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確定四個歷史文化街區 首提"歷史城市"保護概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保護規劃示意圖

俯瞰古城區。

資料圖片

原文標題:揚州名城保護添 護身符

記者昨從市規劃局了解到,《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5-2030年)》(下稱《規劃》)已獲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實施。

《規劃》系統研究了揚州市歷史文化價值,提出了名城保護原則、規劃目標和框架,明確了城市整體格局和風貌保護要求,確定了歷史城區、4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範圍和保護措施。

規劃 確定歷史城區範圍和4個歷史文化街區

《規劃》明確,揚州歷史城區保護範圍為:東、南至古運河,西至二道河,北至北護城河,面積約5.09平方公里。

確定東關街、仁豐里、灣子街和南河下等4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範圍面積分別為32.47公頃、12.07公頃、32.50公頃、22.35公頃。

省政府在批覆中要求:制定完善並全面落實相關措施,加大對市域各類物質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

重點保護大運河等歷史河道以及兩岸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遺存,保護體現揚州城歷史演變的城河水系、城牆遺址本體及其周邊歷史環境。

批覆中還強調:要保護歷史城區的空間特徵,保持傳統街巷、河道的空間形態與尺度,保護文昌閣、四望亭等標誌性建築物,嚴格控制新建建築高度和視線走廊,延續南秀北雄相融合的傳統建築風格。

框架 「一帶、四片、多點」

根據《規劃》,揚州市域將形成「一帶、四片、多點」的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框架。

「一帶」:為大運河(揚州段)。

「四片」:為揚州片區、高郵片區、儀征片區和寶應片區。

「多點」: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等不可移動文物和各類歷史建築。

市區則以京杭大運河(中心城區段為古運河)為主脈,串聯揚州歷史城市,邵伯、灣頭、瓜洲、大橋四個古鎮和沿線眾多文物景點,構成「一帶、一城、四鎮、多點」的市區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總體框架。

亮點 首提「歷史城市」保護概念

通過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實施的《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是按照國家規範,在總結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成果的基礎上,形成法規性規劃,不少先進理念在規劃中得到體現。

如過去老城和瘦西湖風景區是分開保護,新規劃將兩者結合起來作保護。

建立了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與文物保護單位三個層次的保護體系。

唐城、宋三城、明清城是揚州三道古城輪廓線,《規劃》首次提出「歷史城市」的保護概念,延伸了之前三道古城輪廓線的內涵,旨在將隋唐以來揚州城的歷史格局作為一個整體進行保護,既凸顯了揚州「不斷演進形成的歷史性城市景觀」的名城價值,同時也體現了當今國際古城保護的最新理念。

重點 保護明清揚州城格局等

根據揚州城歷史變遷和格局演變,確定基本以明清揚州城的範圍為重點保護控制的歷史城區,具體為古運河、二道河、北護城河以內的明清揚州城。

揚州歷史城區為老城區(明清揚州城),保護的重點內容包括明清揚州城的城池格局、傳統風貌、空間尺度及其相互依存的外圍環境;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風貌街巷;古運河、護城河、小秦淮河等歷史水系;歷史園林、古樹名木、古井、古橋樑等歷史環境要素;個園、何園、朱自清故居等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和其他不可移動文物;揚州玉雕、揚州剪紙等傳統工藝、傳統產業以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報記者 張孔生

歷史城區

■保護範圍:東、南至古運河,西至二道河,北至北護城河,面積約5.09平方公里

■確定東關街、仁豐里、灣子街和南河下等4個歷史文化街區

三個保護策略

《規劃》確定了三個保護策略。

一是整體保護的策略,即保護整體空間格局。

二是差異化保護的策略,根據不同的區域特徵劃定保護區及控制區,明確保護要求。

三是積極保護的策略,通過用地調整、交通組織、展示引領等措施實現有機更新,維護歷史城市發展的整體秩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