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以為三世佛只有三個,沒想到卻是五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對象,俗稱"三寶佛"。

相信大家都知道過去佛為燃燈佛,現在佛為釋迦牟尼佛,未來佛為彌勒佛,但是根據印度哲學,時間和空間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分為以空間計算的"橫三世佛"與以時間計算的"縱三世佛"。

橫三世佛:

橫三世佛(又名三方佛):指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另一說是東方阿閦佛,又稱"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

一、東方藥師佛

藥師佛,梵文 Bhaişajya guru vaidūrya prabhārāja,又作藥師如來、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大醫王佛、醫王善逝、十二願王。

為東方凈琉璃世界之教主。

據《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載,日光遍照菩薩與月光遍照菩薩同為藥師佛的二大脅士。

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同為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依次遞補佛位,悉能持藥師如來之正法寶藏。

藥師佛面相慈善,儀態莊嚴,身呈藍色,烏髮肉髻,雙耳垂肩,身穿佛衣,坦胸露右臂,右手膝前執尊勝訶子果枝,左手臍前捧佛缽,雙足跏趺於蓮花寶座中央。

身後有光環、祥雲、遠山。

二、中央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梵文:शाक्यमुनि、 Śākyamuni,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巴利文:Siddhāttha Gotama;梵文: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

被後世尊稱為佛陀(Buddha、意為"覺悟者")、世尊等;漢地尊稱他為佛祖,即"佛教祖師"。

被世人尊為神明。

釋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約與我國孔子同時代。

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啟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

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

三、西方阿彌陀佛

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號稱西方三聖。

一般祈禱於阿彌陀佛,主要目的在於祈求死後的解脫。

漢傳佛教認為,阿彌陀佛主要是以其願力,引渡眾生到極樂世界,脫離苦難的輪迴,故亦號"接引佛",也因為此佛有無量壽命與光明,亦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在藏傳佛教,他被稱為月巴墨佛,也是長壽的象徵。

佛教界有說法認為橫三世佛為同一佛,只是為了救渡眾生,而化現為不同化身。

《如來淵源考》:"何謂彌陀曰無量壽,施藥則無量壽,即藥師如來之延壽。

何謂彌陀?曰無量光,毗盧遮那佛則無量光也。

故知諸佛同體異名,皆為眾生善巧化現也。

"

縱三世佛:

縱三世佛(又名三世佛):指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一、燃燈佛

燃燈佛(梵Di^pam!kara):又叫定光如來、普光如來,是過去莊嚴劫中所出世的千佛之首。

燃燈,"生時,一切身邊如燈,故名燃燈太子。

作佛亦名燃燈"。

燃燈佛在過去世為釋迦牟尼佛授記,《金剛經》雲:"善男子,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二、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現在佛賢劫為第四佛,與脅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佛法濟度娑婆世界所有眾生。

三、彌勒佛

彌勒佛(即彌勒菩薩摩訶薩)(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梅怛儷藥,中國大乘佛教八大菩薩之一,大乘佛教經典中又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釋尊的繼任者,將在未來娑婆世界降生世尊 ,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賢劫千佛中將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彌勒佛以超世間的忍辱大行於世,所謂:「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