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脊椎所等在稻作起源研究中取得進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稻作起源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主要研究內容涉及水稻馴化的起始時間、地點和動因。

以往研究發現,我國南方新石器早期遺址似乎不利於水稻大植物遺存的保存,難以成為探討這一重要科學問題的可靠依據。

而植矽體明顯不同,它耐腐蝕而易保存,可望成為稻作起源研究的重要對象。

近年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樂平發掘了錢塘江上游的荷花山遺址。

該遺址出土了陶器、石器、石塊等文化遺物。

結合出土陶器的文化類型和夾植物陶片的AMS碳十四測年數據(8540-6830BC),不難判斷其屬於上山文化。

應蔣樂平邀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妍選取了荷花山遺址的植矽體系列樣品,並指導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邱振威(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工作),對上述樣品開展了全面分析,結果發現,源自稻葉的扇型植矽體,其含量和形態特徵均出現了歷時性變化,隨著時代的拉近,其總體趨勢為:數量增多、尺寸變大、魚鱗狀紋飾遞增。

重要的是,該研究還生土層中發現有野生性狀水稻扇型和水稻雙峰型植矽體,這暗示全新世早期人類活動以前該遺址所在地即生長有野生稻。

研究猜想,上山文化時期,先民不僅認識到野生稻可以食用充飢,逐漸學會了採集、儲存野生稻,並有意、無意地嘗試了栽培。

意即,上山文化時期應是水稻栽培和馴化的早期階段。

結合上山文化的相關考古發現與研究,表明錢塘江流域不僅是浙江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源地,也可能是中國稻作農業的搖籃。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上。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項目的資助。

荷花山遺址發掘區和取樣位置

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水稻扇型植矽體魚鱗狀紋飾的歷時性變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