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相州窯瓷器的特徵和探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河南省北部的安陽,隋唐時稱相州。

歷史上生產瓷器的情況,文獻記載甚少。

自1929年在安陽小屯村殷墟遺址中,發現隋仁壽三年(603年)卜仁墓,墓中出土了幾件瓷器,這裡的瓷器才初步為人所知。

建國前在安陽小屯的考古發掘中,共發現了隋唐墓175座,其中大多數為隋墓,出土了一批瓷器,這批墓葬的完整資料至今未發表,這給安陽隋代瓷器的研究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對該地區大規模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從古墓葬中獲得了大量的隋代瓷器。

特別是1974年2月在安陽市北郊安陽橋南洹河之濱發現的瓷窯址,為解決以安陽為中心的關東地區出土隋瓷產地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

第二次發掘為2006年8月——11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安陽市文物工作隊對該窯址面臨較為嚴重破壞而採取的搶救性發掘,以期解決中國陶瓷史上白瓷的起源問題。

第三次發掘據《大河報》報導始於2008年10月4,至2009年5月底。

本文就安陽相州窯的發現及當地隋墓出土的瓷器作一綜合介紹,並對該窯的產品特徵、燒造年代、淵源等相關的問題試作探析,以期得到進一步的認識。

一、安陽相州窯發掘

1、名稱由來

史載:「河亶甲居相。

」《通典·州郡》:「相州,殷王河亶甲居相,即其地也。

」張之先生考證「殷商時的『相』即今之小屯村」。

據《安陽縣誌》載:「北魏天興四年(401年)始置相州於鄴城。

580年楊堅廢鄴城,將相州南遷至今安陽城。

」曹魏時營建的鄴都,在今安陽市北20公里處。

北周以鄴為相州、魏郡、鄴縣治所。

公元580年,楊堅將安陽改稱相州。

窯以地名,故安陽市發現的隋代瓷窯址,又稱「相州窯」。

曹村窯位置圖

青瓷碗殘片

2、窯址發掘

安陽相州窯是北方早期的一處重要窯扯,經過科學考古發掘的有三次。

第一次為1974年2月,在安陽橋南洹河之濱進行基建工程時發現窯址。

河南省博物館、安陽地區文化局聯合進行了清理。

窯址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60米,面積達9萬平方米。

堆積層一般厚1米,最厚達1.5米。

可見當時這裡為一處有相當規模的瓷窯遺址。

在調查與試掘中,發現一個殘窯爐。

窯體略呈圓形,內徑約1米,窯壁厚0.15米,窯壁系用耐火土築成。

窯殘高1.1米,上大底小。

另外,還發現了兩個不規則的小灰坑。

坑壁的土質極為堅硬,在坑內發現有紅燒土、瓷片、窯具堆積層。

除出土有大量的青瓷,綠釉瓷片外,還出土有素燒蓮瓣形裝飾品,素燒平底碗等。

共出土窯具、瓷器、裝飾品、明器等殘損和完整的器物400餘件。

還發現有瓷土和釉藥等原材料。

器物有碗、盤、盆、缽、瓮、四系罐、高足盤、高足杯、刻花瓶、刻花壺、器蓋等。

有如意雲形裝飾品。

有房屋、碓等明器,還有男侍俑頭、武士俑、文吏俑、青瓷駱駝等。

出土的窯具有齒形支燒具,三岔形支具、托杯、支棒、墊餅、圈狀支具等九種,其中以三岔形支具與圓形墊環數量最多,並發現有與河北磁縣賈壁村窯產品相近的瓷器和窯具。

青瓷碗殘片

第二次發掘為2006年8月——11月,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安陽市文物工作隊對該窯址面臨較為嚴重破壞而採取的搶救性發掘,以期解決中國陶瓷史上白瓷的起源問題。

考古發掘地址是在安陽電池廠生產區進行的。

共發掘探方7個,面積383平方米。

灰坑或窖藏坑39個,灰溝4條,水井1眼。

可復原瓷器900餘件,以及大量的瓷器標本和部分窯具。

瓷器主要器形有碗、罐、瓶、缽、盂、高足盤、高足杯、器蓋及瓷塑等。

釉色以青釉為主,白釉、褐釉次之。

器物的胎壁較厚,胎質較為細膩,胎色灰白,說明瓷泥是經過淘洗的。

器里外施釉,器外施釉不到底。

青釉呈玻璃質,光澤較強,透過釉層可以窺見胎面。

釉厚處色濃,釉薄處色淡。

常見的有青中帶綠,青中帶黃以及青灰、青褐等色。

施釉一般薄而均勻,流釉現象不甚顯著。

因系疊燒,器物裡面都留有較大的支燒痕跡。

青釉缽殘片

窯具主要有單個支珠、三岔支釘、托杯、支圈、墊環等。

從出土器物看,均為裸燒,沒有使用匣缽。

也沒有發現匣缽殘片。

鎮墓獸殘片

第三次發掘是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底。

1995年安陽縣辛店鄉靈芝村,發現一處早期青瓷窯址。

出土器形有盒、罐、瓶和缽形器等,器壁一般較厚,胎質細膩,胎色灰白。

器里滿釉,器表半釉,有垂釉現象。

釉色青中閃黃、光澤較強,透過釉層可窺見胎面,與相州窯產品相同。

窯具有支燒、墊餅和器托,未見匣缽,當系疊燒。

這個窯址資料至今也還未整理髮表。

第二、三次發掘出土標本:

Ⅰ式瓶

Ⅱ式瓶

三系罐

四系瓶

矮足盤

高足盤

乳釘紋高足杯

乳釘紋高足杯

第二、三次發掘出土窯具

靈芝村窯址位置圖

3、磁縣、臨漳縣、峰峰相關窯址

需要提一下與相州窯相關的河北省磁縣、臨漳縣、峰峰北朝至隋代瓷窯情況:

(1)賈壁村窯

1959年馮先銘先生髮現並進行了調查。

採集標本有:碗4式,高足盤、缽、盂、12足硯、壺、罐及少量支燒具。

胎質分粗細兩種:一種胎質細膩,瓷化良好,顏色灰白,青綠色釉。

另一種是粗質,胎色青灰,顆粒較粗,多有黑色斑點,遠未燒結,胎面施以青綠色透明釉。

兩種瓷質器物的內部均滿施釉,器外半截釉,器外青綠色半截釉的輪廓清晰,青褐色釉輪廓不規整且多有垂釉。

賈壁村窯、臨水窯位置圖

青瓷碗

盤口三系壺

支具

(2)、臨水窯:

由峰峰礦區響堂寺文管所、邯鄲陶瓷公司文物愛好者、《邯鄲陶瓷史》編寫組的部分同志共同發現的。

2002年5月,由邯鄲市文物保護研究所和峰峰礦區文保所聯合發掘。

其第一期遺存北朝至隋唐,二期為宋末金初。

出土青釉器最多,青釉器中以碗最多,其次為高足盤、缽。

黑釉器(包括黒釉、醬釉、醬黑釉等)有碗、雙系缽、盆、長頸瓶、研磨器等。

白釉器:有碗、短流盂。

三彩器有缽、爐等,胎質疏鬆,顏色發白。

窯具多為三叉形支具。

高潤墓出土瓷器

雞首壺

(3)、曹村窯

2009年春夏之交,中國防衛科技學院王建保副教授、鄭州大學李國霞教授等人在河北省臨漳縣習文鄉曹村附近的漳河河床考察時,發現了一處北朝瓷窯遺址。

在300密度半徑範圍內,發現北朝時期的器物殘片、窯具等。

器物有碗、盤、杯、高足杯、瓶、缽等;釉色可分為醬油、青釉、青黃釉等;胎色有灰白色及紅色陶胎。

窯具有三叉形支釘、空心支柱等。

2009年12月河北省磁縣文物保管所、臨漳縣文物保管所對此遺址進行了初步勘探和小面積試掘,出土有窯爐、陶片、青釉陶瓷片、三叉形支具和錢幣,初步推定是一處東魏至北齊時期的陶瓷窯址,其下限至隋代。

這一次重大發現對研究北朝瓷器的產地問題大大推進了一步。

曹村窯位置圖

曹村窯採集瓷器:

與范粹墓瓷器比對

與范粹墓瓷器比對

白釉、黃釉碗

青釉、白釉瓷碗

支柱

三岔支具

黃綠彩四系罐

白釉四系罐

醬釉陶殘片

二、安陽北朝、隋墓出土瓷器

安陽一帶,北朝、隋墓中已發現大量瓷器,且有不少出自紀年墓中,這為我們研究這個時期瓷器提供了可靠的資料。

相州窯的發現又進一步解決了這些墓葬出土瓷器的產地問題。

所以探討安陽相州窯瓷器應該與當地墓葬出土的北朝、隋代瓷器資料結合起來研究。

1.北朝墓出土瓷器

建國後的豫北地區,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北朝瓷器不斷有重大發現。

在安陽發現武平六年(576年)北齊涼州刺史范粹墓,出土瓷器13件(一說15件),最重要的是發現了北朝白瓷,有白釉四系罐2件、白釉帶綠彩三系罐2件、白釉壺1件、白釉碗2件(一大一小)。

濮陽北齊武平七年(576年)李雲墓、武平七年李亨墓沁陽縣北朝墓、南樂縣北朝墓、安陽縣北齊和紹隆夫婦合葬墓,也出土有青瓷。

在鶴壁二礦俱樂部東出土1件北朝青瓷蓮花八系尊。

2002年內黃縣發現北齊天保元年(550年)的王謨及其家族墓三座,也有青瓷發現。

2005年至2009年在河南安陽縣固安的南水北調總乾渠中線工程的考古發掘中,發現迄今為止最大的一處北朝墓葬群,發掘面積25000餘平方米。

已經清理出和正在清理的墓葬333座,據不完全統計,已發掘出的墓葬有戰國32座、秦漢68座、魏晉6座(曹魏3座)、十六國3座、北朝144座(東魏50座、北齊92座、北周2座)、隋3座、唐3座、宋1座和清6座。

其他正在發掘時代尚待判定的墓葬60餘座。

出土文物2201件。

據已報導的編號M2的北齊墓內隨葬瓷器13件,器形有豆、罐、碗、盞等,其中出土的1件標本M2:罐,通體施白釉,釉色偏青。

高20厘米,口徑8厘米,腹徑17厘米,底徑9厘米,罐施白釉,形狀為侈口,圓唇,束頸,圓肩,小底,最大徑在肩部。

雖然胎體呈白色,但是質地較粗不純,仍然保持了早期青瓷的某些特性,表面釉層很薄,與胎體結合不牢。

釉色雖白,但是白中泛青,應該是處於從青瓷向成熟白瓷過渡階段。

另在M72中也出土一件帶綠彩的雙橋形耳系的白瓷壺。

范粹墓出土瓷器:

李雲墓出土瓷器:

黃釉綠彩四系罐

青釉刻花六系罐

青釉四系罐(李亨墓)

固安出土瓷器:

2、隋墓出土瓷器

建國前在安陽小屯的發掘中,共發現了隋唐墓175座,其中大多數為隋墓,出土了一大批隋代青瓷。

此批墓葬的完整資料至今未發表,現根據有關書刊發表的一些零星資料初步加以歸納,出土青瓷器有盤、碗、罐、高足盤、瓶、鼎、俑等。

張盛墓出土瓷器:

武士俑

武士俑

鎮墓獸

象首壺

圍棋盤

韓邕墓出土瓷器:

六杯高足盤

三、安陽相州窯瓷器的造型及裝飾特點

 1、造型特點

相州窯器物的胎壁較厚,胎質較為細膩,胎色灰白,說明瓷泥是經過淘洗的。

器里外施釉,器外施釉不到底。

青釉呈玻璃質,光澤較強,透過釉層可以窺見胎面。

釉厚處色濃,釉薄處色淡。

常見的有青中帶綠、青中帶黃以及青灰、青褐等色。

施釉一般薄而均勻,流釉現象不甚顯著,因系疊燒,器物裡面都留有支燒痕跡。

也由於是裸燒(不用匣缽)有的口沿外部多有互相粘連的殘跡。

從三次考古發掘出土器物及安陽地區北齊—隋代墓葬出土器物並結合有關文獻資料分析證實,隋代張盛墓等出土的瓷器應為安陽相州窯所燒。

據出土器物地層的排比並結合墓葬出土器物,安陽相州窯燒造年代可早到北朝晚期。

經隋朝達到鼎盛時期,並一直延續到唐朝。

這和文獻所記載的:相州北齊時在鄴城,隋朝南遷安陽城的歷史發展過程相吻合。

燒造品種主要以青瓷為主,其次為白瓷和褐瓷。

而安陽北齊范粹墓出土的瓷器應是河北臨漳縣曹村窯的產品。

由於相州窯產品質量優良,深受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喜愛。

從目前考古發掘得知,北齊著名的范粹墓、李雲墓和李亨墓出土的青瓷和白瓷與臨漳縣曹村窯相關。

但有些器物與相州窯也有關聯,如窯址出土的一件長頸瓶與范粹墓造型一樣,腹部的彩斑裝飾相同,唯呈現褐綠色,當與窯變失敗有關。

隋代張盛墓出土的60餘件瓷器都是相州窯所燒。

另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自1966年至1975年間在安陽殷墟發掘了29座隋墓,除少數為平民墓外,多數為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僚階層的墓葬。

說明相州窯的產品不僅被普通百姓所喜愛,並且也為上流社會所青睞。

兩系蓋罐

四系罐

(1)罐

北朝、隋代瓷器以罐為大宗,一般為二系、三系、四系不等。

在罐的下腹部有一道較粗的弦紋將罐分為兩部分,北朝時期的罐一般較寬矮,腹徑和通高的比例相當,多為1:1,上腹通常做成蓮瓣形。

隋朝時期的罐類器形比較秀氣,造型自然流暢,實用性強。

通常為短頸直口,腹部圓鼓,腹的中部有一周粗壯的突棱,使腹部明顯地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較下部瘦長。

腹徑的通高比例一般為1:1.5左右,少數為1:1。

頸肩之間安複式雙耳或橋形耳,或者兩種耳相間排列,耳的高度與口沿的高度一致或略高於口沿。

施半截釉。

長頸瓶

(2)瓶

隋代形制可分四種,一種是喇叭口,細長頸,豐肩,圓鼓腹,實足,瓶外部施半截釉。

這種形制的瓶明顯帶有北齊同類器物的痕跡,與北齊范粹墓出土的白釉綠彩長頸瓶極其相近。

另一種為盤口,細頸,頸部呈竹節狀,斜肩,弧腹,實足,施半釉。

北朝時期同類器形的口沿比較直,盤口比較深,沿唇比較尖,有的器物的頸部呈竹節狀,腹部圓鼓。

隋朝時期這類器物的口部多做成盤狀或淺杯狀,口微侈。

頸部較長,肩部較斜。

餅狀實足,足的邊棱用刀削去,部分器物出現淺圓足。

初唐時期盤口變成淺盤狀,侈口,頸一般都變長,瓶的腹部成橄欖狀。

另外兩種瓶分別是三系或四系瓶,三系瓶口小,瓶身胖或矮。

四系瓶口大,瓶身瘦或長。

底部有平底,平底實足和淺圈足3種。

(3)龍柄雙身壺

隋代典型器物。

北朝時期目前沒有發現,唐代也有雙身的造型,但雙龍柄單身的器形則很多。

瓶的特徵是盤口,細長頸,斜肩,有的腹部較圓鼓。

(4)壺的造型很多,有象首螭把,肩有八系,盤口有蓋;有喇叭形座,扁腹長頸帶蓋的;還有帶蓋的腹部有四個環及口部似流尾裝飾。

(5)天雞壺(雞首壺)一類器物 北朝時期,壺的腹部較寬矮,底部也比較寬,雞頭小,雞頸像管狀。

隋朝造型比較修長,上腹較圓鼓,下腹瘦長。

雞頭雄健,雞頸粗肥,像一隻矯健的雄雞。

唐代初期天雞壺較少見,個別造型類似茶壺(注子)。

(6)罈的上部為多級狀的蓋,器身侈口,束頸,身似圓桶,下有座。

(7)盤的形制可分為3式:Ⅰ式圓形,圈足低矮,盤心稍鼓起,內有凹弦紋;Ⅱ式上作淺盤形,口沿微外侈,圓唇,下為喇叭形高圈足;Ⅲ式為淺沿平底,盤底用泥條做成三個環足支撐盤體。

(8)高足盤一類器物 盤較淺,口沿微外侈,圓唇,平底,多數盤內心有陰線弦紋二周,靠近盤心或周邊。

並在盤內心有3或5個支釘的痕跡。

足有高或矮之分,高的為束腰形,矮的為喇叭形。

北朝時期盤的邊沿很直,沿唇較尖,喇叭形高足比較高而窄。

隋朝的口沿比較寬,口微侈,喇叭形高足,比較寬矮。

(9)碗 大多數碗的口微斂,腹部微鼓,腹壁較淺,淺實足,足心微凹,施半截釉,碗內心有3個支釘痕。

少數碗是直口,腹部斜直,腹壁較深。

可分為四式:Ⅰ式口微斂,曲腹平底;Ⅱ式直口或微敞,腹較淺直,碗裡有三個支燒痕;Ⅲ式直口微敞,深腹;Ⅳ式為敞口外侈。

與北齊的深曲腹,高實足外撇,有明顯區別。

(10)平底杯可分為三式:Ⅰ式口微敞,曲腹平底,杯心有三個支燒痕;Ⅱ式斂口深腹,腹部圓鼓;Ⅲ式直口或微敞,深腹,腹壁較直,在盤心有一圓柱。

(11)枕的特點是枕面凹下,兩端翹起。

(12)硯為圓形,直領,硯面隆起,周圍凹槽,下有間隔不等的15-22個蹄足。

(13)隋代器物底部一般為小平底,底下安一圓餅狀實足,足的邊棱用刀削去,部分器物出現淺圈足。

北朝時期通常沒有圈足,而初唐時期逐漸多起來,圈足也逐漸加高。

2、裝飾特點

相州窯燒制的器物不僅釉面光亮,而且往往還有花卉紋飾。

裝飾方法有刻花、劃花、印花和貼花等多種方法。

器物的紋飾簡單、質樸。

花卉類的蓮花瓣紋樣仍是裝飾的主流,有仰蓮、覆蓮,有的裝飾的瓶的頸部,有的刻在盤子的內底。

出土大量瓷片標本中,有相當數量的器物是利用覆蓮瓣的形狀巧妙地做成器座,這在隋墓出土器物中經常見到,在相州窯標本中也有相當數量帶有蓮瓣圖案的殘片。

這些蓮瓣裝飾的大量使用,是受北朝佛教裝飾藝術的影響。

屬於花卉類的還有卷草紋、花葉紋、寶相花紋等。

另外,在相州窯瓷器的裝飾題材中,也有不少幾何紋,有陰刻或凸線紋,還有乳釘紋。

相州窯出土器物中幾件高足杯,杯身施滿大小不一的乳釘紋、新穎別致,在同期隋墓中很少見到。

相州窯隋代青瓷器里處施釉,但外部施釉不到底。

釉為青色玻璃質,光質較強,透過釉層,可以窺見胎面。

釉厚處色濃,釉薄處色淡。

常見的有青中帶綠,青中帶黃以及青灰、青褐等色。

施釉薄而均勻,流釉現象較少。

因系疊燒,器物裡面往往留有支燒痕跡。

紋飾以蓮瓣為多,常見於器蓋的頂部,碗芯的中央,瓶的肩部和器座的表面。

蓮花紋樣的出現,看來是與佛教有密切的關聯。

鄴都在東魏、北齊時期佛教盛行,出現了竺佛圖澄、道安、法上、僧稠、僧憑、慧光、僧達等高僧,曾勸說隋文帝恢復佛教的名僧曇遷也曾隱居過鄴西林慮山凈國寺。

由於佛教廣泛流傳,象徵清靜高潔的蓮花作為圖案標誌就反映在某些生活器皿里。

瓷器的裝飾藝術也就有的經過藝術提煉的蓮瓣圖案,並漸擴展。

與佛教有關的紋飾還有卷草紋,又稱忍冬紋,主體呈二方連續的橫向S形,在S形的不同區域可隨意添加不同內容的花草紋飾,構成變化多端面又延綿不斷的繩枝形圖案,象徵著動物息息相生,永無止境的強盛生命力。

其它裝飾題材有草葉紋、三角形紋和水波紋等。

以少量的模印或刻劃在器表上面簡單樸素紋飾為綠黃色的薄釉籠罩,使器物表面顯得分外美麗,這些均為相州窯青瓷的顯著特點。

四、相州窯的燒造年代

有關相州窯的燒造年代,古文獻中並無記載。

從窯址試掘材料看:出土的大、小碗、高足盤、矮圈足盤、四耳罐與隋仁壽三年卜仁墓同類瓷器相似;小碗、矮圈足盤、四耳罐與隋開皇九年宋循所出器物相同;武士俑及蓮瓣裝飾和開皇十五年張盛墓器物相似;雲形飾物與西安郭家灘隋大業六年(610年)姬威墓出土的方形玉飾也相同。

另窯址內還出土隋代五銖錢。

據此,有關學者已推出該窯的燒造年代為公元七世紀的隋代。

由於該窯址只是發掘面積有限,出土遺物欠豐富,不能在整體上揭示該窯的內涵。

窯址的上限還不清楚。

但從相州窯址內發現了賈壁村窯早期產品相近的青瓷罐器形、蓮花紋飾、耳系裝飾等。

都在相州窯同類器中有承襲關係,所以李雲、范粹等北朝墓中出土的部分瓷器也應屬相州窯的早期產品。

因此,相州窯燒造瓷器的最早年代,可以上溯到北齊時期。

自東魏天平元年,(534年)元善遷都鄴城以後,政治中心轉移,豫北冀南的漳河沿岸一帶,成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到北齊時,這一帶出現短暫的社會安定和經濟繁榮的局面,所以陶瓷手工業才得以較快的發展。

隋王朝統一中國,封建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各種的窯口迅速興起,開創了制瓷手工業的新紀元。

僅從安陽市西南部的洹河兩岸密布的唐、宋、元各代古瓷窯址,相州窯給後代瓷業發展的深遠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五、相州窯青瓷的淵源與發展

有關青瓷的起源問題,當代許多學者已作過很多研究。

隨著我國陶瓷研究工作的深入發展,人們的認識也在不斷改變和深入,那麼安陽相州窯的青瓷究竟起源於何時,也是需要我們深入廣泛進行調查研究,才能得到解決。

青瓷的產生主要由瓷土作胎,高溫窯爐創製成功,以及釉的發明這三個條件所決定的。

三者相互聯繫,缺一不可。

1977年底至1987年發掘的湯陰白營龍山文化聚落遺址中,出土了夾砂白陶鬹把、器蓋、器蓋紐及細砂黃白陶鬹各一件。

白營遺址早期年代距今4110±80年,晚期距今3700±100年。

屬於先商文化。

這種白陶到殷商時期進一步得到發展,胎色更加潔白。

在殷墟發現的白陶有:30年代在侯家莊西北崗墓中出土完整和可復原的容器有10多件,陶塤一件,殘片663片。

1950年武官大墓內出土卣,缶、尊、盤、皿等殘器10件,殘片數10片。

1978年,在侯家莊北一號墓出土白陶片820片。

1984年,在武官北地一甲字形大墓(傳出司母戊大鼎的墓)出土90餘片。

商代是我國奴隸制社會發展時期。

商代先後在安陽一帶建都的有「亳」(今內黃亳城,)「殷」(今安陽小屯村)。

由於都城的建立,不僅使這一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有了新的發展。

而且農業和各種手工業生產,也較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手工業中的青銅冶煉創製了高溫窯爐。

高溫技術的出現為燒造白陶提高燒造度進一步創造了條件,高溫下的器物表面局部出現了一層極薄的「光亮面」。

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受到這種「光亮面」現象的啟發,反覆試驗,於是發明釉。

殷代釉陶上面的石灰釉是後世青瓷的鼻祖。

當人們有意識地把配製的釉料塗在用瓷土製成胚上,放入高溫窯中鍛燒,這就是青瓷的開始。

這些原始青瓷大多見於殷墟第四期居住遺址和墓內,器形有豆、瓿形器、罐、壺、器蓋等。

西周時的青瓷,是1932-1933年間在濬縣辛村西周墓出土的瓷器,器形有豆、瓿形器、瓮、尊連底器和器蓋。

1982年鶴壁博物館徵集到一件西周時期青瓷豆。

戰國時期的趙國,自三家分晉後,先都晉陽(今太原),後徙中牟,中牟城在今鶴壁市境內(據近年考古新材料和文獻研究,趙都中牟應在林州境內)。

東漢末年,曹操破鄴城,營建鄴都。

接著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冉魏、前燕,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也相繼在此建都。

都城在此相繼建立,使這一地區相繼成為當時的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交通發達,商業繁榮,為瓷器等手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009年至2010年考古界最為轟動事件就是安陽曹操墓的發掘,墓中出土了3件青瓷罐。

1974年,在安陽孝民屯晉墓出土褐釉瓷罐。

北齊李雲墓和范粹墓出土的精美瓷器正是當時青瓷發展的一個縮景。

北朝的青瓷工藝,為隋、唐青瓷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時期帶彩瓷器的出現,證明了北朝晚期安陽地區的制瓷工藝,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

從而使中原地區的制瓷工藝技術達到了新的水平。

隋統一中國後,封建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從而為各種手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安陽一帶墓葬出土的隋代青瓷及相州窯青瓷的發現,反映了這個地區在隋代制瓷工藝技術的成就,特別是唐代及其以後陶瓷業的蓬勃發展開闢了新的前景。

綜上所述,相州窯青瓷應起源於四千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時期,即先商時期的白陶階段,經過殷商時期的發展,出現了原始青瓷。

到北朝漸趨成熟,形成自己獨特製瓷技術的濃厚地方特徵。

到了隋代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成為北方隋代青瓷重要產地之一,為唐代瓷器業的蓬勃發展作了技術上的準備。

也為宋及以後中原地帶制瓷業出現的「官窯林立,民窯四起」的繁榮局面開創了先河。

由龍山文化出土的白陶器,殷商時期的原始青瓷到北齊、隋唐的青瓷器,它們之間有直接的淵源承襲關係。

在不同時期,可能受到各個窯場的窯系的影響,互相進行過交流,但又確實紮根在予北冀南這個肥沃的藝術土地上,並形成自己雄建的藝術風格和農郁的地方特色,成為我國古代青瓷生產的重要地區之一。

 六.安陽相州窯考古發掘工作的主要收穫

1.解決早期北方地區部分出土青瓷的產地問題

曾有一種「南青北白」的定論,儘管被多年來北方地區出土的大批青瓷所推翻,但是「北方青瓷」窯址到底在哪裡,長期沒有得到解決。

近年來,河南安陽相州窯、靈芝村窯,鞏義鐵匠爐村窯、白河窯,河北臨漳縣曹村窯、磁縣賈壁村、臨水窯先後發現了北朝至隋代青瓷窯址。

這些窯址成為探索我國早期北方地區生產青瓷的主要地方。

2.解決了中國陶瓷史上白瓷的創燒年代問題

過去認為白瓷出現在隋朝,通過對河南安陽北齊武平六年(575年)范粹等墓葬及相州窯址的考古發掘,使我們認識到中國北方地區(黃河以北地區)白瓷產生的年代最晚應該在北朝晚期。

白瓷和青瓷的唯一區別,僅在於原料中含鐵的含量逐漸減少,經過長期反覆實踐,終於誕生了白瓷。

(2009年鞏義市白河窯出土了北魏時期的白瓷杯。

3.解決了安陽及周邊地區墓葬出土瓷器的窯口問題

相州窯位於隋代相州城北的洹河之濱,卜仁墓位於相州城西北7里定延鄉(據墓誌),張盛墓位於相州城北5里白素鄉(據墓誌),兩墓皆距相州窯很近,而墓葬中出土瓷器相同。

由此可知相州窯的產品不僅是相州一帶居民日常生活用瓷,而且洹濱隋墓出土的明器也多出產於此窯。

儘管河北磁縣的賈壁村窯也生產隋代青瓷器,但畢竟距安陽相州的路途較遠,所產瓷器品種也較為簡單(碗、高足盤、缽類器),窯的規模也不及相州窯大。

多年來,人們對安陽地區出土的大批青瓷的燒造地點猜測不一,如今相州窯的發掘確鑿證實了這處窯口的地點,這是我國北方青瓷史上的一個重要收穫。

七.安陽相州窯的歷史地位

1.是目前發現的我國北方地區生產早期青瓷的一處重要窯址

過去,北朝燒造青瓷的窯址除山東外,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省一直沒有發現。

河南安陽北齊武平六年(575年)范粹墓、北齊和紹隆夫婦合葬墓、河南濮陽北齊李雲墓、李亨墓等,出土的精美瓷器一直確定不了窯口。

這次相州窯的考古發掘,確立了由過去普遍認為相州窯的年代為隋朝而改為創燒於北朝晚期,隋朝達到鼎盛時期,一直延續到唐朝。

2.是目前發現的我國北方白瓷的誕生地之一

隋代雖已經成功地燒制出接近標準的白瓷,但青瓷是生產的主流,相州窯出土的瓷器也證明了這個史實,無論是墓內隨葬和窯址所見,當時青瓷的製作具有較高的水平,為唐、宋時代的瓷業勃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國早期瓷器,屬於青釉系統。

安陽相州窯白瓷的出現,是我國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它是後來各種彩繪瓷器的基礎。

沒有白瓷,就不會有青花、釉里紅、五彩、鬥彩、粉彩等各種美麗的彩瓷。

3.最早採用白色護胎釉工藝

瓷器上釉前,在胎體上先施一層白凈細膩含鐵量特別少或根本不含鐵的瓷土作為護胎釉,這樣既可克服瓷器表面粗糙或凸凹不平的缺點,又可掩蓋胎料中因雜質未除凈而泛出的雜色或黑點。

具有玻璃質特點的釉層有白色護胎釉襯底,能提高釉色的明亮、瑩潤和玻璃質感的程度。

過去有人認為瓷胎上施白色護胎釉這項新工藝開始採用於唐代的邢窯白瓷,根據實物觀察,隋代已採用,這是隋代制瓷工藝上的一個新成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