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驚嘆的吳哥窟神廟,中國「工匠」讓它重煥活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地時間10月13日中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抵達金邊,開始對柬埔寨王國進行國事訪問。

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柬埔寨副首相兼王宮事務大臣貢桑奧親王和夏卡鵬親王、阿倫公主等在舷梯旁熱情迎接,禮兵分列紅毯兩側。

柬埔寨兒童向習近平獻上茉莉花手環。

當地群眾手持中柬兩國領導人畫像,揮舞兩國國旗和花束,熱烈迎接習近平到訪。

新華社記者謝環馳攝

說起來,中柬關係的最大特色就是源遠流長的傳統友誼。

中國駐柬埔寨大使熊波說,特別是已故的西哈努克親王同周恩來總理等中國老一輩領導人建立的深厚友情,在兩國早已家喻戶曉。

「從70年代到90年代,西哈努克親王和王后兩次在中國長期居住,合計將近18年,北京成為了西哈努克親王的第二故鄉。

1970年5月,毛澤東(左)、周恩來(右)與西哈努克親王(中)在天安門城樓 。

而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柬埔寨是一個理想的旅遊勝地。

熊波大使說,目前,柬埔寨的旅遊設施在不斷完善,中柬之間直飛的航線在迅速增加,現在每周有30多個航班,去柬埔寨旅遊會越來越便捷。

去柬埔寨看什麼?首選當然是吳哥窟,它和萬里長城一樣,是人類文明的奇蹟。

而吳哥窟,這個有很多傳說,也有很多真實故事的千年古蹟,與中國之間的緣分也是跨越歷史長河的存在。

追溯到元朝的緣分

不論是葡萄牙傳教士,還是旅行家,19世紀早期到過吳哥窟的人都嘆為觀止,但他們的描述被世人視為天外奇談,一笑置之。

直到1861年1月,法國生物學家大肆宣揚無意中在原始森林中發宏偉驚人的古廟遺蹟,吳哥窟才逐漸進入世人視線。

眾人目瞪口呆之餘就想考證一下它的來歷,不過毫無頭緒。

後來,還是在一部中國古籍——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裡頭發現了線索。

據記載,元成宗在元貞二年(1296年),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就在如今的柬埔寨境內),當時真臘的首都就是吳哥。

在出使的一年中,周達觀巨細無遺地記錄了他所見到的吳哥,從城市的面貌、貿易,到人們的生活、習俗、軼事等,他的記錄也成為描述吳哥化為廢墟之前的面貌的惟一史料。

至今,吳哥民俗村還有周達觀像。

不可忽視的中國元素

與西方石材建築不同的是,吳哥窟的石材在拼接時運用了大量榫卯,將石材按照木材那樣開鑿榫眼、留出榫頭,這些榫眼有方形、L形、十字形等等……感覺是不是有點眼熟?

還有更眼熟的呢!

僅就小吳哥而言,其外圍護城河、方正的圍牆、三進式庭院、乃至中軸對稱的布局、兩面坡的屋頂、歇山抱廈的門頭、象形的瓦和瓦當,甚至馬頭牆……

按理說,純石材建築是不需要這些中國元素來隔火、防雨的,但由於歷史上的轄地歸宿,使其多少會有中國元素的表現。

周薩神廟:修復歷時7年

2000年,中國政府正式參與吳哥窟的保護和修復。

經過中國文物保護專家在當地的長時間考察,最終選定了周薩神廟作為修復對象。

周薩神廟作為12世紀初的建築,是整個吳哥古建築中的經典建築之一,又處於「吳哥游」的首站或末站,可以說是遊覽的必到之處。

起初,周薩神廟除主體建築還殘留著半截不規則的塔體之外,其餘的副殿和廟門都已經坍塌,甚至不見了蹤影。

周薩神廟中央聖殿修復前後對比

周薩神廟的修復,中國保護吳哥窟工作隊功不可沒。

工作隊的文物專家們為掌握吳哥窟建築的結構特點,對同期建築進行了反覆考察、對比和研究。

圖左上下為南藏經閣修復前後對比,圖右上下為北藏經閣修復前後對比

當時工作隊在現場找到屬於神廟不同部位的4000多塊石頭,其形狀依建築結構的需要而千差萬別,卻大多殘缺不全。

工作隊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為這些石頭分類、編號,尋找銜接對象。

圖左為南塔門修復前後對比,圖右為北塔門修復前後對比

後來,他們甚至了解周薩神廟的每一塊石頭,在吳哥窟的任何一個地方見到散落的結構石塊,他們都能準確無誤地說出石塊的部位歸屬。

國際同行們都驚呆了!

有意思的是,本來,日本是最早參與拯救吳哥窟行動的國家,他們已經形成自己相對成熟的方案,但日本專家在觀摩了中國的修復工程後,最終開始向中國學習修複方法……

茶膠寺:未竟國廟的重新拼配

2009年12月21日,中柬兩國政府就「中國政府援助柬埔寨吳哥古蹟保護二期茶膠寺保護修復工程項目」簽署正式換文。

這一次,有了修復周薩神廟的經驗,中國選擇了占地面積更大、存在的安全隱患更大、更不完整的茶膠寺進行修復。

茶膠寺是吳哥古蹟遺存中最為雄偉的廟山建築之一,是11世紀初由高棉帝國國王耶跋摩五世建造的印度教寺院,因國王的突然駕崩而中止建造,從此再也沒有繼續。

茶膠寺復原想像圖

由於場地的限制,茶膠寺的修復有時沒法使用吊車,散落的石頭大的重達數噸,小的也有百餘公斤,如何將這些石頭運到很高的基台上就讓柬方的技術人員頭疼了。

後來還是用「中國式槓桿原理」解決了這一難題。

文研院副院長許言親自到施工現場指揮,與柬方技術人員溝通,將中國的一些古老技術原理傳授給他們,比如在修復石窟、石橋、石塔過程中製作的一些架杆、吊高設備等。

援柬吳哥古蹟保護工程不僅充分展示了中國文物保護的技術和能力,還使中柬雙方在文化方面又增加了一條新的合作、交流渠道,豐富了中柬交流合作的領域和內容,鞏固和加強了中柬傳統的睦鄰友好關係。

不論是七百年多前,使者的記載給現今留下的珍貴資料,還是現今中國為吳哥古蹟保護所作出的努力,所有這些產生的影響早已超過了吳哥古蹟本身。

吳哥窟,就是中柬緣分的見證。

作者:柴婧、馬闖、李思默、許曄(實習)

微信編輯:周文超

圖片及資料來源:南方周末、新浪網、百度百科、人民網、世界遺產網、環球時報、搜狐網、央視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