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凝聚成的高貴華麗、天工自拙的精美琉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琉璃又稱「流離」,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築以及現代中式建築的重要裝飾構件,用於宮殿、廟宇、陵寢等重要建築。

古法琉璃的製作工藝相當複雜, 古法琉璃的精品製作,相當費時,有的光製作過程就要十幾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製作。

琉璃原為波斯發明,後來傳入中國。

現在我們房子上的裝飾也有用到琉璃瓦,用黃丹、洛石和銅末製造的。

琉璃被譽為五大名器之一(金銀、玉翠、琉璃、陶瓷、青銅)佛家七寶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傳。

傳說沙僧就是打破了一隻琉璃盞而被貶下凡。


琉璃胎的主要成分是陶土,經過1100度的高溫燒制而成,其後圖上釉料,再進行低溫燒制。

琉璃胎料以安徽當塗白土山生產的白土質量最好。

琉璃釉料分為三部分,即氧化劑、著色劑和石英。

氧化劑為黃丹(氧化鉛)和火硝(硝酸鉀)。

著色劑包括氧化鐵、氧化銅、氧化鈷、二氧化錳等金屬氧化物,按照各種著色劑不同的比例搭配,調製出黃、藍、綠、白、孔雀藍、茄皮紫等顏色。

早在元代初年,琉璃渠村設立了琉璃窯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到清乾隆時期,琉璃渠窯場逐漸興盛起來。

建國後又改名為「北京市琉璃瓦廠」。

一件琉璃製品的完成一般要經過二十多道程序,花費大約十多天的時間才能完成。

這樣燒制出來的琉璃作品,具有製作工藝獨特、釉料獨特、原料獨特、造型獨特等特點,堪稱中華一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