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遺風,探訪山西博物館佛風遺韻特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佛像

即為佛之形象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在世時,是反對印度社會婆羅門教的偶像崇拜的。

在佛教產生後的六百年間,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釋迦牟尼生前的教訓,不立偶像崇拜。

在印度史上,直到公元一世紀前,並未見有佛的雕塑像和繪畫像出現。

在阿育王時代(公元前二七二-前二三二年)建造的佛陀伽耶之摩訶菩提寺中,雖然可以見到不少雕塑圖案和佛座,但是,佛座上並無佛像可見。

從這裡,可以看到當時的佛教信徒還遵從釋迦牟尼的遺訓,不行偶像崇拜之事。

當然,也有可能出於這樣一種心理,即他們以為佛的神聖形象難以描繪,製作佛像是一種褻瀆神聖的罪過。

但隨大乘佛教之興起,佛像之雕刻始盛行,故諸大乘經典中有甚多關於造像因緣及其功德之記載,下面就來看看佛像的坐姿有幾類。

佛像的坐姿一,坐像 結跏趺坐、半跏趺坐、箕坐、跪坐、倚坐、蹲踞

佛像的坐姿二,立像 直立像、行經像、曲立像

佛像的坐姿三,臥像 只用於釋迦牟尼「涅槃」(即入天圓寂)時的特殊場合,姿態朝右側臥。

今日讓我們走進山西博物館,帶領大家親身感受唐代的各種佛造像。

坐標打卡點:山西太原.山西省博物館

照片拍攝日期:17年4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九尾狐現身,山西博物館藏了多少國寶

山西是中原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和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重要政治中心,從女媧補天的太行山,到華夏文明的遺址,從唐代的木雕到北魏的石窟,從寶剎禪院到佛道聖地……五千年積澱下來的山西,是中華民族的魂。山西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