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6個罕見的未解之謎,有些事情說不清道不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探秘6個罕見的未解之謎,有些事情說不清道不明!
小寇侃神秘 2018-06-02 11:16
齊齊哈爾木乃伊死因之謎---7年前,齊齊哈爾扎龍濕地保護區發現一具神秘木乃伊。
木乃伊保存完整,來歷卻很可疑。
濕地為何能保存不腐木乃伊?死者生前究竟有怎樣的經歷?木乃伊棺蓋打開時,專家發現棺蓋上有明顯地抓痕,而且她的左手和左腳也有明顯的殘缺。
這具女屍是否曾經復活?目前,正作更細緻的研究,希望揭開更多謎團。
新疆青河大隕鐵之謎---隕落在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境內銀牛溝一帶的世界第三號大隕鐵,這塊稀有的大隕鐵,何時隕落在地球之上?重達30噸的大隕鐵隕落青河時為什麼只在地表留下一個很淺的坑?如此巨大沉重的隕鐵又是如何運抵千里之遙的烏魯木齊?「傷痕累累」的大隕鐵背後,又有怎樣的傳說與往事?
郭莊楚墓防盜之謎---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郭莊楚墓考古隊領隊馬俊才說,此墓前後被盜22次,但仍舊保存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可謂奇蹟。
郭莊楚墓是一座罕見的積沙積石墓,防盜嚴密,若盜墓挖到積沙層,沙子會流動繼而帶動石頭塌方,砸死砸傷盜墓者。
如果盜墓者試圖挖掘盜洞,沙子邊挖邊淌,盜洞根本難以成形。
就是挖成了,也極容易造成塌方,讓盜墓者成為殉葬者。
神經細胞非對稱性生長之謎---日本科學技術大學日前發表公報稱,該機構研究人員在動物實驗中,弄清了神經細胞在生長過程中出現非對稱形狀的詳細機制,這一發現將有助於開發恢復受損神經的新治療方法。
神經細胞本來呈球狀,但是在生長過程中,會伸出3至6個左右的突起,其中一個突起會變長,成為軸突。
軸突主要作用是連接其他神經細胞,從而使神經細胞間可以傳遞信息。
百慕達三角有無時光隧道---1954年在加勒比海,夏里·羅根和戴利·諾頓駕駛氣球和其他50個參賽者參加氣球越洋比賽。
突然在眾人面前,這個氣球一下子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消失多年的氣球1990年突然在古巴海面出現,古巴方還以為美國派出秘密武器來進攻。
科學家認為氣球進入了時光隧道,對他們來說可能只是一瞬間,但卻已過了36年。
因此可說這是比地球時間慢的一條神奇隧道。
唐朝因乾旱而滅亡---一群穿梭於水泥叢林的現代人,用精密的儀器,分析一塊78000歲的「石頭」,以此追逐季風的強弱,並揭開一個1000多年前的謎底——中國最輝煌的大唐盛世因乾旱而滅亡。
這當然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它取自廣東省湛江市西南部的湖光岩瑪珥湖。
通過岩芯樣品的磁屬性和鈦物質,可以揭示東亞古代冬季季風強度。
而這,直接影響了一個朝代的興衰。
遺失的6個未解之謎,到現在還是解不開的秘密!
失落黃金國重現尼羅河谷---在古代有一個盛產黃金的國家——庫什,令人不解的是,這樣強大的古代帝國怎麼可以在缺乏文字記錄,缺少有效的社會管理和低城鎮水平的情況下順利地誕生並運轉呢?然而事實是:關...
該古墓暗藏玄機,考古專家差點被掩埋,是迄今防盜措施最先進古墓
文/三哥郭莊楚墓,位於中國河南省上蔡縣大路李鄉郭莊村,根據對郭莊楚墓以及已經出土文物的初步分析,郭莊楚墓的時代應該為戰國早期,墓主可能是楚國分封在蔡國的高級貴族。
罕見「吃人」流沙墓:機關巧妙,步步驚心,幾十波盜墓賊無功而返
古代帝王將相,生前顯貴,死後陪葬大量珍貴物品,由此不得不設下重重機關,用盡各種手段,防止盜墓。今天小編則講述的是會「吃人」的流沙墓,以其奇特的防盜術獨具一格,令人稱奇。
墓主帶13名侍妾,安葬在13米厚的流沙里,讓歷朝的盜墓賊都恨死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起源於三國時期的摸金校尉一職也是如此。當時曹操為了彌補軍餉,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以貼補軍用。到如今已經變成了俗稱的盜墓賊,但是裡面也是能人輩出。...
流沙積石防盜——上蔡郭莊楚墓群暗藏玄機
郭莊楚墓位於上蔡縣大路李鄉郭莊村東部臥龍崗之上,東距上蔡縣城3公里,西至京港澳高速公路15公里。臥龍崗南北起伏連綿22多公里,俗稱「45里龍崗」,是早期文化遺址,該墓葬就建在臥龍崗楚墓群的文化遺...
上蔡臥龍崗楚墓群暗藏玄機
□晚報記者 任羽 上蔡古時候稱為蔡地,西周初年武王封他的弟弟叔度為侯,在此建立蔡國。此後,歷代王侯都把陵墓建在了自己的封地上。因此,就在這片土地下,埋藏著許多高規格的王陵。郭莊楚墓位於上蔡縣大路...
此人的墓穴被盜了不下20次,開棺之時有新的發現
郭莊楚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因為年代太過久遠,所以他的墓穴一直沒有被人發現。直到2005年春節前夕,有人發現了郭莊楚的墓穴,並且企圖用炸藥把墓穴炸開,好進入墓穴,竊取文物。還...
古代墓葬嘆為觀止的機關術,每一樣都讓盜墓者防不勝防
回首看過去,歷代富庶權貴都會挖空心思準備自己的身後事,隨著厚葬習俗而來的就是盜墓現象,盜墓與反盜墓,這種鬥爭一直在延續,不斷升級,而墓葬內的一些機關術直至現在仍讓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