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書香節異彩紛呈 五大亮點引關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網廣州8月18日電(記者陳寂)南國炎夏,閱讀的世界最是沁心清涼。

在此間舉行的2015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上,35萬種參展圖書、200餘名名人名家親臨廣州主會場,300多場講座、訪談與簽售活動,讓廣大市民徜徉閱讀的空間中,感受濃郁書香。

在歷經22年耕耘後,南國書香節塑造了廣東書香無處不在的文化品格,並在異彩繽紛的文化活動中呈現出了5大亮點。

一是抗戰主旋律。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諸多精心出版的著作適時出版,在南國書香節期間引發國人銘記歷史,並紀念中國人民抗戰的英雄壯舉。

廣東館舉行了「別了,法西斯——從戰場到文化的反思」活動,推出新書《黑暗時刻:希特勒、大屠殺與納粹文化》《刺刀書寫的謊言:侵華戰爭中的日本「筆部隊」真相》和「抗戰三部曲」(《老街的生命》《兵販子》《雪峰山決戰》),並就中國抗日戰爭和納粹大屠殺的文學書寫、文化記憶和歷史啟示等問題與讀者進行分享。

廣東人民出版社副總編倪臘松表示,這幾本新作以獨特的眼光另闢蹊徑,從「文化角度」探尋戰爭的精神根源,在中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將對戰爭的研究和反思推向更深更廣的領域。

二是「一帶一路」文化精品迭出。

被稱為牽繫著廣州「根」與「魂」的大型歷史文獻叢書《廣州大典》耗時10年編纂完成,在書香節上以全套書和公眾見面。

羊城書展「廣州大典館」專館在長達數十米的展板,這套520冊巨著的10年著書歷程清晰在目。

全程參與《廣州大典》編纂工作的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副館長倪俊明告訴記者,《廣州大典》為學界研究廣州的歷史和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比較完整的資料庫。

書香節今年新設了東南亞館,邀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出版印刷業機構、企業和文化單位參展。

其中的「絲路書香」文化體驗區配合國家關於「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方針,重點展現廣東省近幾年與國外特別是東南亞各國文化交流的成果,也成為讀者直觀體驗「一帶一路」文化魅力之地。

三是青少年閱讀消費方興未艾。

行走在書香節會場,青少年是當仁不讓的主角。

與作家見面、玩互動遊戲、參加知識競賽等活動,豐富了孩子們的閱讀體驗。

充滿童趣、色彩絢麗的繪本館也受到家長和兒童的歡迎。

中國城市閱讀指數研究報告顯示,全國銷量最高的圖書即為童書。

此外,具體到紙質書領域,京東網和當當網過去一年的600本暢銷書包括33個類別,童書和小說也占據最大比例。

孩子們的閱讀,成為當前中國圖書市場最熱現象。

在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新書《火印》讀者見面會上,曹文軒面對著台下認真坐著的青少年讀者,語氣輕緩地講述著自己的創作心路。

孩子們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為什麼要寫叮叮噹噹的故事?怎麼樣有作家的本領?《大王書》的後兩部什麼時候寫完?

四是文化大家成為明星。

阿來、王躍文、劉慈欣、易中天、錢文忠、林清玄、敬一丹、吳曉波……這些今年參加南國書香節的文化名人,有的是書香節的老友,有的是首次登場,但在活動現場,都受到書友如明星一般的熱愛和對待。

第一次參加南國書香節的敬一丹說:「我覺得這書香節的氛圍太舒服了,我特別希望能在這裡當讀者享受一下。

秉持公益辦展、文化惠民理念的南國書香節,今年繼續向市民免費開放。

廣大讀者也藉此良機,與一大批文藝大家近距離接觸,在書迷和作家的熱烈互動中書香節活動氣氛也漸入佳境。

五是全民閱讀漸成時尚。

廣東各地近年湧現出了一批「書香之家」「書香企業」「書香之鄉(鎮)」,此外「書香嶺南」「深圳讀書月」「香山講壇」等一批近年閱讀品牌更讓書香節之外的閱讀同樣異彩紛呈。

「閱讀無處不在」的理念也不斷落英繽紛,熱愛閱讀也逐漸成為都市人熱愛美食、熱愛運動之外的另一種價值追求。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