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名山」500歲了,海內外專家學者將齊聚西樵山研討嶺南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西樵山上,湛若水題寫的「仰辰台」。

西樵供圖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盛正挺 通訊員/許雪花)西樵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享譽眾多。

不僅是6000多年前「珠江文明燈塔」,是儒、釋、道三教共融的「南粵名山」,更是明清時期天下聞名的「理學名山」。

明清以來,成千上萬的士子大夫雲集西樵山,精研程朱理學。

湛若水創建的大科書院和雲谷書院、方獻夫創建的石泉書院、霍韜創建的四峰書院,成為名噪一時的四大書院。

其中尤以明代中期湛若水於1517年創建的大科書院最負盛名,它使得西樵山成為全國意義上的「理學名山」。

西樵山四大書院,成為此後數十年間中嶺南地區士大夫集團一個重要的講游之所。

同時隨著湛若水、方獻夫、霍韜三人於嘉靖年間相繼出山北上,官位的晉升,與王陽明、方豪等當世名家大儒的交往,及致仕後再到各地建書院講學,西樵山理學迅速崛起,聲貫朝野,成為與老牌的嶽麓山、廬山等齊名的「理學聖地」。

按照湛若水創建大科書院的時間來算,西樵山被譽為「理學名山」到今年正好是500年。

1 2下一頁

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坐落在西樵山白雲洞景區。

西樵供圖

為了深化對嶺南歷史與文化的學術研究,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2017年11月24—27日,西樵理學名山500年暨中國古代書院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將在西樵山召開。

此次研討會由佛山市南海區文化體育局、西樵山管委會文促局、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中山大學哲學系聯合主辦,由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承辦。

近年來,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積極推動嶺南歷史與文化研究,在設立研究平台、組建研究團隊、培養研究人才、搜集整理文獻資料、刊布推廣研究成果、開拓研究議題、更新研究視角等諸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

此次研討會匯聚了專家學者約40人。

其中,國內學者約25人,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人民日報社、廣明日報社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港澳台及海外學者約15人,來自台灣中央研究院、台灣清華大學、台灣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日本千里金蘭大學、美國中喬治大學等。

除了研討嶺南文化外,專家學者們還將實地考察西樵山九龍巖、四峰書院、白雲洞等人文古蹟。

上一頁1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