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清涼寺窯是傳世汝瓷的大姨媽(從蘇拍通往北官窯址 之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雖然寶豐清涼寺和傳世汝瓷精品之間有很近的血緣關係,但這些傳世汝瓷不可能出世於寶豐清涼寺窯的腹中。
寶豐清涼寺窯不是這些傳世汝瓷的生母。
這個挑戰性觀點的開端,起始於具有黃河沖積平原出土特徵的瘞埋瓷片在民間的發現,以及北大考古系教授秦大樹的預言。
這個預言的大致意思是:除了老虎洞和珠山官窯存在瘞埋制度,還有一個官窯應該也有瘞埋制度,它就是還沒有發現的北宋官窯。
這些民間發現的瘞埋瓷,在制胎工藝、材料、土埋沁變上都與黃河息息相關,也與北宋古都所處地域的水土環境相關。
最重要的是,這些民間發現的瘞埋瓷上,大部分都有禮器特徵。
這些瘞埋瓷雖然接近寶豐清涼寺作品,卻異乎尋常地精美。
逐漸地,我們發現,寶豐清涼寺窯場和大部分傳世精品汝瓷之間沒有確定的直系血緣關係。
反而是北宋官窯與傳世精品汝瓷之間的血緣更為親近。
沒有出土第一現場,也沒有輾轉的第二、第三、第四現場,這些瘞埋瓷上攜帶的窯址信息很少,還原這些瘞埋瓷出土的久遠事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填補大量失去的邏輯環節。
放棄單一事件溯源,以多維度交集側寫分析,應該是較為實際可行接近北宋官窯真相的方法。
在追尋北宋官窯的過程中,我們也收集了一些疑似的北宋官窯窯器和信息,其中也包括對傳世汝瓷的目檢。
瓷器自北宋末年成為禮器之始,兩個皇權文化的視覺元素就如魂附體。
一個是禮器器型,一個是禮器顏色。
這其中既有北宋皇室對天之色的敬畏。
也有北宋皇室對禮器型制神授觀念和禮器規格中的禮制秩序的恪守。
兩宋官窯禮器模具化生產的出現,是皇室對禮器規格、造型、尺寸的硬訴求下的必然。
我們一直長期收集北宋泥范制胎工藝存世的線索,目的是為了取得北宋官窯作品的排他性實驗數據。
北宋官窯作品的排他性數據很難從釉的特徵上取得。
北宋官窯的制釉技術承繼於北宋晚期各大名窯,但主要是汝窯。
北宋時期的瓷器,由於釉的製作工藝相互傳承融合度極複雜,今天,如果把吸收了北宋晚期北方各優秀瓷種制釉工藝的北宋官窯和同期其他北方窯口瓷器(主要是汝鈞類)從釉的表現上區分開,難度很大。
而泥范制胎,卻可能是那個時期北宋官窯排他性的工藝特點。
在對傳世汝瓷的觀察中,我們發現了許多泥范制胎的表征。
這些表征在寶豐清涼寺的出土器中是沒有,或觀察不到的。
我們有理由認為,那些館藏的、私藏的傳世汝瓷中應有北宋官窯燒制的作品。
準確地說,那些一直命名為「汝窯」的兩岸故宮館藏品中有些可能是北宋「京師自置窯」燒制的「汝窯系」作品,而不是寶豐清涼寺窯的「汝窯系」作品。
探秘汝窯發現三十年,走近清涼寺窯之真相
文獻記載,汝窯供御皇室,燒造極短,工藝精良,傳世罕見。北宋末年,隨著金兵南下、宋室南渡,存世僅僅20多年的汝官窯旋即銷聲匿跡,成為歷史疑案。1985年10月,在鄭州舉行的中國古陶瓷學會年會上,葉...
河南寶豐 宋元大型汝瓷官窯遺址
宋元時期一處規模較大的汝瓷官窯遺址。分布於河南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內及村南台地,總面積超過一百萬平方米。分布範圍之廣,為河南瓷窯址所罕見。其中心區域在村內的中北部,燒造的御用瓷器以天青色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