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金剛:一位考古專家的書法人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記者翁曉波 通訊員王夫之 周虹
在江夏,被冠以「文化活字典」的人,有幾位。
但在這個「活字典」之後,再加上「考古專家」、「書法家」的,恐怕只有祁金剛一人了。
這麼多頭銜中,祁金剛最看重的還是「書法家」。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他就和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
因為書法,幾番受到機遇青睞
53歲的祁金剛是土生土長的江夏人,早在他8歲的時候,就跟村裡的一位曾經教過私塾的老師學習寫字。
也許是天資聰穎,他很快就在小夥伴中脫穎而出,寫得一手好字。
上初中後,正巧語文老師的字也寫得好,看到有這麼一位學生,老師也是解囊相授,細心教他。
祁金剛說,他上高中是1976年,當時學校里流行寫大字報和出專欄。
學校有紙、有筆、有墨,這對祁金剛來說,簡直是如魚得水。
他在學校里寫大字報和宣傳專欄,幾乎承包了班上所有的寫字任務。
幾年下來,祁金剛不但把字練得更加漂亮,還提高了自信心,因為每次他寫的大字報都會受到表揚。
高考結束,成績不理想,祁金剛回家務農。
正好當時范湖區域正在搞圍湖造田,到處都需要寫標語,這對他來說又是一次很好的表現機會。
祁金剛說,當時在三門湖水渠很多橋上的字,都出自他的手筆。
1980年,祁金剛應徵入伍,到連隊後不久,連長一看——喲,這小伙兒寫字很好看啊!馬上讓他干文書,在連隊寫材料、出板報。
在連隊里,祁金剛多次在報上發表文章,還曾獲得「戰士優秀作文」一等獎。
軍部的領導知道了,直接把他抽調過去,負責平時的宣傳報導。
接觸考古,他仍把書法作為最愛
1984年,從部隊復員回來的祁金剛,被分配到江夏區(當時為武昌縣)文化館工作。
當時,文化館正在做文物普查工作,平時需要整理文物資料,做一些小實物展。
那時沒有電腦,在整理標籤時,祁金剛基本都是用毛筆給各種文物分類、貼標。
4年後,祁金剛越來越覺得自己的考古知識不夠用。
當時,武漢大學辦了一個考古班,面向全國招生。
經過入學考試,祁金剛順利被錄取。
在武大,祁金剛的書法特長又發揮了作用。
「我當時在武大學生會,連續3年拿到了硬筆書法一等獎,兩次毛筆書法一等獎。
」祁金剛說。
1991年,從武大畢業後,祁金剛回江夏到博物館工作。
這期間,祁金剛主持調查發掘了湖泗古窯遺址等多個項目,他的考古文章在國內多家社科核心期刊上發表。
雖然考古工作忙,但祁金剛一直沒有忘記書法。
在參加了幾次全國性的硬筆書法比賽後,他發現社會上的高人太多了,自己要想提高,還得找高人指點。
工作之餘,他開始有目的地參加全國多個書法培訓班。
2008年,在一次書法培訓中,一位老師告訴他:「你寫字不要寫野了,應該專攻一家。
」
這句話點醒了祁金剛,在老師的幫助下,祁金剛開始潛心學習「二王」的書法,找到了自己練習的方向,在筆法、墨法、章法、字法上面,都尋找到了新的突破。
每天臨帖2小時,毛筆寫禿近千支
2010年4月開始,祁金剛在中國書協書法研究生課程班裡學習了一年,他的書法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高。
多次入展省、市書協舉辦的展覽,書法作品也多次獲獎。
2015年在《中國書法》雜誌舉辦的每月競寫中連續3個月入選刊登,並獲第三季度獎,最終入選年度評獎。
對寫字和考古,祁金剛的認識是,這兩者其實是相通的。
「書法是一種活文化。
在發掘過程中,書法也對考古有幫助」。
很多考古發掘都會出土帶有文字的文物,比如2000年在廟山發掘的一座東漢墓出土一方銅印,他馬上就能釋讀出「司金司馬」4字篆文。
到如今,祁金剛已經養成了每天臨帖2小時的習慣。
他說:「我寫了幾十年的字,進步最快的就是最近的這六七年,對書法研究也比較深。
寫字就和唱戲一樣,唱不離口,打不離手,幾天不寫就生疏了,練習是為了保持手感。
」
在祁金剛看來,寫字是一種修身養性。
初學的人覺得寫字很枯燥,其實只要寫進去了,就會把很多煩惱都忘掉,越寫越有味道。
十多年下來,祁金剛寫禿了的毛筆已近千支,至於墨水,祁金剛笑說:「我現在每個月都要寫完一瓶一斤裝的墨水,一年至少12斤。
」
祁金剛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