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鐵路施工發現江南第一墓,規格極高,墓主竟是孫權姐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鐵路、地產等工程的大量開發,挖墳掘墓的消息天天都能聽到,其後便是考古專家的搶救性發掘,不少墓葬的發掘確是為我國的歷史研究提供了不少的佐證。
那些打著保護文物旗號的發掘是否真的能夠保護文物,小編姑且不做評論,但是這個「江南第一墓」的發掘當年確實轟動了考古界,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1990年8月,京九鐵路吉水段施工,在對鐵路中心線內的小山包進行爆破取土時,發現一座大型墓葬。
墓葬平面呈凸字形,封土高聳,占地900平方米,墓向朝東。
墓室用青灰色網錢紋花紋磚砌築,由墓門、甬道、前室、左(右)耳室、後室、正方形迴廊組成。
墓葬東西長30米,南北30米,左、右迴廊轉角處各砌築一藻井,為「四隅券進式」穹窿頂;前室亦為「四隅券進式」大型藻井,整個墓葬干砌而成。
簡而言之就是這座墓規模大、規格高、墓主地位不凡,此前在整個江南地區從未見過。
大墓的出土引來了考古界的關注,隨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水縣博物館對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出土了青銅器、青瓷、陶器、古錢幣等珍貴文物100餘件。
墓葬年代,經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論證,為三國東吳晚期,距今1700餘年,命名為吉水東吳墓。
由於沒有出土墓志銘,墓主身份成迷。
有學者大膽推測了墓主應為三國時東吳的譚紹。
在吉水縣城東約6公里處,有一個叫譚埠的村莊,系吉水譚氏開基之地,該村早就有孫權姐夫墓在「三碗齋」的傳說曾一個叫譚紹的人早年讀書中舉,外出做宮,官至騎都尉,成了皇親國戚,後因宮廷權位之爭失勢,譚紹便攜家人回到了故鄉定居,死後葬於吉水城郊的張家屋下東側,共3家,「品」字形排列,封土高8至9米,狀似3碗大齋飯,稱作「三碗齋」。
而在《三國志》吳志之中也有譚紹相關記載,似乎也和墓葬出土文物吻合。
東吳傳奇名將,北抗曹魏,西拒蜀漢,1780年後還要氣死日本人
1984年6月,馬鞍山市紡織廠搞基建時,突然挖出了一個墳墓,讓大夥很驚訝,後來通知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馬鞍山市文物普查隊對墓葬進行了發掘。通過發掘資料證明,墓主為三國東吳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
當塗東吳墓出土龍形器物 定位為王侯級大墓
目前,正在進行的當塗縣「天子墳」東吳大墓考古工作備受關注,特別是墓主的身份是不是孫權第六子孫休,讓人十分期待。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目前,「天子墳」東吳大墓的考古發掘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發掘出土包括...
「天子墳」東吳大墓保護大棚開建
日前,「天子墳」東吳大墓保護大棚項目已開工建設。該項目占地2646平方米,總投資200餘萬元,工程預計7月底全面完工。「天子墳」坐落於當塗縣姑孰鎮洞陽行政村洞陽自然村姑孰工業園內,314省道北側...
沉睡2000多年的海昏侯墓,文物數量價值超過馬王堆
2011年3月,在江西省南昌市一座叫「墩山」的山包上,村民發現了一座罕見的漢墓,而經考古學家證實,這是西漢時期的海昏侯墓。海昏侯墓規格龐大,出土文物數量驚人,並且2000年來從未被盜。種種謎團和...
工人炸出三國古墓,裡面的機關讓專家束手無策,無奈將整個墓搬走
文/清歡工人炸出三國古墓,裡面的機關讓專家束手無策,無奈將整個墓搬走看著博物館展覽的那些文物,大家會不會想,它們當時都是怎麼被發現的呢?一般情況下,文物都是隨著墓葬一起發掘的。因為在古時候,不管...
安徽當塗出土東吳大墓:墓主身份待考 疑葬孫權之子孫休
近日,馬鞍山市當塗縣一座東吳大墓的考古工作備受關注,這座墓葬規格甚至超過該市曾發掘過的三國東吳名將朱然墓。雖然目前還沒有明顯證據證明墓主的身份,但當地文化人士據縣誌記載,猜測墓主或為三國時期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