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徐州故事 譜漢風新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7年3月27日—7月16日,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秦漢文明展》,徐州博物館提供的西漢兵俑亮相展台。

2017年7月6日—12月3日,德國柏林《中國與埃及——世界的搖籃》展,徐州西漢銀縷玉衣應邀參展,此為展覽招貼畫。

2017年3月,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門前《秦漢文明展》的巨型布告。

◎本報全媒體記者 張瑾

中國江蘇網9月28日訊 金秋九月,德國柏林,中國的銀縷玉衣和古埃及的木乃伊並肩展出,無言述說著兩種古老文明神秘的人文密碼;今夏剛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撤展的21件西漢陶俑吸引了35萬觀眾,生動展示了大漢王朝久遠的社會生活……這些彰顯漢代人生前奢華和死後衰榮的文物精品,均來自徐州。

每一件珍貴的文物都是時間的使者,承載著悠久的中華文明。

帶著深深徐州印跡的漢代文物巡迴於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了解徐州,了解中國。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文物活起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

今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為推進文物事業改革發展提供了機遇和動力。

為貫徹落實國家文化「走出去」的精神,按照市委領導提出的「做精做響漢文化品牌,講好用好漢文化故事」的指示,市文廣新局組織徐州博物館創新外展模式,激活館藏文物,講徐州故事,譜漢風新韻,今年以來精心策劃組織了5個境外展和2個境內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漢風楚韻今猶在●

深挖館藏潛力,讓徐州兩漢文物走出庫房深閨

「大風起兮雲飛揚」,兩千多年前從徐州走出的漢高祖劉邦一曲《大風歌》,飛揚起徐州兩漢四百年的漢樂華章,分封於此的楚國十八代楚王和彭城王為後世徐州留下了豐厚的墓葬遺存和文物珍寶。

「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多次就文物保護作出重要指示。

走出固有的框架,用時代的眼光激活文化遺產,使之煥發新的活力,是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強化軟實力建設的迫切舉措,徐州博物館藏品部副主任宗時珍說:「兩漢文化是我市歷史文化最為精彩的篇章,利用好兩漢文化資源,通過文物展覽等方式加強對外宣傳與交流,為提升徐州城市形象發揮應有的作用,是我們要做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徐州博物館先後組織館藏精品文物在奧地利、英國等國家及北京、廣州、上海等城市展出。

2017年初,市文廣新局以徐州博物館為主要單位, 以「講徐州故事 譜漢風新韻——漢代文物系列外展」為題申報了徐州市創新獎項目,藉助獨特的「兩漢」文化,以文物展覽等方式開展對外宣傳和交流活動,提升城市形象。

經過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徐州博物館深挖館藏文物潛力,先後保護和修復了一批重要文物,為外展的文物篩選提供保障。

2017年的7個外展所用文物,有三分之一是首次走出庫房,公開面世。

●文物策展重主題●

精心遴選展品,綰結全篇講好中國故事

文物是連接歷史和未來的紐帶,每件文物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音符,如何將之組合起來奏出動聽旋律,讓文物講故事、傳文化,需要策展人高超的統籌能力。

今年7個外展動用了徐博200餘件文物,選定、分配、組合它們是一項浩繁的工作。

以正在美國紐約展覽的《楚王夢:玉衣與永生—徐州博物館漢代珍藏展》為例,這是由徐州博物館獨立組織,與美國華美協進社中國美術館共同策劃,徐州市在美國獨立舉辦的首個文物展覽,展期從今年5月至11月,共展出包括金縷玉衣在內的精品文物76組106件。

這個展覽在2013年開始籌備到2017年成展的4年里,從提案到確定主題到修改策劃,徐州博物館與美方專家郵件溝通無數,單就展品的挑選、調整就花了16個月。

「在文物的選取上,過去多以展示文物的精美為主要目的,現在不僅注重文物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更注重突出主題的文物,原則上遴選的每件文物都是展覽主題不可或缺的一環。

」宗時珍說。

徐州博物館漢代文物在海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希望合作的單位較多。

那麼,什麼樣的展館是值得信賴的呢?宗時珍說,他們在選擇合作單位時,並不是來者不拒,而是要看對方在業內的知名度、團隊的業務素質、是否有完善的陳展條件和安全措施。

如華美協進社中國美術館,它是在美國專門致力於介紹中國藝術和文化的先驅,50年來共策劃運作了100多個國內外展覽,為推動公眾廣泛地了解中國作出了貢獻。

這次展覽得到了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江蘇省文物局、華美協進社等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均出席了開幕儀式並參觀了展覽。

●活化陳列展乾坤●

嫁接高新科技,與展品親密互動感受人文氣息

人類對未知探索的精神,推動了文明的發展。

將歷史文化與新技術、流行文化相嫁接,吸引更多人的興趣和關注,成為當下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過去,參觀博物館是件莊嚴肅穆的事情,如今,有了科技的加入和多元的表述,觀眾可以與高大上的文物親密「接觸」,切身體會歷史,感悟文化。

由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館和儀征博物館與舊金山亞洲藝術館共同承辦的《王的瑰寶:中國漢代考古新發現》於今年2月至5月在美國舊金山展出。

據徐博副館長原豐介紹,此次展覽設置了很多契合舊金山女權運動風潮的話題,從女權、性等角度探討深宮女性的地位及生活。

在展覽現場,參觀者還可以利用3D技術在電腦上復原墓葬模型、體驗考古,戴上VR眼鏡嘗試「敲響」編鐘。

徐州博物館工程部副主任溫悟宇參與了由上海博物館和德國柏林國家博物館合作舉辦的《中國與埃及—世界的搖籃》布展。

他說,展覽將徐州出土的銀縷玉衣與埃及的木乃伊並放一處,讓兩種文化相遇碰撞,在視覺上產生強列的衝擊。

《楚王夢:玉衣與永生—徐州博物館漢代珍藏展》在展陳上運用了不同顏色燈光的象徵性,增加了整個展覽的故事性和節奏性:略帶橘色的土黃光象徵大漢廣袤的土地和火熱的生活;晶瑩的綠光代表生命常青,詮釋了玉器保佑眾生的終極內涵,也增添了外觀的溫潤和華貴。

主題鮮明的展覽構件、個性獨特的表現方式,溫情而詩意地傳達了文物富含的歷史信息,帶給觀眾高雅的文化藝術享受。

●文化交流滿園春●

延伸展覽活動,多媒介傳播文化促進學術交流

文物外展所起到的文化傳播作用,在國際文化交流中舉足輕重。

徐州博物館的外展活動,既充分發揮了文物的社會服務功能,也藉此加強了與國內外同行的學術文化交流。

外展期間,美國Fox 5 頻道、美國中文電視台和《世界日報》《僑報》《亞洲藝術報》以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官網、外交部官網、Chinadaily中國日報網、美國中文網微信公眾號等均對系列外展進行了宣傳,徐州博物館李銀德等考古專家接受了記者採訪,廣泛、全面、形象地傳播了中華文化。

與展覽相關的文化交流也相當給力,《王的瑰寶:中國漢代考古新發現》展覽同時,結合陵墓主題,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與哥倫比亞大學合作策劃了一系列學術講座;《楚王夢:玉衣與永生—徐州博物館漢代珍藏展》其間,美國華美協進社孔子學院與華美教育部、公眾項目部聯合舉辦了「教育者開放日」及專題講座活動,加深了美國公眾對中國漢代文化和當代中國的了解;《秦漢文明展》開幕式上,著名作曲家譚盾應邀為展覽創作了多媒體作品《色彩交響樂:陶俑》,令現場觀眾感受到藝術展覽與音樂跨界融合的巨大魅力。

展覽雖精彩,終有落幕時,為配合諸次展覽,主辦雙方協作出版了《楚王夢:玉衣與永生》中英雙語展覽圖錄、《柏林上海:古代埃及與早期中國文明》《龍飛鳳舞—徐州漢代諸侯王墓出土玉器》等書籍,將短期的陳展宣傳轉化為長期的研究資料與學術成果。

外展的文化影響綿延不絕。

美國的展陳設計人員Perry Hu在與文物接觸中愛上了漢文化,兩次專程來徐,飽覽漢家珍遺風采;去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海外文化交流基地的徐州博物館,其境外遊客每年以3000人次的數量遞增。

外展的創新探索與時俱進。

徐州博物館館長李曉軍說,2017年剩下的兩個外展正在緊張準備,明後年的外展已在籌謀,所有的展覽都需要超前的計議和規劃。

「我館2018年外展工作將結合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加強與東南沿海、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以及絲綢之路西端較發達經濟體的聯繫。

通過文物展覽的形式,繼續加強與淮海經濟區和國內文博單位的合作交流,推出一批原創性主題展覽,擴大徐州市兩漢文化影響力。

■記者手記

以文物為媒,展漢代風華

文物資源是中外文明互鑒的不朽見證,也是中華文明傳播發展的互通橋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文化支撐。

以文物為媒,展漢代風華,徐博人用文物傳遞了中國聲音,也傳遞了徐州的聲音、自己的聲音。

從考古發掘到修復完好,每一件出展文物都彌足珍貴、不可複製。

外展過程中,挑選文物、編寫展綱,拍照記錄、文物點交,打包裝箱、運輸布展,需要博物館藏品部、陳列部等多部門人員的合作。

為確保外展文物「完璧歸庫」,每個環節的經手人都可謂「步步驚心」,文物點交中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創新文物資源策展路上,徐博人隱在一次次光鮮的展示背後,付出了許多不為觀眾所知的努力,讓不同膚色和年齡的人從中獲得知識,讓身居海外的華人為之倍感驕傲。

心懷歷史敬畏,他們用智慧與勞動裝點著海內外觀眾的文化之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紐約華美協進社中國美術館將展出金縷玉衣

據美國《僑報》報導,紐約華美協進社中國美術館新展「楚王夢:玉衣與永生,徐州博物館漢代珍藏」將於當地時間5月25日拉開帷幕。展覽中最為驚艷的是一件由4000多片精美和田玉穿綴而成的金縷玉衣,它用來...