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嘆古人智慧,九個黑科技展現中國祖先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指南針,中華民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對全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對動力,不禁讓人感嘆祖先的科技與文明是多麼的輝煌。
其實在華夏文明的發展之路上,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有向四大發明這樣具有世界性歷史價值和意義的科技文明,在古人尋常的勞動和生活中,也創造了一系列在今天看來仍然充滿智慧的東西。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1.製冰。
夏天的時候我們可以坐在空調房裡吹空調,吃冰棍,享受現在文明帶給我們的便捷,但在古時候,你知道達官貴人、皇親國戚們是採取什麼方法消暑的麼,那就是製冰和存冰。
古人們總是不斷有嘗試和冒險的精神,在這個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一種極易溶於水的白色晶體,那就是硝石,俗稱「牆霜」。
硝石在溶解時會吸收大量熱量,使水溫降低,達到一定程度後可使水結冰。
古人便利用這個特性,來製造冰塊和冷飲。
2.火摺子。
中國最早的火柴發明於公元577年的南北朝時期,將易燃的秸稈、棉絮、土紙等材料混合硝、硫磺等易燃物質,擰成繩子形狀,將其點燃,燃到差不多無明火狀態時,裝入竹筒內,用的時候拿出來一晃,即可燃燒,可謂是古人居家旅行必備物品之一。
3.香毬。
此物堪稱古代陀螺儀,香毬為鏤空狀,內有一可以轉動的金屬碗,將香點燃,放入金屬碗中,無論球體如何轉動,碗口均向上,香在碗中,煙從香毬的鏤空之處排出。
深受古代格格、宮女們的喜愛,愛看古裝劇的朋友肯定在電視劇中見到過。
4.木鵲。
中國最早的風箏雛形,春秋戰國時期,大思想家墨子和大建築師魯班都曾製造過木鵲。
據說魯班以竹子和木材為原料做出的木鵲,可以連飛三天而不落地。
本人猜測這歸功於風大和繩子結實,不過不得不感嘆中國古建築大師魯班的智慧。
5.孔明燈。
一說起孔明燈,可能大家都以為是諸葛亮發明的,其實不然。
相關在五代十國時期,有位女子叫莘七娘,莘七娘是個好媳婦,老公打仗老婆跟著, 還跟著一起打仗,還會發明創造。
她用竹篾子做好框架,糊上紙,做成燈狀,框架中間做一底盤,放上燃燒的松脂,在熱氣的作用力下,燈會徐徐上升飄入空中,用來聯絡軍隊,發射信號。
由於這個燈的外形像極了諸葛亮的帽子,才因此得名孔明燈。
6.記里鼓車。
又一個古代神器。
馬車上裝有一鼓,鼓上有槌,運用特殊的結構將鼓槌與車輪連結,車輪每行駛一里路,則會帶動鼓槌擊鼓一次,車上人員可以鼓的敲擊次數來計算行駛里程,記里鼓車因此的名,這就是如今taxi計程車的老祖宗啦。
7.綠釉陶烤爐。
我國最早的燒烤技術可追溯於東漢時期的綠釉陶烤爐。
看來古人很早就開始吃燒烤啦,擼串黨們終於找到組織了。
8.足球鞋。
很多人知道足球起源於中國,早在戰國時期的臨淄(山東淄博市),人們就開始玩蹴鞠了。
但是很少人知道,中國還出土過最早的足球鞋。
下面這雙南宋時期的球鞋表面用頭層小牛皮手工打造,鞋底附以金屬鞋釘,增加抓地里的同時增強了穿戴者的速度與爆發力。
9.冰箱。
冰箱在我國古代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最早叫做「冰釜」。
其利用的原理就是用冰塊來製冷。
再一個大的容器裡面,倒入冰塊,再將需要保鮮或者冷凍的食物放置其中,蓋上蓋子,就成了最早冰箱的雛形。
腦洞太大!原來古人都是這麼過夏天的!
導讀:北京開始進入了高溫模式,這麼熱的天在家吹吹空調別提多舒服了!話說小夥伴們有木有想過,在沒有空調的古代,古人們是怎麼度過夏天的呢?這幾天大帝都進入高溫模式這鬼天氣根本不能出門太陽毒到仿佛要把...
夏季我們用空調,古人夏天用這辦法降暑,佩服古人智慧!
炎熱的夏季,酷暑難耐,小時候我們用電扇來降溫,而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我們的夏天基本上全靠空調來避暑,空調的涼爽讓整個夏天也不再那麼難過。但我們不禁會想到,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既沒有電扇,也沒有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