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居蘇杭,死葬北邙——洛陽古墓博物館(現更名: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些年,票在旅途。

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2004年9月,隨著幾個散客上了一部小麵包,從洛陽出發到黃河小浪底。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2001年底竣工,地處河南孟津縣的小浪底鎮,名稱由此得來。

2004年9月 小浪底觀景台

小浪底工程建成後就開發了水面游的項目。

2004年我到小浪底的時候,那裡只有一個觀景台和簡易的遊艇碼頭,旅遊項目遠沒有開發那麼多。

那一年剛好發生了小浪底遊船翻船事故,所以,水面游全面禁止。

除了我們四五個散客,整個小浪底就沒遊人了。

司機兼導遊帶我們轉了一下,拍幾張照片,那時是膠片年代。

沒想到9月的秋天,早晨還有濃霧,壩上大大的「小浪底」看得見拍不清。

2004年9月 小浪底採石場

司機兼導遊帶我們到了大壩的另一頭,那邊屬濟源縣境了。

走了可載重百噸的黃河大橋。

橋上看黃河,水面並不寬,河水也不大。

看了大壩發電機組部位,看了排水排沙的壩部分。

就這麼匆匆看了一下,向司機要了兩張票,以做紀念,票面上有景點介紹。

10多年過去了,現在時不時會在央視上看到小浪底的旅遊宣傳廣告——「北方千島湖」。

從洛陽到小浪底也有了旅遊專線。

回頭,車把我們帶到洛陽古墓博物館。

雖說洛陽古墓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以陳列歷代典型墓葬為主要內容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但你不覺得這「古墓博物館」名字有點滲人嗎?所以,後來改名了,叫「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地勢平坦,四周群山環繞,被古人認為是天下之中。

古人講究風水堪輿,非常重視墓葬的風水選址,更何況帝王貴胄。

邙山位於洛陽城北郊,黃河南岸,東西綿延100多公里,山勢雄偉,水深土厚,不滲水。

其南又有伊、洛之水自西而東貫流洛陽。

墓葬於此,即成古人所崇尚的「背有靠(山)前有玉帶(水)」的風水。

典型的如紫禁城,背有景山也是堆積起來的,前無河帶,也要挖一人工河彌補,這就是金水河。

因此邙山被視為宜於殯葬的風水寶地。

自古以來歷代帝王將相、達官貴人多以邙山作為他們安身長眠的樂土。

「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唐代詩人王建)。

不管是盜墓還是考古,不管現代科技多麼發達,都用到洛陽鏟,洛陽鏟這種工具就是洛陽盜墓者發明的。

2004年9月 路過的村莊

洛陽古墓博物館建在洛陽的邙山冢頭村。

一進景區,大門是仿漢門闕。

2004年9月 博物館大門

洛陽古墓博物館(今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分為歷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壁畫館三大展區。

歷代典型墓葬展區分為地上、地下兩部分。

有一座已經開發的魏世宗宣武帝景陵供參觀。

2004年9月 洛陽古墓博物館 門票15元

我們知道,漢代崇尚厚葬,視死如生。

墓葬內往往有大量漢畫像石、漢畫像磚、墓陶製品等藝術成就很高的墓葬品。

在博物館是介紹和展出的重點。

還有好多個「復原」的墓葬形制。

Tips:現在有直達的公交車。

如果你忌諱,或者甚恐,或者其他,你先清楚是去的哪?名稱上可能讓你搞不清楚。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就是原洛陽古墓博物館。

經常看到有人在景區不管什麼位置都拍照留念。

在墓地和塔林(其實是僧人的墓塔)也拍照留念,不忌諱還是不懂得?有些博物館好像是不允許拍照甚至不允許帶相機進入。

主要是出於閃光燈對文物的損害。

注意提示,做文明遊客,也少找麻煩。

更多內容

今日頭條:票在旅途

新浪微博:票在旅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全世界最陰森的博物館,居然在河南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原名洛陽古墓博物館,它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之一,同時也成為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分為歷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壁畫館三個展區。其中歷代典型墓葬展區分為地上、地下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