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客家傳統民俗(婚姻風俗)之:迎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洞房的布置,安床的完畢,客家民俗對新房不能空著,當新郎公的一定要住在新房裡,睡在新床上。

但新郎又不可以單身一人獨睡的風俗 ,就得喚一個6-9歲的男孩,可侄兒,也可外甥,只要父母雙全,家業昌盛之小男童一人去陪同新郎公睡,這叫「壓床」,俗稱「養床」。

可見「壓床」之俗如同其他一些婚俗一樣,都處於對新婚夫婦的良好祝願,「壓床」風俗在明清朝代已存此風。

吉日良辰男家把迎「新人」的花轎抬到女家,花轎是用珍貴的核桃木做的,門楣上雕畫了許多金色圖案,四周裝飾古代人物典故,驕簾正中是一個圓圓的金色大「囍」字光耀奪目。

有的僱請一班吹鼓手12個人簇擁著花轎,吹奏著一曲又一曲的迎親音樂,使女家更加熱鬧起來。

有迎新娘的鼓樂吹奏聲,新娘啟行前的哭嫁聲,鄰居友人前來湊熱鬧吵雜聲與男女兩家親戚間互相賀喜祝願聲匯成一片,熱鬧非常。

在喜氣洋洋的氣氛中,「新人」由好命的全福人——主婦給其梳妝。

古代不梳妝是不能上花轎,況且客家民俗自古以來,對吉時的重視比吉月吉日更為嚴格,是為了保證「新人」入門的時辰,以取個好兆頭。

紅色是客家人的傳統吉祥色,紅是火熱的,象徵著永恆的愛情。

新人的打扮,從「開臉」、「上頭」、「抹脂粉」到「穿嫁衣」、「戴首飾」主持人活靈活現,一蹴而就,成全了女子一生中最華麗的打扮。

人們從民俗中看到,雖然那些是從遠古時代遺留下來的風俗,卻點綴著姑娘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正由於這個原因,這些習俗才能歷數千年而不衰。

「開臉」是姑娘出嫁時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親迎前兩天進行。

開臉是用2條線絞合,絞除臉上的汗毛,為何要開臉,據說是表示處女生活已吿結束,新的生活即將開始,姑娘在出嫁之前,無論汗毛有多長都不能用線去絞,所以客家民俗稱他們「黃毛丫頭」,「開臉」一儀也必須有一個上輩健在、夫妻團圓、子女齊全、生活富裕的中老年婦女給其「開臉」,表示新娘子一生幸福吉祥。

「上頭」一儀流行很久,本來在「成丁」之時就得改變髮式,當初的結髮,是子女成年的標誌,不僅姑娘出嫁要上頭,小伙子也要結髮,其意義是一致的,其形式變是改變同年時的髮型。

當男家親迎的花轎到來時,由男家隨同的「好命」婦女去把新娘子的處女鞭子梳成成年婦女的髮髻,盤在頭頂,插上杆子,這叫「結髮夫妻」,而後才引申為「原配夫妻」,有詩云「年初十五最風流,新賜雲鬢使上頭」。

這「雲鬢」乃是一種環形的髮髻,是女子及笄的標誌。

詩中雲鬢稱做「使上頭」。

「上頭」俗稱,對煥然一新的喜娘,結了頭髮做兒媳的年輕妹仔來說,是他們生活中的一條分界線,上了頭,妹仔的生活就此結束了,一種新的負有妻子、兒媳的責任的生活開始。

「哭嫁」是妹仔每臨出嫁時,在即將離離開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娘家,心情難免有點傷感。

「哭嫁」正是這一心情的體現,就哭聲不斷,客家民俗還以哭的聲越大就越發,哭的越傷心就越幸福,這叫「哭嫁」。

「哭嫁」風俗自古有之,孔子曾說過「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想離也」。

這三天不熄燭地思想離也 ,就難免悲切之情了。

客家民謠「紅絲線,繡蓋頭,家家妹仔換大豬頭,豬頭抬來娘歡喜,花轎一到娘就愁」對「哭嫁」之風俗,有2種認識:1、認為是避邪魔,以哭代喜,以防止邪魔侵害生命,2、認為同古代掠奪婚有關,姑娘被搶,必然啼哭,久之,婚前啼哭成為習俗。

這2種說法,從歷史上看都是有點道理的,或者2者兼而有之,但對近代、現代來說,就很難解釋這一點。

從「哭嫁」的實際情況來看,無非是新娘要出嫁,難捨父母養育之恩,兄弟姐妹手足之情,同學好友誠摯之誼。

當然,姑娘也不是不曉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道理,就是由於這種骨肉情深的感情支撐,有的人按風俗哭的很動聽,內容很豐富,是客家民間叩頭文學的精華。

「哭嫁」習俗歷經2千多年,這就是感情的作用,也是妹仔臨嫁前對這「哭嫁」就一定要進行的。

所以,認識《哭嫁》,並不能忽視了「感情的作用」。

俗話說「食過一井水,洽過一方人」。

妹子在娘家做十八年客。

辭親是哭嫁的繼續。

「辭親」既是婚儀,也是感情上的事,說是婚儀,新娘出門就這麼一個禮節,不行這個儀式,還似乎出不了門。

客家民俗的辭親儀式是在新娘出嫁前一天,由娘家設宴操辦,恭請自己親戚、至親戚房、媒人、伴娘和所有送了禮的好友參加「離娘宴」,俗喚「起嫁酒」。

作為「辭親」儀式,這是女家婚儀中最隆重、最盛大的一次婚宴。

新娘行過辭親之禮,表明姑娘從此去夫家生活,正式成為男家一員。

雖然還可以隨時回到娘家來,但出嫁的人畢竟是有區別的,俗話說「來有時,去有日」。

指的就是做客。

嫁出去的女兒因為有了自己的家,當然與娘家的關係隔了一層。

嫁女做「之子于歸嗎」。

新娘梳妝辭親完畢,就要「障面」而行。

古代婚禮中新娘「障面」很重要的,一來可以遮羞,二來可以辟邪,凡新娘子起嫁,在上花轎前由好命伴娘在新娘子頭上遮上紅巾後,就不能隨便把紅頭巾揭開了,必須要下了花轎,走進婆家大門,拜了天地、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之後,才可由新郎親手把遮在新娘頭上的紅巾揭去。

古代封建包辦婚姻,男女之前見不著面,對新娘的美與丑,好與壞,全然不知道。

只有親迎過了們,掀開紅頭巾,這時大家才能一睹新娘的風采,從古今的障面習俗來看,蒙面之物均以薄紗為料,才不會妨礙新娘的視線,當然也有人用厚絨做蓋頭的,弄新娘行走不自如,好在有伴娘攙扶。

否則,就會出盡洋相。

新娘蒙頭之物,有紅巾、鳳冠絲穗,亦有用手帕、紙扇的。

無論蓋頭還是幞頭、幃帽、皂羅、或幕幃,都是唐朝時節的遮面物。

唐代所興的「幕幃」,實際上與今日西方的婚禮服極相似,自頭遮下,一直拖地。

當時為戎夷傳入,是一種外來之物,洋為中用。

這種披頭紗至今為文明婚禮所用。

以扇遮面的習俗,梁代何遜有詩曰:「霧夕蓮出水,霞朝日照梁,何如花燭夜,輕扇掩紅妝,良人復灼灼,席上自生光,所悲高駕動,環佩出長廊」可見,將輕扇拿來遮面的習俗很早就有了。

從新娘障面上轎,應該說婚儀才開始進入高潮。

客家民俗的傳統婚娶儀式相當複雜、繁瑣,首先體現在新娘上轎的風俗上。

新娘上轎,首先要做三件事:一是撒谷豆、二是壓轎、三是照轎或熏轎。

這三件事的目的都是驅邪。

「撒谷豆」是妹仔上轎前先要做的事,由女家請一個福壽雙全的老太婆,手裡拿著米斗和簸箕,裝著米穀和豆子到處撒播,主要是撒播在花轎裡面,以驅邪逐魔,圖個吉祥如意。

這就叫做「撒谷豆」。

「撒谷豆」是為了避三煞。

三煞者,謂青羊、烏鴉、青牛之神也。

凡是三煞在門,新人不得入,犯之損尊長及無子,以谷豆與草禳之,則三煞自草於門匣內。

下車則撒谷豆,今以為故事也。

許多史籍都記載了這一風俗。

時至今日,這「撒谷豆」之俗,仍在客家農村一些地方流行。

有些地方,舊式婚姻已不興了,但撒谷豆之俗仍有。

「壓驕」之俗在舊式婚禮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除非迎新人不使用轎子。

所謂「壓轎「是新郎去迎新娘時,那頂抬新娘的花轎不能空著抬了去,客家民俗由新郎的小弟弟或找一個父母齊全,家業興旺,活潑可愛的男童,坐在新娘的驕子裡,其用意是圖好兆頭。

不論「照轎」「熏轎」之俗,都是為了保護新娘安全。

客家民俗在新娘子上轎前,用一面鏡子向花轎上下四周走一坊,便把它掛在驕子門上,以驅除邪魔。

俗稱「照轎」。

「熏轎」也是以兩個好命之壯健中年男人各拿一大把點燃的香火逆方向繞花轎三周,也是驅逐邪魔。

這個「熏驕」之風俗在客家農村比較流行。

但也有轎子門上掛一把弓或一支劍或一面鏡子或一個八卦篩子或一個老黃曆和一塊漁網,這都是客家民俗辟邪的東西。

當然,在辟邪物中海油用銅錢和銀錢的,比如寶劍,是鎮攝邪鬼的法器。

鏡子則是各靈物,有「寶鏡」之稱,外國人辟邪都用鏡子的。

客家人常用鏡子照妖邪,一切隱蔽之妖便現原形,故也有「照妖鏡」之稱。

凡弓箭、寶劍、鏡子、篩子、老黃曆、破漁網等,都是能夠鎮妖攝鬼的器物。

篩子作為辟邪物在唐朝就已經出現了,殷成式的《酉陽雜俎》中就有記載。

據說篩子有「天羅地網」的意思,在新娘上下花轎時,把篩子在新娘的頭上罩一下,就能防止鬼魅前來侵害。

「辟邪」完全是封建迷信的產物,當然不可相信,但辟邪似乎是信仰上的事,不這樣做,心裡上就覺得得不到平衡,所以許多人都要在形式上履行一下此俗。

現在,舊婚俗大都消失了,老式花轎早就不見了,故許多辟邪風俗也已經發生了變化,用不著再照轎、熏轎和搜轎、壓轎了,但是有些習俗仍被保存下來,如撒谷豆、新娘身上掛老黃曆、攜帶辟邪物等等。

「辭親」既是婚儀,也是「哭嫁」的繼續。

舉行「離娘宴」,聽侯父母訓誡、啟蒙、行「磕頭」之禮,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新人飾了妝,頭插金叉紅花,身穿綢衣、花裙,腳著紅秀花鞋,胸前掛著金銀製作的麒麟或獅子,由伴娘攙扶來到正廳,先向祖宗靈牌跪拜,再在父母跟前磕頭。

過去客家民俗迎親大多數坐花轎,花轎不是唯一的娶親工具,也有人不用轎子的,只用洋布花傘一把代替了花轎,至今客家人迎娶都由新娘子撐傘步行了。

新人愛穿紅色嫁衣,紅色象徵愛情,是火熱的,紅色是客家民俗傳統的吉祥色。

古代婚禮一向是嚴謹的,時辰一到,鼓樂吹奏,鞭炮震天,由新郎公親自上前向轎門行三鞠躬禮,農村有的由新郎公用腳去踢三下轎門的風俗。

接著,由伴娘開啟轎門,攙扶新人下轎,「跳火盆」。

古代客家民俗新人下轎之後,必須「跳火盆」之風俗。

據說在唐宗時期早就有了的。

在法術里,水和火都是驅邪鎮魔之主要永物,因為火是光明正義之物,自然是辟邪之法寶。

新人上門「跳火盆」,就可以免去路途上的邪氣。

一經跳過火盆,再由媒人走在前頭引路,步入正門,直上廳堂,伴娘牽著新人姍姍而來,新郎陪伴在後,客家民俗是行磕頭跪拜之大理,拜過天地,高堂,夫妻對拜之後,進入洞房,把選好那天真幸福之男童進去洞房打開「子孫桶」取出,桶中放著的紅包,是給開子孫桶的禮,隨即小男孩在桶里屙端尿「透香」,然後由婆婆和好命老婦人向坐在床沿端新人身上、新婚床上投擲紅棗、桂圓、白果等,大聲喚著「棗子上床,早生貴子,桂圓桂圓,恩愛團圓,白果上床,夫妻白頭到老」寓取吉祥之意,良好祝願。

近代有撒香菸的,意味著香火不斷,子孫繁衍昌盛。

這些與「撒帳」、「壓床」等目的是一致的。

辭親,新人先在正堂上燒香跪拜列祖列宗牌後,再向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磕頭三響出門。

客家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姨不送,姑不接」,對這個「姨」有幾種認為;1、有人認為是新娘子的姐妹;2、也有人認為是新娘子母親的姐妹;3、還有人認為是新娘子的祖母的姐妹,其實人們不是不懂得新娘子的祖母的姐妹成為姨婆,母親的姐妹成為姨媽,唯有新娘子的姐妹成為「姨」,當然就是這個姨不送。

對「姑不接」這個「姑」,不用多說,這肯定是新郎公的胞妹啦,因為他是新娘子的「小娘姑」,即不是新郎公父親的姐妹——姑姑,更不是祖父的姐妹——姑婆。

就從小說、戲文和生活中,確實有過姐妹容貌相像而錯拉的事件,亦有因新娘較丑而男家故意調換小姨子的等等,才有這個「姨不送」的習俗,但親迎至男家花轎時,則又有「姑不接」的傳統風俗,這大概也可能與《今古奇觀》書中的「喬太守論點鴛鴦譜」的故事:「弟代姐嫁,姑伴嫂眠……」有關係吧。

客家民俗對迎親接新人的人數,男女兩家要先商定,男家一般包括新郎公在內8-10人,男女各半的中老年「全福人」即夫妻健在、子孫滿堂、多福多壽的好命之人,亦要有一位小男孩,鼓手雜人不在其內。

但女方送嫁的人數要與男方來的人數一樣。

過去的迎親不如現在。

現在男家的小車子開到女家門口,放些鞭炮高升,時辰一到便刻親自接親人而歸。

遠古的傳統婚儀十分繁縟,個別夜婚接親的時間是子夜,被稱為「悄悄婚」。

但近些年來,竟然又出現了遠古時期的夜婚。

凡則日館撿的完婚日子,不論初婚的青、中年男女肖牛肖羊肖兔肖雞,一對對相差甚大的年齡,也可以同一天嫁娶,同一個時辰入門,亦不怕相衝克,可見是真是騙天曉得。

究竟什麼是吉時,為什麼一律都撿在三更半夜的子丑演時舉行迎親,這又使人們聯想起遠古時期的夜婚與掠奪婚有關。

我們最熟知的例子就是《水滸傳》中搶了別人的妻子做壓寨夫人的事。

在史籍中也有記載,如《左傳》中所載的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到敵人那裡,掠奪了藺相如女兒季隗、叔隗。

重耳自去季隗,把書隗給了別人。

又有宋國太宰華文督搶去了孔父嘉的女兒,還殺死了孔父嘉。

掠奪婚事常見的姓氏就是一個氏族的男子去掠奪另一個氏族中女子,作為自己的妻子。

男子以掠奪的手段來取得妻子,這在現代文明社會似乎不可理解,但在人類的婚姻史中,曾經有過掠奪婚,在遠古時代卻是極其平常的事。

幾千年過去了,而且早就被我們祖先廢除了也婚,緣何會在改革開放、高度文明的今天重新出現,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

客家民俗千百年來迎親的時間都是辰、巳時刻進行婚娶,最前面是1對姓氏的紅燈籠。

二名放炮手緊跟著紅燈籠,燃放高升炮,接著是一名挽著園籠子裝著帶路公雞、鴨媽各1隻,其後就是鼓手班吹奏、接親的人群、坐花轎或者自己撐了花傘以安步當車的新婚娘子、送嫁的親人,在花轎的後面精選了一對漂亮活潑的童男童女督嫁。

鞭炮聲吹奏聲熱鬧非常,來往行人止步觀看,日出進行迎親確實別有一番風采。

客家名宿當全部迎親、送親的人和花轎一抬出女家的大門,女家的人立即把大門關閉一刻,不一會兒卻又打開了。

其意思是已嫁出的女兒,就得關大門,不讓他回來。

目的是使她白頭到老,從一而終。

乍看起來好像奇怪好笑,實際上這也是良好的祝願。

在將要到男家時得往上行。

接新人入門的時候,除有相衝的人要迴避一下外,做翁姑的(新郎公的父母親)都躲避起來,決不可同新人(新媳婦)撞面。

否則,日後婆媳之間會經常口角,不和睦。

所謂與日辰衝突,胡說什麼鼠日肖馬的要迴避,牛避羊、虎避猴、兔避雞、龍避犬、蛇避豬、反過來即馬日肖鼠的要迴避……當然這都是騙人的鬼話,但已經成風俗也就隨其自然,聽其擺布。

迎新人要開正門,由伴娘攙扶新人上喜堂,新郎陪伴在新娘子身邊上至親長輩遺像前燒香叩首後進入洞房,做翁姑的人才可以出來招待女家來的送親人員,亦備以同樣3菜1湯加每人2個熟紅蛋做點心,但熟紅蛋可以包回家去等各自的小孩,只坐片刻,退席後,告辭返回時要放鞭炮,吹鼓手,走正門,往上行,迎親禮儀才算完畢。

新郎新娘在洞房就床,男向右,女向左端坐著,做家姑的人方可到新人間去見媳婦,並同一位好命全福的老長輩婦女往新郎、新娘,新婚床上撒擲五色同心彩果,謂之「撒帳」。

過去風俗賀喜人,是送物品,不包賀禮錢的,由被請人向請客人詢問徵求需要什麼,要什麼東西,量力而行,又有親疏關係的不同而提出新房之裝飾用品等,甚至高檔品,亦有送鼓手班的,當然大多數的人都不會提貴重東西的要求。

如果一個人送不起,可以去邀集多人或十幾人共並共送。

客家民俗結婚的筳席要比起嫁酒席好,午宴堂客以清燉總熱食菜譜,晚宴男客要用四個熱食,八個菜,茶湯點心的菜譜,凡宴席桌上有十六歲的小孩,出豬肉敬酒時要媒人發一個包雙毫子的紅包(一塊花邊十四豪),俗稱「掛頸」。

每桌每人還要發一包新人果子——花生。

傳統觀念認為正午11點至1點鐘的時間是午時,「午時是食録時」,絕不可能讓女兒上轎出門的,因為午時出門,父母家中的食祿會被女兒帶出的風俗。

下午,不宜嫁娶。

(郭曉紅 溫雲遠)

編輯:鍾毅康 編審:吳禎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