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魚塞壬:她在歐洲神話中是吃人的妖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3世紀法國手稿中的塞壬,倫敦不列顛圖書館藏

海妖塞壬的歷史,或可上溯到史前時代,最早在文字中提到塞壬的,是希臘詩人荷馬的《奧德賽》,史詩中這樣寫道:「你首先遇見海妖塞壬,她們迷惑所有接近的人,誰要是頭腦發熱不加防範,去聽她們的歌,誰就再也回不了家,妻兒就再不能相見。

因為海妖用清亮的嗓音迷惑他們,她們坐在草地上,四周堆滿白骨,肉都爛光了……」

傳奇英雄奧德賽智慧無雙,他曾設「木馬計」,築造一匹大木馬,內藏伏兵,這匹木馬被當作戰利品,混進了特洛伊城,於是,馬腹中的伏兵衝出,裡應外合,攻陷了特洛伊城,這個「木馬」的典故也成為電腦病毒的代名詞。

然而,當奧德賽凱旋時,故事才剛剛開始,卡爾維諾寫到了奧德賽的困境:「先是食棗族的邀請,然後是女巫喀耳刻的藥,然後是塞壬的歌聲。

在每個場合,奧德修斯都必須小心。

」在卡爾維諾看來,奧德賽面對的奇遇,是古老傳奇的模型,甚至是「原始魔術和薩滿教的世界」。

▲追逐航船的海妖塞壬,聖莫爾《特洛伊傳奇》,巴黎國立圖書館藏

奧德賽闖過層層障礙,終於遇到了海妖塞壬,這場對決是艱難的,海妖塞壬的是美人魚的形態:上半身是美女,下半身是魚尾,她的歌聲能使人迷失心智,進而喪命。

奧德賽讓水手們用蠟丸封住耳朵,而他自己想聽一聽塞壬的歌,命水手們把他捆在了桅杆上。

在海妖塞壬出沒的海域,奧德賽受到歌聲的迷惑,幾乎要崩斷繩索,幸好他的部下將他捆得更緊了,他們耳朵被蠟丸封住,全力划槳,離開了那片死亡之海。

這是對塞壬的最早記錄,成為海妖想像的淵藪,塞壬的歌聲具有蠱惑人心的力量,這種力量也被指代文學、音樂等藝術形式帶給人的迷醉,至於塞壬的歌聲怎樣做到迷惑水手,並使其死去,《奧德賽》中並無細節描寫,留下大量的空白,有待我們的想像去填充,甚至可以說,也正是這種謎一般的留白,才使海妖塞壬的故事更加撲朔迷離,對於塞壬,仍有無限的解釋空間。

這是古典文學和民間傳奇所鍾愛的題材,塞壬的赫赫聲名由此而起。

▲三海妖,勒皮卡爾《動物志》,1258年,巴黎阿森納爾圖書館

值得一提的是,塞壬的故事在中國古代的史書中也有蹤跡可尋。

東漢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經略西域大獲成功之時,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的外交活動,《後漢書·西域傳》對此有明確的記載:

和帝永元九年,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

抵條支。

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

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者皆齎三歲糧。

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

」英聞之乃止。

中國史籍中的大秦,即羅馬帝國,有時指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地中海東部。

聯繫到希臘神話,我們更可以想到,安息人講述的這個「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的故事,很可能就是海上生活的人們所十分熟悉的海上女妖塞壬的傳說。

海妖嚇退了使者甘英,這算是塞壬故事與中國的一段逸事了,可見海妖塞壬的故事有著強大的輻射力,足以衝破空間的阻隔,從歐洲傳到中土。

▲康拉德·馮·梅根伯格《自然之書》選頁,1481年,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在歐洲的中世紀,海妖塞壬的圖像開始泛濫,修道院,教堂,手稿與著作,處處可見塞壬的身影,魚尾成為其重要徽記。

尤其是動物志和說教類書籍的渲染,塞壬被塑造為邪惡的化身,她們從是半人半魚的存在,有的甚至還帶有鳥的雙翼,她們用歌聲或身體引誘男人,使男人心智喪失,進而被海妖吞下肚去。

於是塞壬又成了勸世故事中的反面教材,希臘哲學家帕拉埃法圖斯甚至提出:海妖即娼妓。

於是,塞壬又常持有鏡子和梳子,作梳妝打扮狀。

這種道德寓意的解釋,指向了塞壬的迷惑、墮落等罪狀。

從教義出發,人們則認為塞壬是原罪的象徵,因此,塞壬又頻頻出現在中世紀教堂的雕塑中,以作為警醒。

▲諾亞方舟遭到塞壬攻擊,木刻版畫,據1483年紐倫堡版《聖經》,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直到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風行之後,塞壬作為害人的妖孽的邪惡形象得以扭轉,我們現在對美人魚的熟悉,也主要得益於安徒生。

童話中的小美人魚愛慕一個王子,她找到巫婆,請巫婆把她的魚尾變為雙腿,用自己清亮的歌喉作為交換,這清亮的歌喉,即是塞壬傳說的遺存。

巫婆對美人魚說:「你要記住,一旦變成人類,你就永遠不能變回海妖,如果你征服不了王子的心,你將永遠沒有永恆的靈魂,在王子娶了另一個女人後,你的心將變得粉碎,你將被海浪吞沒,化為泡沫……」即便如此,美人魚也毫無懼色,可惜的是,世間的薄情寡義,不是她的天真所能預料,最後,她果然變成了泡沫,每當我們在海邊看到海陸激盪而生的白色泡沫,我們或許會想到她——想到她的忠貞,也想到她的勇敢。

當然,如我們所料,後世的博物學家喜歡將塞壬解釋為「水手們對儒艮、海豹的視覺偏差」,正是這類拒斥想像的「理性思維」,使海妖的生存空間日漸萎縮,想像中的神秘生物王國,已被理性攻陷。

▲十五世紀西方版畫中的塞壬,現藏大英博物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星巴克logo那個海妖原來這麼美

現如今,喝不喝咖啡的人大致上都知道星巴克,「星巴克」是小說《白鯨記》中,那個超級愛喝咖啡的大副的名字。那大家知道星巴克的logo什麼意思嗎?

你喝的不是星巴克,而是海妖的「迷魂湯」!

提起星巴克你會想到什麼?是小資生活代名詞?還是自拍主題咖啡廳?自進入中國以來,星巴克就爭議不斷。而今天,我不想說故宮邊上出現星巴克是不是文化入侵,也不想研究星巴克里大杯和中杯究竟有多大差別,我們...

域外海怪的重口味故事

在西方,海怪的風行已經有漫長的歷史,人們樂於談論海怪,海怪成為海洋文化的一部分。西方海怪的影像多見之於宗教泥金繪本、中世紀海圖、占星師筆記、鍊金術士手稿、神廟雕塑,以及文學的不倦書寫,海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