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繕,專業才能體現價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月15日,微博認證為學者、作家的博主張宏傑稱,安徽鳳陽明中都東華門遺址維修現場有工人「用電鑽把完好的舊磚起掉」換上新磚,「把真古蹟修成假古蹟」。

對此,鳳陽政府官方微博回應稱,因為東華門門券坍塌毀損嚴重,根據設計單位意見,需要剔除破損、鬆動城磚,再對殘缺部分進行修補加固。

近年來,文物修復遭遇質疑的事件時有發生。

2010年7月,圓明園首批破損文物完成「試驗性修復」後剛一亮相就被質疑「土氣」,因為部分文物被塗上金漆,而且連修復中使用的紋飾圖案也沒有任何依據;去年,位於遼寧綏中小河口的一段長城也引發關注,有網友將一組修繕後的長城圖片發至網上,照片中,城牆與地面被抹平,起伏的牆垛與野性風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

有網友直呼:「這種修葺還不如不修,簡直比破壞還可怕。

在上述背景下,明史學者張宏傑對於明中都東華門遺址維修的質疑,也引發了較大的關注。

不過從鳳陽縣方面的回應看,似乎張宏傑的質疑都是「誤會」,當地的文物修復並不存在任何問題。

客觀而言,張宏傑15日發表質疑,鳳陽相關方面當晚作就作出回應,第二天凌晨就發布調查結果,這也算是態度積極。

可這一回復,不僅張宏傑不滿意,公眾也多有疑慮。

比如說,回應稱,在整個遺址公園的規劃、設計、建設、施工過程中,各項方案均按照規定報呈國家文物局審定批准後實施。

但要知道,方案歸方案,具體實施歸具體實施,方案批准並不等於施工標準就必然得到保障。

上述長城修復被質疑,彼時的相關方面也表示是經過國家文物局的審批,方案的設計、批覆、工程驗收等程序合法。

可見,光有審批程序,並不能為文物修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背書。

此外,從現場照片看,修葺一新的城牆,與亂碼擺放的舊「廢磚塊」形成鮮明對比。

新砌的城牆讓人看不到半點遺址的氣息,是否真的是按照遺址修繕應遵循的修舊如舊與最少干預原則進行處理的,令人生疑;而散亂堆在一邊的舊磚塊,給更人以粗暴的觀感,看不到遺址修繕應有的專業度。

的確,文物修繕是個專業工作,普通人不一定知道那麼多「門道」。

但文物修復現場有沒有展現出應有的專業氛圍,修繕出來的遺址,與原有遺址的差別到底有多大,失真程度又如何,一般人憑感受也能夠知曉幾分。

這應該也是學者張宏傑能夠對此抱以質疑的基本「素養」所在。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文物修繕雖有專業門檻,但並不能因此排斥外界的質疑和監督。

其中至少有兩個方面必須導入公眾視線。

一方面,文物修復是否是嚴謹科學的,是不是真正按照專業標準進行施工。

若花大錢修繕出來的遺址,讓人看不懂,或是感到違和,覺得古人留下來的東西被「糟蹋」了,形成了破壞性保護,當然必須向社會釋疑,若屬實,還應該追責。

另一方面,歷史文物的觀賞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對應的便是「經濟價值」。

那麼,在修復的過程中,防止有人「以新換舊」,也很有必要。

這起事件中,恰巧就有工人透露被拆下來的舊城磚,「刻字的要幾千元一塊」。

其中是否存在不當的利益糾葛,當然令人遐想。

歷史文物的價值日益凸顯,公眾對文物的興趣也在提高,文物保護、修復正迎來一個興盛時期。

但在這個過程中,文物修繕的專業性,乃至對文物的敬畏感,是否相應提升了,仍得打上個問號。

如果修繕、保護,最終換來的是一座座「嶄新」的仿造品,已然不啻為最大的文化災難。

就個案來說,明中都東華門遺址維修被質疑一事,算是對當前文物修繕的一種現實提醒。

同時,鑒於諸多疑點仍存,更高階的文物保護部門,有必要儘快介入調查。

(朱昌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