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是什麼動物?有什麼傳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獨角獸是什麼?經常在法院前面看到的,像獅子一樣的,頭上長著一個犄角的動物就是獨角獸。

它是法的象徵。

請問獨角獸是什麼動物?在中國和西方分別有什麼傳說?

獨角獸是什麼動物?

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虛構生物。

西方神話的獨角獸則形如白馬,額前有一個螺旋角,代表高貴、高傲和純潔。

有的還長著一雙翅膀。

甚至,有的獨角獸還是黑色的。

獨角獸,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頭頂正中長有一支單角的動物。

在傳說里,獨角獸的角有解毒功能,很多人乘機去賣「獨角獸」的角的粉末。

在中國古代傳說里,神獸白澤就是東方獨角獸的一種。

獨角獸有什麼傳說?

在中國古代漢族神話中,龍馬是一種吉祥之物。

它只有在履行重要使命時才出現。

它的出現被人們視為美好時代的象徵。

傳說大約五千年前第一隻龍馬出現,並將文字傳授於伏羲帝。

在大約4700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697年,另一隻龍馬出現在黃帝的花園。

這一吉兆被視為黃帝之統治將千秋萬代,和平繁榮。

堯帝統治時期也出現過兩隻龍馬,因此,堯帝便成為四千年前五帝之一。

麒麟是漢族傳統文化中著名的四靈獸之一,是吉祥神獸,主太平、長壽。

「麒麟」以「鹿」為偏旁,古人造這個詞的時候,便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麒麟由鹿演化而來,但它又絕對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裝備。

麒麟的額頭長著像龍一樣的肉質的角、鹿的身體、馬的腿、牛的尾巴,身上五彩斑斕,腹部是褐色的,行走時不會踩花和草。

麒麟在古代很多典籍中均有記載,如《山海經》、《史記》、《論衡》等等。

「十四年庚申,魯西狩獲麟,孔子作春秋。

」便是十分有名的傳說。

其中麒麟不但會被發現,被箭射中還會死……顯然不是信仰的產物。

似乎在上古,麒麟雖少見,卻也不算是「妖怪」之類。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麒麟的本來面目,也逐漸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在中華民族傳統的藝術寶庫里,麒麟是中國歷代人們喜聞樂見的裝飾形象。

這個瑰麗多姿、儀態萬方的神靈瑞獸,不但集中了自然界各種動物美的大成,而且表現了超出自然本色的理想化的形式美,給人以吉祥的祝福和美的享受。

麒麟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不同的特徵和氣質。

它的演變基本上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即春秋戰國時期傳說中的朦朧美,兩漢時期的古拙美,南北朝時期的雄健美,逐漸過渡到明清時期的繁華美。

從麒麟的演變過程看,它與龍的演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以至到明清時期兩者逐漸同化,使麒麟變成鹿形的龍,除了蹄子像鹿,尾巴像獅和軀體比龍短外,其餘和龍的形象一樣。

因此,明清時期的麒麟,實際上是一種變異的龍。

龍鳳研究專家王大有先生認為:麒麟是龍鳳家族的擴大化,他在著述的《龍鳳文化源流》中說:「麒麟雖以鹿為原型,然而實際上是一種變異的龍,只易爪為蹄而已。

它為中央帝的象徵,但因出現較晚,並不具統治地位,而中央帝的實際形象是蛇軀之龍。

古文中常把「中央黃帝」尊為麒麟,而後來人們把歷代帝王比喻為龍,從中我們也可看出麒麟與龍的因果關係,它們同屬一宗。

商代龍的角,常常用長頸鹿(古時將長頸鹿稱為麒麟)的菌狀角,這是麒麟與龍的又一種複合觀象。

秦漢時期,龍從蛇體向獸體轉化,和後來的麒麟極為相似。

漢代以後,麒麟作為一種「仁獸」雖慢慢從龍的大家族中分化出來,而逐漸自成一體,成為「五靈」之一,但卻始終沒有脫離龍的範疇。

到明清時期,終於「萬變不離其宗」,和龍的形象靠攏,成為龍家族中的一員。

麒麟往往在太平盛世之際,伴隨著聖王或是喜慶祥瑞之時出現,在瑞氣祥雲繚繞中,在優雅的香音飄渺中,款款而來。

有的還把麒麟說成是能吐玉書的聖獸,有的還給麒麟插上雙翼,說它能從日月飛翔,是天上的星宿,是神靈之獸,是吉祥的預兆。

留存在中華大地上最為著名的麒麟當數南朝帝陵前的石雕。

麒麟紋飾華麗,身軀趨向於獅虎形象,用巨石雕琢而成,身高在3米左右。

麒麟挺胸曲腰,目真口張,頸短而闊,昂首作仰天長嘯狀,麟身紋飾極富裝飾味。

體感強,且厚實。

石雕在重視整體感的基礎上,更注意誇張和變形,顯得壯美而有生氣。

宋代的麒麟雖保持著鹿科動物的特徵,但從其頸部鬃毛的飄拂,以及軀體麟片的刻划上,卻已向龍形方向靠攏。

元代的麒麟則明顯的龍形化了。

明代麒麟頭部呈馬頭形,而頭部的裝飾和明代龍的頭部是一致的,連頭部的鬃毛也是前沖的,身軀上一般密布鱗片,馬的蹄,四肢及身上有火焰披毛,色澤以青色為多,也有黃色和綠色的。

明代的麒麟風格也各不相同。

在北京法海寺內便出現了不同造型風格的石雕麒麟,一為鹿身蹄形麒麟,顯得纖巧、靈動,給人一種祥瑞之氣。

另一為獅身爪形麒麟,顯得壯實而肥碩,但瑞氣與靈氣都不如前者。

帝陵前的明代麒麟卻又是一種類型,其形體在往龍轉化發展的基礎上又繼承了南朝時期的瑞獸風格,使麒麟顯得穩健雄渾,這可能是與守衛陵墓的職責有關。

有人把天安門前華表上的朝天獵孔說成是蹲龍,其實,倘若把其造型和麒麟進行比較的話,那纖巧靈動的身軀,那蹲伏的姿態,似乎和麒麟的形狀更接近一點。

而到清代,麒麟的龍形化特徵得到進一步固定,形成了「龍頭、麋身、馬蹄、龍麟、獅尾」的藝術形象。

麒麟的龍形頭部刻劃繁複華美,圖案趨向規範化、工整化,與六朝時期的麒麟比較,已失去了那種剛健豪邁的氣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