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愈開放愈自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呼濤
整整25年前的正月十七這天,年輕的水利技術員王旭東第一次來到敦煌莫高窟。
傍晚,他在靜謐的窟區轉了一圈,「還沒進洞窟,就喜歡上了」。
這個從小就夢想著做水利工程師的工科生在那一刻決定:放下剛剛開啟的「治水」職業生涯,留在敦煌。
對他來說,這是聽從了敦煌的召喚,也是聽從了內心的召喚,因為這裡也有兩條大河——洞窟前流淌的宕泉河,敦煌本土和絲綢之路往來民眾匯聚的心靈之河。
時光流轉,25年間,王旭東走遍了敦煌所有洞窟,調查壁畫病害、參與修複壁畫、加固石窟崖體,也越來越感覺到這項使命之艱難。
從保護文物本體到追問探究其代表的精神世界,他也試圖破解敦煌對於當今中國和世界的價值。
「莫高窟見證了人們千年的美好祈願:慈悲能承載,智慧能溝通,美能成就。
我們共同守望人類的瑰寶,是為了留存絲綢之路的盛世餘音,更要從它代表的開放包容中尋求對當代的啟示。
」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說。
「敦煌是具有國際化稟賦的文明,是人類歷史上文明互鑒、溝通對話的見證——自信的文化一定是開放的,愈開放,愈自信!」王旭東說。
敦煌國際化,順應時代大勢
追隨著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三任敦煌研究院院長,一代代敦煌人紮根中國西北的戈壁,靜心守護著崖壁上的千佛洞,通過在敦煌保護與研究上的不懈努力與探索讓敦煌學的重心回歸中國。
今天,接過第四任院長重任的王旭東最想做的,是「讓敦煌國際化資源共享上走得更有勇氣」。
「我們這個時代就要做屬於這個時代的事情。
敦煌是屬於世界的文化遺產,當代敦煌人的使命是既要保護好敦煌,也要讓世界更好地研究和了解它。
」王旭東說。
在王旭東看來,「敦煌不是私有財產,它是人類共同創造和擁有的。
想要更好地保護它、讀懂它,就要讓她回歸其誕生和不斷演進的根源——國際交往,文明互鑒」。
2016年,敦煌研究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將30個洞窟的高清圖像呈現在網際網路上,供全球敦煌研究者和愛好者共享。
如果有學者需要深度研究或應用這些成果,可以向敦煌研究院提出申請。
「這是敦煌歷史上革命性的推廣。
未來,我們要以更國際化的視野和開放的胸懷尋求更多的國際理解,在敦煌文化全球共享上不斷探索。
」王旭東說。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敦煌研究院就開啟了國際合作。
幾十年來,熱愛敦煌的「國際粉絲」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來自日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學術研究機構以及個人,紛紛投入到敦煌壁畫保護修復、文物病害防治、敦煌文化海外推廣事業中。
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的首席項目專家內莫·阿根紐每年在敦煌洞窟里度過的時間會超過一個月,直接參與並推動敦煌的壁畫保護修復、風沙防治、洞窟遊客承載量研究以及人才的培養。
有海外的華裔醫生在參觀時留心到,工作人員做保護修復工作時特別需要不會在文物上留下印記的膠布,當即決定無償為莫高窟提供「無痕膠布」;也有人從遊客修煉成「懂敦煌」的翻譯,為敦煌國際交流做出貢獻。
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太多人與敦煌一見傾心,難以割捨。
這些不遠萬里來到敦煌的人,用各自的能量去愛護保護敦煌,也更證明了敦煌超越時空、跨越疆域的魅力。
敦煌,一片地處絲綢之路要道上的小小綠洲,因其與西域接近而成為中國最早接觸佛教的地方。
這裡是古代絲綢之路主要線路的必經之地,連通起中國與外部世界。
在中國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城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有一處被稱為「人間佛國」的文化瑰寶——從公元4世紀到14世紀,敦煌當地和往來於此的僧侶、供養人和技藝非凡的工匠畫師歷經千年的營造,在長1700多米的斷崖上開造出規模龐大的石窟群,創造了豐富而精湛的壁畫和彩塑藝術。
莫高窟是絲綢之路上多民族文化及歐亞文化匯集和交融的結晶,它歷經北涼到元朝的千年營建,以漢民族藝術為主,包容並蓄多民族藝術。
在莫高窟的壁畫上,可以看到佛教藝術的傳承脈絡,也可以捕捉到與古代希臘、波斯以及其他異域文明的驚人相似之處。
「任何交流的前提都是開放和包容,一旦封閉就會被孤立,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王旭東說,敦煌比以往更有勇氣地邁出國際化的步伐,他相信這個方向是對的,符合國家和這個時代的需求。
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
歷經千年營建,再經數百年沉寂,敦煌從古絲綢路上的重鎮變成「藏寶地」,歷經浩劫,從此引發全世界的關注。
隨著留法藝術家常書鴻先生循著巴黎街頭偶見的一本敦煌圖錄回歸祖國西北戈壁,中國人在艱難中開啟了敦煌保護與研究之路。
幾代敦煌人的守望與保護,一步步扭轉了「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國外」的歷史。
「今天,新一代敦煌人的使命是保護傳承好敦煌文化,也要讓世界更好地研究敦煌,了解敦煌。
」王旭東說。
季羨林先生曾經提出,「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世界」,預見了敦煌的發展方向。
今天的中國越來越多地與世界交流敦煌研究和保護成果,分享數字化敦煌資源,帶實景重現的敦煌展覽到海外展出。
隨著實力增長,自信也在提升。
敦煌在以更加開放的心態迎接海內外的研究者。
就在今年,敦煌研究院迎來了第一位海外訪問學者,也將引進三位在日本研究日本畫的留學生。
「敦煌是一千多年前的藝術創造,要讀懂她博大豐富的內涵,就要回到她出現的那個時代和創造她的文明中去。
敦煌學是跨越文明的,對它的研究也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迎來國際合作。
」王旭東說,敦煌研究院不僅要壯大豐富現有的多學科研究力量,也要引入海外的力量。
他舉例說,「如果我們的團隊里有印度學者、伊朗學者或者來自絲綢之路其他文化背景的學者,他們從敦煌里看到自己的文化、找到它們的歷史背景以及解讀其中的價值,是不是會比我們容易得多,會讀出更豐富的內容?」
同時,敦煌研究院也在致力於復興敦煌美術學的研究。
探尋「人間佛國」的佛教藝術之美,正是吸引前輩開啟認識敦煌之路的起點。
敦煌研究院引進研究日本畫等美術領域海內外專業人才,也正是要更好理解敦煌藝術中的跨文化要素。
「回到歷史中去認識歷史,來到現實中來思考當下與未來。
或許,我們能更深入地探究古人的精神世界,獲得更多智慧——在千百年前,不同文明和種族之間如何互相理解,如何更好地相處,如何解決分歧求得認同。
」王旭東說。
一帶一路,新願景中的敦煌
誕生於絲路之上,敦煌天然地具備了國際化的稟賦。
今天,一個歷史性的機遇開啟,敦煌所承載的藝術價值和文明密碼有待被更深入地解讀,照亮當代。
「『一帶一路』提出了非常好的願景,這是敦煌保護研究的機遇,也是敦煌文化價值服務於當代的機遇。
國家之間的交流認同先要有民眾之間的交流,有相互了解和認同才能合作,才能成為朋友。
」王旭東說。
在9月下旬召開的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上,一場專門討論「敦煌文化的當代價值」的論壇即將開啟。
「有人文精神做基礎,有共同的歷史印記做紐帶,更容易求得對彼此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王旭東說。
敦煌就是絲綢之路上的文明的互鑒、東西方文化元素交融的見證,如果再經由適合於彼此的傳播方式表達出來,或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共鳴。
他說,「這就是文化的使命,也是敦煌的當代使命。
」
為了更好地向世界、向國人傳遞敦煌文化,敦煌專門成立了文化創意研究中心。
該中心將對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然後對接社會資源。
中心與社會上的創意機構和設計師對接,讓他們做出符合敦煌文化價值的創意產品。
其中,一項創造了「驚人」社會反響的就是「一帶一路畫敦煌系列塗色書」,一年內已經出版了《這盛世如飛天所願望》和《願做菩薩那朵蓮》兩冊。
這套銷量已達6萬冊的敦煌文創產品,源自敦煌愛好者陳勇在參觀敦煌洞窟時突發奇想。
他提出的文創策劃獲得了敦煌研究院的認可,經由研究院專家和專業出版機構合作,以更貼近普通公眾的輕鬆方式和相對較低的價格,讓讀者以親手塗繪的方式體驗敦煌文化。
在塗色書中,左手頁是斑駁的千年壁畫原圖,右手對應的是敦煌研究院數字化高清原圖處理而成的保真線。
王旭東將此解讀為,「左手是歷史,右手是當下;左手是文化,右手是傳承。
」
浸潤在敦煌研究院的氛圍中,王旭東說自己堅守敦煌的25年,是一個工科生在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不斷撞擊中頓悟的歷練。
他覺得,自己從敦煌「參透」出的一些思考是源自與文物的朝夕相對,也在與一代代敦煌人的交流中不斷被點亮。
「二十五年算什麼,我們這裡三十年以上的敦煌人太多了。
我算是年輕一代的敦煌人,也算是有人文情懷的技術范兒吧!」王旭東說。
「在保護的前提下,加強傳承。
保護與傳承是敦煌學在人類歷史的洪流中不斷向前的兩個車輪,只有它們齊頭並進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王旭東說,技術上的保護可以努力讓敦煌「延年益壽」,但它的使命終將歸於保護文化本身。
佛講,諸事本無常。
幾代敦煌人付出自己的青春守護著「人間佛國」。
他們比任何人都知道那壁畫和人一樣不能永葆青春,卻在竭盡所能去延緩時光流逝留下的印記,只為留住那壁畫上菩薩的模樣。
「敦煌人要永遠把保護放在第一位,要讓保護經得住歷史推敲。
我們也要用更開放的心態、更大的勇氣推進敦煌國際化,因為敦煌屬於這個世界,應該為人類共有。
」王旭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