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主揭盅:「漢廢帝」劉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刻有「劉賀」名字的玉印。

新華社 圖 萬象 攝

寫有「海昏侯臣賀」字樣的奏牘。

新華社 圖 萬象 攝

內棺打開三大證據直指劉賀出土文物昨起在首都博物館展出

昨日上午,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經考古證實,海昏侯墓主人系西漢第一代海昏侯、漢武帝之孫劉賀。

至此,多年以來備受關注的南昌海昏侯墓墓主身份終於揭曉。

發布會現場專家組表示,打開內棺後,考古人員發現墓主遺骸的痕跡,並在遺骸的腰部位置發現刻有「劉賀」字樣的玉印一枚,玉印保存完好,工藝精美,遺骸之下還有包金的絲縷琉璃席,琉璃席之上整齊排列著多組金餅。

據悉,海昏侯墓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現場建設遺址公園的計劃也正在進行。

文/廣州日報記者蟻暢

2016年2月23日下午1點16分,印有「江西省考古所」的一個個大木箱,出現在江西抵達北京的列車上,由武警護送的這些木箱,被運往首都博物館,裡面裝著由南昌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的金器、玉器、銅器等,這些出土文物,從昨日起在首都博物館展出。

金器玉器運北京展出

從2011年現身開始,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便引起公眾強烈關注,這座發掘面積達1萬餘平方米的墓葬遺址,以前所未有的完整度,呈現了西漢海昏侯墓墓園、主墓及三座袝葬墓、車馬坑以及祠堂、寢殿等遺蹟面貌,至今出土各類珍貴文物1萬多件(套),其中發掘的麟趾金、馬蹄金、金餅等金器,備受公眾關注。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數量和保存完好程度令人驚嘆,此次在首都博物館展出,解了許多考古迷的渴。

江西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告訴記者,此次展覽系江西方面主動聯繫,由於海昏侯墓備受關注,具有強烈的社會效益,其展出極具價值,也是在公眾迫切期待下及時舉辦的一次亮相。

現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好

在內棺開棺之前,考古隊領隊楊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尚不能確定墓主就是劉賀,但是從考古現場發現的一系列證據鏈來看,多種信息都將墓主身份指向劉賀,楊軍當時表示,期待內棺打開之後,有直接證據證明墓主身份,比如隨身下葬的玉印。

昨日,在首都博物館召開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正式表示,經過考古證實,海昏侯墓主人身份已經確定系西漢第一代海昏侯、漢武帝之孫劉賀。

這個結果和此前諸多猜測一致。

據記載,劉賀,生於公元前92年,卒於公元前59年,漢武帝之孫,是西漢第九位皇帝,在位僅27天,後被廢為海昏侯,史稱漢廢帝,有史料描述其在位期間荒淫無度無心國事。

專家組表示,有三大證據指向墓主劉賀的身份。

第一,大墓的內棺打開後,遺骸腰間發現一枚玉印,上面印有「劉賀」名字,這是劉賀隨身下葬的玉印,是最為直接的證據。

第二,專家組在出土的墨書金餅上,讀出「南海海昏侯臣賀……元康」的字樣,其中「賀」字指劉賀,「元康」則是漢宣帝劉詢的年號。

第三,在出土的木牘上,專家組發現劉賀及其夫人寫給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副本上有署名,木牘上可見「海昏侯臣賀」字樣。

專家組認為,一系列遺存,是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

打開內棺肉眼可見玉印

昨日,江西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接受記者採訪,他向記者描述了內棺打開後的部分樣貌。

「內棺門是打開了,但是目前還沒有進一步進行挖掘。

」徐長青表示,內棺打開後,肉眼便可以看見「劉賀」字樣的玉印,除此之外,還能清楚地看見包金的絲縷琉璃席,以及琉璃席上整齊排列的金器。

徐長青表示,由於內棺發生了坍塌,所以打開內棺之後,內部厚度看起來是比較薄的,「打開後,表面凹凸不平,肉眼能看見玉器、琉璃席和金器。

昨日的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介紹稱,在內棺遺骸腰間發現了「劉賀」印字的玉印,徐長青表示,內棺現場從肉眼上看,看不清整個遺骸的輪廓,但可以辨別遺骸的痕跡,也可以辨別玉印出現在腰間的痕跡。

徐長青表示,打開內棺,只是第一步,截至目前,考古人員正在積極準備,包括準備設備、制定計劃等,「這幾天就著手開始進行內棺的進一步工作。

現場首次使用低壓氧艙

楊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包括內棺在內,海昏侯墓許多考古挖掘工作都使用了高科技手段,包括沖氮保護、X光成像等,還有包括考古史上首次使用的低壓氧艙,而一系列手段,都是為了最大程度保護出土文物和遺址現場。

據了解,名為「移動式低氧氣體工作站」的實驗室,主要為了保護文物中的有機物質,包括內棺中的遺骸成分,由於這些文物與氧氣隔絕,一旦接觸到氧氣,就可能發生變化,低壓氧艙正是為了阻止這種變化的發生。

楊軍表示,大量的出土文物中,竹簡的修復難度較大,但恰恰是竹簡記錄的內容,具有極高的考古研究價值。

據了解,由於墓室曾經發生坍塌,竹簡相互壓迫,加上微生物在內的影響,不少竹簡受損程度嚴重,其中一些竹簡的分離過程難度很大,不僅要進行大量的人工分離工作,在分離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保護竹簡表面的文字原貌,楊軍告訴記者,逐漸分離完成後,需要交給有關專家進行研究,「至少需要七八年的時間」。

昨日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宣布,海昏侯墓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在徐長青看來,海昏侯墓至今的考古發現,已經具備資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目前,在北京展出的出土文物,展覽結束後將被運回南昌,繼續由專業人員進行相關研究,而對楊軍、徐長青等考古人來說,難以想像的工作量,還在等待著他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