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件文物再現「大遼五京」盛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昨天,首都博物館展廳內,參觀者在遼代石棺前駐足。

遼代「七佛貼金法舍利大塔」。

遼代穹廬陶器。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大遼五京——內蒙古出土文物暨遼南京建城1080年展》昨天在首博開幕,270件文物再現「馬牛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的盛景。

策展人高紅清介紹,本次展覽分為「五京備焉」「四時捺缽」「南北面官」「華夷同風」「塔寺巍巍」五個篇章,為觀眾描繪勾勒出一幅遼代全景圖。

270件文物中,既有精緻美麗的金銀器、瓷器,也有珍稀的壁畫、佛教器具,還有玉器、瓷器、書畫、石碑等。

其中,遼上京皇城外西二里出土的「天朝萬順契丹銀幣」,正面有四個陽文契丹大字,背面有八個陰文契丹大字。

「與銀幣正面銘文完全相同的契丹銅幣曾有過出土,但背面無字。

這枚幣應該不是流通錢幣,而是用作某種盛典的壓勝錢。

」高紅清說。

壓勝錢是指用作吉利品或避邪物的古錢幣。

遼南京史稱燕京,在今天的北京西南,是在唐幽州城的基礎上建立的。

展覽中,許多文物展現了「遼南京」時的城貌。

比如一件在北京八寶山韓佚墓出土的「越窯刻花宴樂人物執壺」,薄胎緻密,釉色青灰。

口蓋飾有雲紋或羽紋,把上流飾花草紋,壺身兩面飾四對人物坐飲圖,十分繁複精巧。

「韓佚是頗受遼太祖重用的漢臣韓延徽的孫子,他的墓葬中出土器物,從精美程度看,很可能是皇室對其先祖的賞賜。

」高紅清說,「韓延徽等漢臣在耶律阿保機建立世襲制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影響,韓佚墓的發現對研究北京史、遼史都有很大補益。

展覽將持續至12月9日,觀眾可免費參觀。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