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咸陽城遺址發現大型國家府庫遺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西安2月1日電(記者陸航)經過兩年多持續發掘,考古工作者近期首次在秦咸陽城遺址區域內發現秦代大型國家府庫遺存,除大量板瓦、筒瓦、空心磚等建築材料外,數量龐大、做工精細的石質編磬殘塊為學界了解秦帝國禮樂制度提供了實物資料。
秦咸陽城遺址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東渭河北岸的咸陽塬上。
1959年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文管會等機構對咸陽故城進行了長期的考古調查和發掘,探明秦咸陽城中心位置在今窯店鎮一帶。
文物部門重點對面積約1.5萬平方米的秦咸陽一、二、三號宮殿遺址進行了發掘,已出土各類文物5000多件(組)。
據主持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介紹,此次發現的府庫遺存位於西咸新區秦漢新城窯店鎮,地處秦都咸陽城宮區以西的胡家溝村。
2014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曾在此勘探發現了5組大型夯土建築基址。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6—2017年選擇其中規格較小的一組進行了整體揭露發掘。
「出土編磬的意義,並不完全在於其數量的巨大,更重要的是編磬上的刻字自證建築屬性,這在咸陽城考古中還是第一次。
儘管這些石質編磬殘碎嚴重,但不少石磬經過清理拼對後發現有明顯使用痕跡,23件殘塊上發現了文字,如秦代小篆『北宮樂府』等字體,再次證實了秦代設樂府的史實。
」許衛紅說,這處大型國家府庫遺存也是繼20世紀七八十年代發掘秦咸陽宮遺址以來,在秦咸陽城遺址區域內再次發現的秦代大型官署建築遺址。
參與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張楊力錚介紹,這組建築四面為夯土垣牆,牆體厚度約3米,總長110米,寬19.5米,內部有面積相等、結構相似的4個大房間,每個大房間內又有方向不同、間距不一的窄牆。
已經出土的建築遺址缺少門道,也沒有發現木質建材。
初步判斷這組建築毀於大火,因為牆體遺存被燒成紅色,地面被燒成青色硬面,石磬局部也被燒成白色。
除了編磬,考古人員還在遺址內發現了一個「大×繒官」的封泥。
許衛紅介紹,「大府(內)繒官」,是掌管絲織物的官吏印章戳印,如果第二個字最終確認是「府」,就應該是皇宮的後勤部門;如果是「內」,就是國庫。
這組建築可能與秦咸陽城北宮區主管國家或皇室物資生產、存儲的機構有關,應該是一組儲存包括編組石磬等禮樂用具在內的秦代大型府庫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