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皇帝如何防止陵墓被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皇帝死後,總是要風光大葬,這樣才不會有失皇家的顏面,絕大多數封建王朝都是如此,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

明朝葉子奇《草本子》中記載著元朝皇帝死後的事情:「元朝皇帝駕崩,用囉木兩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箍兩頭、中間)..……以萬馬蹂之使平。

殺路駝於其上,以千騎守之。

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元朝皇帝死後,隨從會挖掘一道深溝,將他的遺體放在一個大樹掏空後做成的棺材裡。

然後將棺材放入深溝中,用土填平,讓馬踩平,還要讓帳篷將這周圍地區全部圍起來。

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看起來和周圍的草地一樣後,才會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泄露了。

當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採用了這種方式下葬。

根據南宋文人的筆記記載,成吉思汗在寧夏病逝後,他的遺體就被運送到了漠北肯特山下某處,用這樣獨特的方式埋葬,所以,至今無法確定成吉思汗的墓葬所在。

在全部的埋葬工作完成後,人們就會在墓葬地表殺死一頭小駱駝,這時,小駱駝的母親就會記住這個地點,每年的那天都會去那裡祭祀小駱駝,看到母駱駝停在某個地方悲傷地流眼淚,那就說明,這個地方是當初埋葬的地點了。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獨特的喪葬習俗,主要特點就是薄葬簡喪,這和蒙古人是遊牧民族的特性有關,在草原上生活沒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較簡單實用。

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他逐漸接受了漢化,也開始用棺木葬人,但相比來說,元朝的帝王墓葬要簡單得多。

元帝不會修建大型的陵墓,也不會在史書上留下相關的記載,為的就是不留下可以讓盜墓賊發現的線索和痕跡。

史書上記錄的不完整和元朝皇室的有意隱瞞,讓元朝皇帝的陵墓蒙上了神秘的面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元朝 為何從未發現元朝歷代皇帝的陵墓

古代帝皇為了讓後世人能知道記住他們,專門為自己在死後修建了陵墓。秦始皇墓,明十三陵、清代的陵寢都是的埋葬了死去的皇帝。而秦始皇墓的規模之大,陪藏品之多也是令世人驚嘆。然後,有個朝代的君主陵墓,卻...

傳說成吉思汗的陵墓可能會在這裡?

元朝皇帝成吉思汗陵墓的千古之謎?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十分重視自己的身後事,都把修建自己的陵墓作為一件大事,往往都是自己在位的時候就著手修建,並且為此不惜耗費巨資,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就是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