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燻火烤贗品成「珍寶」國內市場贗品文物泛濫成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故宮專家揭秘文物造假內幕
作為四川某縣文化館的退休工作人員,多年來長期行走鄉里搜羅文物的孫通(化名)因兒子買房缺錢,背著一麻袋宋、明瓷器、字畫等「箱底貨」上北京找專家鑑定真偽,然而花去5000餘元鑑定費後,數件文物均被專家否定。
他與記者取得聯繫,希望高手相助,辨識剩下幾件文物的真偽。
然而,「龍泉瓷王」葉英挺、上海藏家朱先生等資深藏家在看到他的這批藏品後,毫不留情地指出:「這可能是連環售假的陰謀,通常是一件就帶出一批,不停地換人來與上當者聯絡。
」
葉英挺說,看了幾本文物書就自認「高手」的民間收藏愛好者最容易上當,自己收藏之初就上過多次當,損失十分慘重。
「造假者可謂處心積慮,經常將寶物放到農家,甚至擺在閣樓上,箱子表面灰塵弄了一寸多厚,甚至把東西埋進古墓,當著買家的面挖出來。
」
上周末,朱伯謙、張浦生等老文物專家在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的邀請下來到杭州,對中國文物交易最活躍同時賣假也泛濫的華東地區的藏家進行手把手的指點。
文物專家分析造假手法
古瓷:竟造出3000年前「唐三彩」
上海收藏界一位資深人士向晨報記者透露,目前上海市場上50%的瓷器是贗品,另外20%是補貨(即用特殊技術將瓷器碎片修補而成),只有30%才是真正的「好貨」,而「好貨」中的傳世精品可謂鳳毛麟角。
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朱伯謙是南宋官窯、元代哥窯、宋元龍泉窯專家。
他向記者介紹,瓷器是古物,即使現在要仿,也要按照古代的方法去做。
「一般瓷器造假分兩步完成:第一步是按照古代的樣子將瓷器做出來;第二步是將它做舊,以表現它的『古』。
」
隨著鑑定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假貨科技含量也「水漲船高」。
例如,熱釋光技術是目前國際鑑定瓷器和陶器常用的科技手段——通過觀察器物在射線作用下的不同熱釋光的光譜就可以斷定文物的絕對年份。
然而中國文物學會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賈文忠近期卻遇到一件「顛覆歷史」的「唐三彩」瓷馬,經該方法鑑定,此器物竟為3000年前出土!後經調查,並非唐朝之前就出現了「唐三彩」,而是造假者發現使用x射線照射器物與熱釋光測年份之間存在定量關係,破解了高科技鑑定手段。
這匹現代「唐三彩」瓷馬只是被照射過頭了而已。
與以新充舊品相比,「補貨」更難鑑別。
造假者到各地古窯場遺址搜羅大量「垃圾」殘片,最後拼湊成一件完整的贗品。
即使科技鑑定專家採用多點取樣的辦法,得到的分析結果也一樣是「真品」。
據了解,一件普通的官窯贗品如成功通過鑑定一關,平均獲利超過20萬元。
書畫:王老吉涼茶熏出的「無價之寶」
故宮博物院書畫組前組長潘深亮接受晨報記者專訪時介紹,近年來書畫造假的逼真程度讓專家也防不勝防:「早年徐邦達、謝稚柳等老一輩大家曾總結出大量鑑別仿造書畫的方法,但近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仿造水平讓專家們驚嘆。
照排複印、幻燈投影、墨刻水印等現代印刷手段被造假者廣泛應用,有些印刷出來的書畫幾乎看不出油墨的痕跡,極為逼真。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書畫交易活躍的城市,假貨泛濫可謂一言難盡……」
一名廣東文物商人透露,目前書畫造假者還「開發」出大量聳人聽聞的技術,如將字畫掛在牆上,牆底放置一口裝滿王老吉涼茶的大鍋,燃火熏煮,用涼茶蒸發的氣體將字畫熏黃,令宣紙和顏料鬆脆變質,加速陳化。
也有造假者將真古畫上不出名的作者的印章剜去,補上偽造的名人刻章魚目混珠,或者將落款年限推前。
有人看到書畫被蟲蝕食的痕跡就以為是真品無疑,其實,這很可能也是人為的。
一些造假者為求效果「逼真」,甚至專門養蟲養鼠來嘶咬書畫新作,目的就是為了用「蝕食痕跡」來掩人耳目。
更為先進的「珂羅版印刷」技術的還原色彩能力非常強,且直接印刷在傳統作畫用紙——宣紙上,其印刷出來的書畫作品與手繪無異,能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有些造假者還在仿品上略略添繪一些水墨,造就手繪的「質感」。
玉器、青銅器:「技術升級」速度驚人
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王旭平從事玉器收藏已經有20多年,「上過一些當,終於煉成現在的眼力。
我曾到安徽、蘇州等地的仿古製品點實際調查過古玉仿製方法,我認為只有看過如何製造仿品,才能從原理上辨識假貨。
現代的玉石經過酸液處理之後,用茶水或者機油浸泡,然後放在火上烤,可以摻入顏色,『模擬』真古玉因常年埋在地底而滲入的雜質和發生的天然肌理變色,即行話講的『土侵』、『硃砂侵』、『鐵侵』等。
」
王旭平說,除了這類造假方法,更高明的手法是用古玉料造假,「那就更難辨識了」。
他介紹,仿遼、金、元的和田古料贗品,一經售出可能獲利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這是造假者仿造猖獗的「原動力」。
在這種暴利驅使下,造假技術可謂日趨完美。
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採用的是泥范法,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專家發表了系統探討泥范法鑄造青銅器的一批論文,查看青銅器物上是否有范縫,就成了鑑別真假青銅器的主要標準。
但上世紀80年代末以後,專家們發現新造的贗品青銅器幾乎都採用了泥范法。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青銅學研究專家們發現古代青銅器鑄造中常常會使用一些金屬墊片對泥范進行固定。
因此通過x光透視,在商周青銅中往往可以發現鑄造過程中殘留在器物中的墊片。
這又成了文物專家鑑定青銅器的新標準。
然而論文發表後,上世紀90年代初市面上就可以看到含有墊片的仿製青銅器了。
介紹這些情況的中國科學院傳統工藝與文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蘇榮譽說,現在青銅器鑑定主要看器物鏽蝕情況,「這一手段能管用多久,沒有人知道。
」
「雖然有經驗豐富的『高手』,但我們認為目前國內的文物市場還需要培育,我們需要對普通民間藏家進行培訓,以提高他們的鑑定水平、欣賞水平和收藏水平。
」在「西湖論鑒」活動現場,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幹事牛憲鋒告訴晨報記者。
牛憲鋒認為,目前國內文物市場還不夠規範,「過於浮躁,不僅體現在古文物交易上,也包括現、當代藝術品市場。
有的現、當代藝術家看到市場上自己在參加各種即興活動、命題作文時留下的作品,覺得不滿意,也會說是贗品。
他們過多地介入商業活動,失去了藝術創作的心境,這讓整個市場越來越浮躁了。
我們準備在近期推出『國寶工程粹藝展』,就是為了推出真正出了精品、能悉心建設現、當代藝術大廈的中青年作者。
只有作者、藏家、市場都理性成熟了,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才能真正跟上國際水平。
」
致力於傳播收藏知識,收藏界內人都關注的平台 ,微信公眾號:YZSC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