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二萬曆皇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神宗朱翊君

萬曆皇帝,名叫朱翊鈞(公元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年號萬曆,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

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

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朱翊鈞在位初之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並有李太后監國,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例如一條鞭法),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國力得到恢復,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

神宗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征,鞏固了漢家疆土。

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無像張居正的人可以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強征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

以上時歷史正文中對於萬曆皇帝的評價,可見張居正在位時,很好的輔佐督促了萬曆皇帝,而後期說萬曆皇帝荒於政事,我覺得並不準確,因為明史是清朝人編寫的,為了清朝自己執政的穩固性,也因為那年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當年在萬曆年間被李成梁的軍隊誤殺,所以清朝對萬曆皇帝是沒有好感的,稱其後期荒於政事可能時對其的污衊,因為在萬曆後期,萬曆皇帝雖然不上朝,但是當時的明朝應該時中國歷史上最開放和活潑的時期,當時明朝經濟處於世界主導地位,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在江南大地生長,如利瑪竇等外國傳教士大批來華,開始西學東漸,整個社會也出現了反對封建禮教,解放個性的的精神;萬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明朝還經歷的西北、西南、朝鮮三個戰場的三場大戰役,史稱萬曆三大征,如果萬曆皇帝真的怠政,那這三次大戰時怎麼打的,沒有皇帝允許,沒有內閣領導,沒有後勤支持,又如何贏得這三大戰役的,所以清朝人對萬曆怠政的評價我覺得並不是事實,而且建國後對萬曆皇帝陵墓的考古發掘也證明,萬曆皇帝的確存在腿部殘疾,所以萬曆後期不上朝的真正原因可能僅僅時因為行動不便,至於歷史上所說的萬曆皇帝因為改立皇后和改立皇子的問題而和大臣永不相見,實屬無稽之談,因為最後接替萬曆皇帝繼位的,依舊是他的長子朱常洛,如果萬曆真如歷史所言執意更換太子,那以萬曆的性格,絕不會讓朱常洛順利登基,所以這種說法也是靠不住的。

萬曆年間的朝鮮

那萬曆皇帝又如何成為了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呢,原因有三,第一,萬曆三大征,耗盡了國庫,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掌握日本大權的豐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率軍從對馬攻占朝鮮釜山,又渡臨津江,進逼王京(今首爾)。

朝鮮國王李昖向明朝求援,明朝派名將李成梁之子李如松入朝作戰,此戰不僅光復朝鮮,而且打得日本三百年不敢再犯大陸,但是對於明朝來說損失極大,大將李如松差點陣亡,前後總共花費800萬兩白銀,損耗83700人,糧食675000於石;同年哱拜於二月十八日糾合其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叛亂。

三月四日,副總兵李昫奉總督魏學曾檄,攝總兵事進剿,但叛軍甚強。

此後,明朝調麻貴馳援。

四月,又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國楨監軍,統遼東、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進行圍剿,明朝在此戰中同樣損失巨大。

萬曆二十六年(公元 1598年),楊應龍公開作亂,明廷對楊應龍之亂舉棋不定,未採取有力對策。

因此應龍本人一面向明朝佯稱出人出錢以抵罪贖罪,一面又引苗兵攻入四川、貴州、湖廣的數十個屯堡與城鎮,搜戮居民,二十八年,徵兵大集,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每路約三萬人。

劉綎進兵綦江,連破楠木山、羊簡台、三峒天險。

又敗應龍之子朝棟所統苗軍。

巾幗英雄秦良玉與其丈夫馬千乘亦率兵攻下金築等七寨,並偕同酉陽等土司軍一起攻下桑木關為南川路戰功第一。

其他幾路明軍也取得勝利。

三月底,劉綎攻占婁山關,四月,楊應龍率諸苗決死戰,又敗。

綎進占楊應龍所依天險之地龍爪、海雲,至海龍囤(今遵義西北),與諸路軍合圍之。

六月,劉綎又破大城。

應龍知大勢已去,與二妾自縊,子朝棟等被執,明軍入城,播州平。

後分其地為遵義、平越二府,分屬四川、貴州。

三場戰爭雖然都取得了勝利,達到了鞏固了明朝邊疆穩定,使朝鮮王朝免受倭寇的侵略的最終目的。

可是這三場戰爭也嚴重消耗了明朝的財力。

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

造成國庫嚴重空虛,使得之後在對後金的戰爭中困難重重。

萬曆時明朝滅亡原因的第二點任用宦官擔任礦監稅吏,四處搜括民財,萬曆皇帝愛財在民間也是廣為流傳的,這本沒有什麼,歷史上愛財的皇帝多了,那為什麼萬曆就如此遭人記恨呢,主要是他任用宦官,而不是正常官吏去徵稅,政府收完百姓本該交納的稅金後,宦官為了完成萬曆的旨意和要拍萬曆的馬屁還要另立名目再向百姓納稅,造成百姓負擔加重,甚至導致了後來李自成,張獻忠叛亂,而李自成最後甚至攻入北京,崇禎皇帝煤山上吊,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第三點,萬曆對於繼承人的選擇,上文說到,萬曆皇帝曾因繼承人和皇后問題與大臣永不相見,我認為是誇大,萬曆不上朝的原因可能不是換皇子,但萬曆的的確確是想要換皇太子的,理由一是,當時的皇太子朱常洛不是嫡出,而是萬曆一次與宮女風流後留下的皇子,雖是長子,但萬曆一直都不是很喜歡他,而是喜歡自己寵愛的鄭貴妃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就算如此萬曆也沒有廢除太子,而且正史中也沒有萬曆向大臣提出要更換太子的正式文件,一直是說萬曆想換太子,就算後來的梃擊案,萬曆也是支持太子,讓福王去洛陽就番,並沒有真正動過太子。

事實證明,朱常洛並非皇帝之才,他繼位之後只做了一件荒唐事就是日夜荒淫,並引發紅丸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而他的死亡也造成了明朝財政的進一步困難,因為萬曆駕崩不到數月,身為光宗的朱常洛又駕崩,朝廷支出白銀之數巨大,導致各地再次加稅,百姓不堪重負,後來紛紛起義,而國庫空虛,導致崇禎皇帝發不出軍餉,各地無力抵抗農民軍,最終明朝被農民軍所滅。

第四點,萬曆沒有給後代皇帝留下可靠的託孤重臣,也可以說萬曆皇帝沒有替兒子做好權力交接,導致明朝後期缺少一位可以力挽狂瀾的重臣,如果萬曆選擇一位像張居正似的人物輔佐天啟皇帝,那天啟皇帝也不至於無人管束,夜夜笙歌,如果萬曆選擇一個有能力的顧命大臣,那崇禎皇帝也不至於面對農民軍舉棋不定,左右搖擺。

好了說了萬曆皇帝那麼多,替他分析了他後期十六年不上朝的原因,指責了他在政治上的失誤,但他的確還是一個有能力的皇帝,因為雖然他不上朝,但是他當政時期,沒有出現如正德時期的宦官八虎擾亂朝綱,也沒有出現嚴崇這樣的大貪官,並且發動三大戰役,保證了明朝邊疆太平,只是國庫耗費過巨,而又沒有有效的財政收入手段,面對後金的問題也沒有好好處理,使得東北芥癬之疾最終發展成全中國漢人的噩夢,希望大家看完以後,也能理性的分析萬曆皇帝,記住他的功績,警惕他的過失,謝謝

如果您喜愛請關注、收藏、評論、轉發,再次謝謝您的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