銅鼎、青銅壺和青銅劍、戈、鏃等器物,墓主人具體身份有待考證。截至昨日下午發稿時,該墓的挖掘、清理和保護工作接近...
江蘇泰州出土明代不腐女屍 墓主身份是個謎
江蘇泰州出土明代不腐女屍,墓主身份是個謎。記者從江蘇泰州市博物館了解到,他們對已出土的明代不腐女屍作了防腐措施後,正在聯絡上海相關專家,進一步對明代不腐女屍作技術處理。
蚌埠春秋墓主人是鍾離國君 發掘情況首次披露
春秋大墓出土「最古創傷藥」蚌埠雙墩春秋墓位於蚌埠市淮上區小蚌埠鎮雙墩村,南距淮河約3千米。20世紀70年代,雙墩春秋墓的這片土地曾是某雷達部隊駐所修築的防空設施,兩座古墓的封土部分遭到了嚴重的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